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4-25贾和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专业

贾和平

(黄河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63)

为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国际社会话语权的需要,2005年,翻译本科专业获批,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翻译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相对完整的翻译教育体系已经得以确立,这也标志着翻译学已经从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脱离,形成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然而,由于翻译专业办学时间短,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潘华凌,刘兵飞通过对江西省翻译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指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在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层面下功夫[1]。仲伟合在肯定翻译专业教育成就的同时,总结了当前我国翻译专业教育存在的七个问题,分别是“人才培养理念不清;人才培养方案不妥;师资队伍建设不强;教学方式方法不新;实践教学基地不用;教学管理方法不变;职业资格证书不接[2]”。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堪忧,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如何使翻译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亟需深入探讨。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基于此,一些专家学者就校企合作翻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刘和平指出,学校要与用人单位合作搭建一个平台,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共同开发培养计划,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3]。曾立人、肖维青、闫丽丽提出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校企合作平台,将学校翻译教学与企业翻译生产有机结合[4]。李志萍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合作的方式[5]。孙文缘,戴聪腾提出了企业“冠名班”的翻译人才培养思路[6]。岳峰分享了在线实习对于翻译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7]。上述研究都是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所做出的积极尝试和构想。笔者认为,当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需要通过专业复合提升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翻译专业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校企合作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旨在给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国内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人才培养定位雷同,专业特色不突出

截至2018年,全国获批开设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到272所,同时还有不少本科院校在积极申报翻译本科专业。总体上讲,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厘清楚人才培养理念,设计好人才培养定位,凝练好人才培养特色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仲伟合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翻译专业教育:成就、挑战与发展》一文中指出“一些翻译人才培养单位仍未理清‘翻译专业’定位,还是沿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框架。还有一些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欠妥,人才培养质量不高[8]”。除此之外,还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有同质化发展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开设翻译本科高校缺少对社会市场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培养定位与学校的总体人才培养定位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晰。总体上讲,当前不少高校还没有从传统翻译教学步入专业翻译教学。姚锦清曾撰文指出传统翻译教学与专业翻译教学有不少差别,比如,传统的翻译教学是一种只注重结果,封闭式、无偿而且强调语言语法知识的教学,而专业翻译教学则是注重过程,开放式、有偿而且强调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9]。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走专业翻译教学之路是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自身院校实际,着力凝练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1.2 师资整体能力不强,结构单一较明显

教师的翻译素养是直接关乎翻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一些学校的翻译专业教师是从语言学和文学转型来的,且不说这一部分教师缺少翻译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还有一部分教师是翻译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开始担任本科翻译课程教学,虽然在校期间也经过了系统的训练,且一些人也有社会翻译经验,但是翻译的实战经验是需要至少3-5年的经验积累的,虽然他们在校期间也参加过翻译活动,但整体上缺少对某一领域的深层次经验积累。因此,课堂上翻译教师只能是对于一些翻译问题从语言层面解决,而不能从翻译问题的解决流程讲解,对一些语言专业之外的知识更是避而不谈,导致翻译课就像是对答案,不能激发学生对于翻译的热情和探究精神。

1.3 课程体系不够健全,专业、实践课程不足

翻译专业具备多元互补的百科知识结构,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翻译知识[10]。翻译知识又包括翻译理论知识、翻译实践技能、翻译技术以及语言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知识。由于实战型师资和行业导师缺乏,一些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以致于理论课较多,而实战类课程较少,亦或者实战类的课程也开设成了理论课,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更严重的是一些学校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仍沿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只是将原来的课程体系稍作调整,增加了若干翻译相关课程。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突出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能力,而当前大多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所安排的中文课程、中西语言文化对比课程以及翻译工作中常用的翻译技术相关课程还不够充足和完善。虽然,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共核都是语言,但翻译专业要求学生在具有较优秀的外语水平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体裁和语域得体的口笔头交际和技术写作能力。通过专业系统的笔译训练后,能够胜任综合性文本和一般难度的专业文本翻译工作[10]。此外,由于缺少翻译行业导师,使得学生对于当前真实的翻译流程、专业发展前景缺少清晰的认识。总体上讲,当前大多院校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还没有很好地突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翻译实训不足,缺少语言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1.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学生实战能力不足

虽然《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有实践教学基地,一些学校也积极与翻译公司、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然而,正如岳峰在《校聘翻译专业兼职导师:困境与出路》一文中指出当前一些院校为了专业建设和发展,“均聘请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兼职导师,但由于课酬待遇、课堂设计和授课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不少兼职导师并没有给学生上过课,聘用关系停留在纸面”[11]。原因主要在于大部分翻译公司规模较小,自身的翻译业务还缺人手,根本无暇顾及合作。此外,不少公司也是要追求效益的,与学校合作有时不仅不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利益,接受实习反而会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和负担。在学校聘请企业导师时,往往由于学校存在的学历、学位门槛以及较低的课酬待遇问题,一些富有经验的译者不能走进课堂。一方面是企业翻译人员无法进入学校授课,一方面是学校本身缺少实战性的师资,这就造成了翻译实战课开设的匮乏或者是翻译实战课成为作业讲评课,直接影响了学生翻译实战能力的培养。

