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中对预后的影响

2020-04-26张丽娟张玉万意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伤全程颅脑

张丽娟, 张玉, 万意

颅脑外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造成[1]。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伤后1 h死亡率极高,临床上将这期间称为救治的“黄金1小时”[2]。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患者伤后1 h多数耗费在救治路程上,因此,急救措施是否及时到位成为决定患者治疗效果乃至其是否存活的重要因素[3]。常规急救护理仅遵循基础救治措施保障患者生命体征,但分析其流程后发现仍有改进的余地,对此,本研究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探究其对预后结局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明基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苏州明基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各种原因所致的重症颅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8分;受伤24 h内入院治疗;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史;抢救无效死亡;重度昏迷不醒;视听障碍、难以交流。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诊断、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男/女(n)年龄(岁,x±s)致伤原因(n)损伤种类(n)文化程度(n)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钝(锐)器击打其他脑挫裂伤硬脑膜下血肿硬脑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对照组78/3037.53±6.54423618122228302826342622观察组76/3237.64±6.2546322282026323024302826χ2/t值0.0900.1261.6170.3030.737P值0.7640.9000.6560.9600.864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即刻采取营救措施,优先保护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患者进入急诊室后采取平卧位、抗休克、止血及伤口处理等。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还采取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出诊优化 要求负责接诊的工作人员动作迅速,及时接听急救电话,并迅速通知急救小组备好相应器材、药品等,保证到达现场可即刻开展初、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小组成员在途中保持与现场人员的联系,询问患者年龄、性别、事故原因、负伤时间及其目前情况等,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正确的紧急处理,并预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如清空障碍,保证救护车到达伤者身边等。

1.2.2 现场救护优化 遵循救治生命、稳定病情、迅速转运的现场救治原则。救护车达现场后护理人员即刻参与抢救,准确判断伤情,争分夺秒同步急救措施。按照创伤CRASHPLAN检查程序30 s内迅速评估伤情,先确定患者意识水平,给予急救措施后,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重大损伤。若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则迅速进行心肺复苏;若其存在心跳呼吸,则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并充分给氧,同时建立2~3条静脉通路;若患者头部存在开放性外伤,即刻进行止血加压包扎,合并骨折者则对损伤部位给予妥善固定。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伤者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脑疝及颅内压增高情况,同时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等生命指标变化,及时予以相应处理措施。

1.2.3 转运优化 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若患者清醒则同时与其保持沟通,稳定情绪。有呕吐症状的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护理人员及时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对呼吸窘迫、困难的患者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通畅,脑部给氧充足。转运途中持续监护,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指标变化,若出现心跳停止则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争取手术时机。到达急诊后,若患者病情危重则及时出具病危通知书,严格遵循危重患者转运制度进行交接。

1.2.4 急救优化 救护途中即联系医院急诊抢救室,启动后续急救准备,确保各项检查及救治措施准备就绪。对检查后有手术指征者,护理人员在对其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在其急诊病历上记录生命体征数据,并详细填写危重转运交接单,及时通知手术室准备交接,转送途中根据患者情况携带急救药箱、便携式氧气瓶、简易呼吸球囊等急救设备,由急诊科医师、护士及护工共同将患者护送至目的地。

1.3 观察指标

1.3.1 预后结局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对两组预后结局进行评估。1级:死亡;2级: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3级:重度残疾(清醒且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级: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5级:恢复良好(尽管有轻度缺陷但尚可正常生活)。护理人员统计两组不同结局例数,计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该问卷共包含20项条目,每项0~3分,“非常满意”计3分,“比较满意”计2分,“基本满意”计1分,“不满意”计0分。于患者出院前下发填写,总分55~60分表示非常满意,50~54分表示比较满意,45~49分表示基本满意,0~44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经检测该问卷Cronbach’sα=0.892,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局、护理满意度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预后结局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结局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结局比较 [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对照组(n=108)34(31.48)36(33.33)16(4.81)22(20.37)86(79.63)观察组(n=108)68(62.96)28(25.93)6(5.56)6(5.56)102(91.07)χ2值----10.505P值----0.00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 h会出现第1个死亡高峰期,临床上称其为“黄金1小时”。有相关研究显示[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5 min内进行应急处理,并在30 min内给予医疗急救,则生存率会提高20%~2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预后结局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可有效改善其预后结局。分析原因可能为此急救方式在出诊阶段提高接诊人员工作效率,及时做足相应准备并派出救护车救援,缩短准备时间[6-7];现场救护则首先确保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了后续手术治疗效果[8];转运途中密切关注并处理患者相应症状,争分夺秒,极大程度地避免患者病情继续恶化[9];急救优化环节则在患者尚未到达医院时做好各项抢救准备,使其在到院后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充分利用每分每秒,达到将各环节救治措施无缝连接,从而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10]。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为此急诊模式采取诊断与救治同步进行的方法,牢牢抓紧“黄金1小时”,从而保障急救成功率;全程优化护理中现场评估病情、危重病急救、快速转运等,均保证抢救的时效性;患者到院后规范交接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转运安全系数[11-12]。通过上述急诊全程优化途径,使患者充分感受到人性关怀,因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抢救可有效改善预后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伤全程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