APP下载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2020-04-26宋敏陈亚霜杨葵郭婧澜何文伟刘靳波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实验室问卷

宋敏, 陈亚霜, 杨葵, 郭婧澜, 何文伟, 刘靳波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活动日趋频繁,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也日益凸现[1]。一系列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爆发将实验室生物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与实验室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之一,在学习阶段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意义。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血站等相关部门从事医学或医学检验类实验室工作。这些实验室都是血液、分泌物、各种排泄物集中的场所,具有潜在的病原生物危害性。鉴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我们进行本研究,对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展开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调查,以发现他们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进一步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改进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南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有在校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包括大一(2018级)115人、大二(2017级)119人、大三(2016级)99人和大四(2015级)81人,共414人。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019年4月,参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结合此次调查的目的,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对四个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等内容。其中,“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部分(共20题)根据选项等级赋分,四个选项“非常清楚”、“比较清楚”、“不清楚”、“没听说过”的赋分依次为5分、3分、1分、0分,满分为100分。“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部分包括以下10个问题:①是否发生过生物安全事故;②进入实验室时是否做到了真正的自我防护;③实验操作是否规范;④是否清楚实验室里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⑤实验后是否正确清理台面与地板;⑥是否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⑦实验后是否正确洗手;⑧离开实验室前是否进行安全检查;⑨是否会穿实验服到食堂就餐;⑩多久洗一次实验服。所有学生的这部分作答由实验室内各个实验组安全责任老师根据《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规范》判定。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共414份,总计收回有效问卷389份,其中大一112份(97.4%)、大二109份(91.6%)、大三92份(92.9%)、大四76份(93.8%)。

2.2 不同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表1) 由表1可见,随着学年的增加,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的平均得分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得分比较分)

2.3 不同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 不同年级学生10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中关于安全事故、防护设施、废弃物处理、正确洗手、安全检查、清洗实验服六个方面的实验室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调查情况比较[n(%)]

实验室行为大一(n=112)大二(n=109)大三(n=92)大四(n=76)χ2值P值从未发生过生物安全事故77(68.8)69(63.3)64(69.6)36(47.4)11.2820.010进实验室时做到真正自我防护17(15.2)16(14.7)12(13.0)21(27.6)7.8000.050实验中完全规范操作27(24.1)24(22.0)17(18.5)22(29.0)2.7020.440清楚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的位置及使用方法79(70.5)88(80.7)81(88.0)72(94.7)20.942<0.001实验后总是正确清理台面与地板59(52.7)75(68.8)56(60.9)48(63.2)6.2070.102实验后总是正确处理废弃物57(50.9)72(66.1)74(80.4)60(79.0)25.784<0.001实验后总是正确洗手20(17.9)53(48.6)34(37.0)52(68.4)51.709<0.001离开实验室前总是进行安全检查27(24.1)42(38.5)28(30.4)34(44.7)10.3380.016从未穿实验服到食堂就餐98(87.5)91(83.5)81(88.0)69(90.8)2.2830.5161~7天洗一次实验服32(28.6)54(49.5)34(37.0)37(48.7)12.9140.005

3 讨论

实验室生物安全关系到操作人员的健康,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SARS的大流行,使得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连续颁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一系列法律法规[4]。国内已有一些高校认识到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完善、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和监管方面力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各类相关教材中陆续增加了有关生物安全的教学内容,部分医学院开设独立的生物安全专业或课程[5-6]。探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多数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起步较晚,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依然存在不足,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知程度不一。学生只有在在校期间系统、全面地学习,掌握好相关知识,树立起生物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才能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将来在工作和科研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于个人和社会有益,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乃是各大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得分偏低,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四个年级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2015级、2016级、2017级、2018级,高年级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低年级,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年级部分同学选修生物安全相关课程,而且比低年级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行为的调查是了解学生个人防护、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结束后的清洁、废弃物处理、实验服清洗等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自我防护、规范操作、正确洗手、安全检查、清洗实验服这五方面的行为正确率低于60.0%,说明学生实验室行为存在较大不足,未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校应就实验操作行为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加大教学力度,还可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考量学生是否具备进入实验室的条件。调查还发现,2015级学生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百分比最高、“自我防护”的行为正确率最高,可能是因为该年级学生已经进入实习期,接触病原体和职业暴露的机会更大。高年级“防护设施”、“废弃物处理”、“正确洗手”的行为正确率高于低年级,这体现出生物安全课程教学的效果。2018级学生关于“安全检查”、“清洗实验服”的行为最差,或许是因为其初入大学,未充分了解生物安全涉及的方方面面,相关知识缺乏,再加上实践经历不足,导致易忽视一些环节。

综上所述,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此,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十分必要。我们认为,除了开设必要的理论教学课程外,还应注重实践教学,如参观实验室、模拟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宣教、建立安全交流平台、制作并播放安全教育小视频等。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应贯穿于所有年级,教学改革要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切入和展开,理论和实践教学要两手抓才能有效改善并提升学生的知行水平。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实验室问卷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辩伪
问卷网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