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中的应用

2020-04-26韦艳珍李艺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入园成功率风险管理

韦艳珍, 李艺

学龄前体检指针对3~7岁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检查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情况及对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其中采集血液进行血常规等血液指标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1-2]。静脉采血是一项侵入性致痛性操作,易使儿童对采血恐惧、紧张、害怕、不合作等因素影响,儿童依从性差,且儿童静脉血管细而浅,容易出现一次性穿刺不成功、意外划伤、血肿或瘀血等护理风险事件[3]。为有效规避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中护理风险的发生,2019年5月至7月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5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入园体检采血的学龄前儿童200名为观察组,男91名,女109名,平均年龄(3.20±0.15)岁;选择2018年5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入园体检采血的学龄前儿童200名为对照组,男94名,女106名,平均年龄(3.10±0.20)岁。入组标准:幼儿园入学前体检;有一定的言语表达及沟通能力;儿童及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有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沟通交流缺陷;有采血禁忌证者。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门诊采血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采血中安抚和护理、采血后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风险归因 收集2018年5月至7月我院门诊采血室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归类,归纳分析引发的原因。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管理、儿童和家长三个环节。①护理人员环节: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娴熟,未一次性穿刺成功、标本凝血、溶血;个别护士服务意识不足,标本采集错误;护理人员心理素质较差,采血过程中因过度紧张造成采血失败;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发生针刺伤。②管理环节:采血室采血人员轮岗制,职责不明确;学龄前儿童采血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相关应急预案制度、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采血环境嘈杂。③儿童和家长环节:个别家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一针见血,干扰操作护士的专业判断,影响穿刺成功率;个别儿童过度恐惧、害怕,采血过程中挣扎、体位摆放不理想,依从性配合度差导致穿刺不成功;个别儿童肥胖、血管细;家长看到儿童哭闹,期望值高,出现刺激性语言;家长未严格遵医嘱要求儿童空腹或空腹时间过长,儿童极度紧张导致晕针晕血;采血结束后未按照护理人员指导进行穿刺处有效按压,造成出血、疼痛、瘀血。

1.2.2 制定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护理风险管理计划 制定学龄前儿童采血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采血各班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建立风险应急预案,落实风险评估。将上述制度、职责、措施、预案和评估制定成册,与《抽血知识50问》、《静脉采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资料发放给科室护理人员,要求自行学习并定期进行培训,护士长每周随机抽查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采血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和发现的奖惩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发现风险问题。

1.2.3 制定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风险评估、应急预案 根据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的风险特点,制定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风险评估表,内容包括:穿刺血管评估、儿童和家长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评估、家长对采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评估、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评估、儿童及家长遵医依从性评估等。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儿童血管穿刺条件太差应急预案、晕针晕血应急预案、一次性穿刺不成功应急预案、儿童哭闹不配合应急预案、家属情绪过激应急预案、出血瘀血应急预案等。同时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包括:采血时晕针晕血护理计划、儿童及家长心理护理计划等。

1.2.4 精细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服务流程 将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流程进一步精细化,见图1。

图1 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服务流程图

1.2.5 严格风险控制 科室质量控制员每日不定时、护士长每周不定期巡查,评价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风险和质量,将巡查中发现的风险和质量问题做好记录,次日晨会进行反馈、讨论、制定整改措施。

1.2.6 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 我科N1护士4人,N2护士3人,N3护士1人,每月由N3护士分别对N1、N2护士的采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等采用PPT课件、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专项培训和演练,要求每人每月必须熟练掌握1项技能。在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基础上增设每人当日班次一针穿刺成功率、无菌操作观念、日工作量和医疗废品处理等日工作考核。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体检儿童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良好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家长满意度。风险事件包括标本不合格(标本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漏采血、条形码粘贴错误)、意外划伤及压力性紫癜、晕针晕血、与家长摩擦或冲突、护理人员针刺伤等。采血结束后由专人采用我科自制的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分别对两组体检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该问卷表包含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采血室环境秩序、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注意事项告知等五方面内容共10个条目,满分100分,<75分为不满意,75~89分为较满意,≥90分为满意。

表1 两组体检儿童采血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人(%)]

组别人数标本不合格意外划伤及压力性紫癜晕针晕血与家长摩擦与冲突护理人员针刺伤总发生率观察组2005(2.50)1(1.00)1(0.50)0(0.00)0(0.00)7(3.50)对照组20013(6.50)2(1.00)1(2.00)1(0.50)1(0.50)19(9.50)χ2值5.921P值0.02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检儿童采血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标本凝血1人,溶血1人,采血量不足2人,漏采血1人;对照组标本凝血2人,溶血3人,采血量不足5人,漏采血2人,条形码粘贴错误1人。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体检儿童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良好率、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标本凝血、溶血、采血量不足、漏采血、条形码粘贴错误等标本不合格、意外划伤及压力性紫癜、晕针晕血、与家长摩擦或冲突、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我院是百色市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指定医院,

表2 两组体检儿童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性、家属满意度比较(人,%)

组别人数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良好率家属满意度观察组200180(90.00)164(82.00)190(95.00)对照组200154(77.00)108(54.00)162(81.00)χ2值12.26836.03018.560P值<0.001<0.001<0.001

每年5~7月份为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高峰期,是采血室采血工作最繁忙时期,亦是护理风险高发时期。由于学龄前儿童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面对采血时的害怕恐惧心理,在采血过程中哭闹、不配合,且父母等家长对儿童的宠溺,采血工作量大,若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足,健康宣教不到位则容易导致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意外划伤及压力性紫癜、晕针晕血、与家长摩擦或冲突、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4-5]。护理风险管理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风险事件的基础上,制定详尽并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规定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从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6-7]。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对先期的(2018年5月至7月)门诊采血室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中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归因分析总结,制定并实施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护理风险管理计划、采血前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系列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增强护理人员自觉参与护理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态度,促使护理人员自主自觉学习掌握风险防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对风险的识别;采血前的风险评估使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采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晕针晕血、标本不合格、划伤或压力性紫癜等风险隐患,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防范,避免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当发现可能会引起与家长摩擦或冲突事件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预案进行耐心解释、宣教、安抚和疏导,最终有效降低了采血风险事件的发生。

3.2 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体检儿童采血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体检儿童采血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入园体检的学龄前儿童大多在2~4岁之间,此年龄阶段儿童多因不配合、肥胖等原因,静脉采血难度较大,而此年龄段儿童的父母年纪较轻、育儿经验不足,体检儿童采血依从性差时不能进行有效安抚,极易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由此而引发的护患冲突和纠纷亦增多,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低。研究报道,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以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患儿依从性高的状态下,处于放松、舒适体位接受穿刺,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8-9]。本研究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风险归因后,通过制定体检采血护理风险管理计划、精细学龄前儿童入园体检采血服务流程、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等系列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静脉血管穿刺的操作技能,强化对采血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最终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体检儿童采血依从性和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学龄前儿童体检采血中,能有效降低采血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体检儿童采血依从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入园成功率风险管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