2 校企合作下翻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2.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并且能够弥合翻译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可以说,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其与用人市场的吻合度等方面,校企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当前国外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1)美国的“学交替式”[12],主要是指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各系科、专业的顾问委员会成员,直接参与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企业提供资金,学校提供人才,二者优势互补,使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13]。(2)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12]。(3)瑞士的“三元制”模式。它指的是教育过程在学校、企业以及培训中心“三个学习地点”完成。“培训中心”承担了学校人才进入企业工作的“入门培训”,而该培训则是在行业协会开班的职业培训中心内实施[14]。相比之下,国内的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如表1[15]:较之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国内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但整体上都只是呈现校企合作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而没有涵盖翻译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校企合作还需进一步深化。

表1 国内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2.2 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复合型翻译人才就是指掌握翻译以及另一个或多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翻译人才[16]。武光军在《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一文中从三个层面论证了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是可行的:(1)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翻译专业可以与其它专业平等对话,这为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奠定了体制基础。(2)可借鉴港澳台乃至国外翻译人才培养经验,如香港中文大学翻译本科阶段与法学院合作,实施“翻译+专业”与“专业+翻译”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3)我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可借鉴[16]。戴炜栋也曾强调强调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17]。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只学普通语言知识,缺少专业知识的话,不仅会与当前的市场人才需求不一致,更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从事翻译行业的热情,同时也会使学生从事的职业范围受到限制。

3 校企合作下翻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瞄准市场需求,做好人才培养定位

翻译专业是应我国“文化走出去”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需要而生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势必要紧贴市场需求。只有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同时结合高校本身定位、学科特色以及现有条件才能明晰人才培养定位。随着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培养质量迫在眉睫[18]。

为避免同质化的人才培养,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比如:理工科技类大学培养复合型科技翻译人才;政法类大学培养复合型政治、法律类翻译人才;建筑、水利水电大学培养复合型工程翻译人才;医药大学培养复合型医学翻译人才等。这样一来,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就与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达成了契合。此外,翻译人才培养也要立足本土,服务地方经济,比如国内有一些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自贸区或者保税区,所在地院校就可以尝试培养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沿海经济、金融发达的地区高校则可以培养复合型的经济、金融方面的翻译人才;对于一些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高校,则可以培养复合型的文化、旅游翻译人才。立足本土,结合院校自身实际,有利于完成翻译人才培养的转型和特色凝练,也会进一步推动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教学效果

翻译专业类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纯理论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想的翻译教师应该既有深厚的翻译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翻译实战经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翻译教师的专业培养,可以参加由中国翻译协会、外文局培训中心等权威部门开展的翻译师资培训或者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翻译学术会议,也可以参加每年国内知名高校的翻译教学开放周,以提高教师的理论能力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聘请企业资深翻译人员来校开设翻译行业发展、翻译实训、翻译技术等相关课程,使得师资多元化,打造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鼓励教师到翻译公司挂职或者开展翻译项目合作,通过挂职或项目合作翻译实战,学校教师可以学到翻译工作流程、翻译项目管理并切实提高翻译实战能力,进而有益于提高在校教师对于行业发展以及翻译工作的深入了解,力争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3.3 完善课程体系,丰富专业、实践课程

翻译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为语言基础及理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理论的课程;第二种为语言之外的专业知识课程,学院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合作开展一些商学、法学类以及其它人文社科或者工科类的基础专业课程,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核心专业知识、术语、常见句法表达、修辞、语篇知识等;第三种为翻译实战技能课程,旨在教授翻译的规范、流程及相关常识,提高学生的翻译意识和翻译实战能力。对于这三类课程可以采用具体分工的做法,对于第一类课程主要交给翻译专业的任课教师,他们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和理论基础;第二类课程则是交给合作学院的教师,让他们帮助学生掌握好复合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让学生有一个语言之外的专业意识,把握专业知识的重点及精髓;第三类课程则是交给企业进行实训,企业参照所承担的翻译业务类型,通过对翻译文本进行分类,制定可行的翻译实战模块,对学生进行模块化训练。比如邀请企业导师到校上课,或者企业安排教师指导完成一个真实的翻译项目,也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者进行线上实习。将翻译专业的课程按照上述三大模块进行完善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专业学习和实践演练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3.4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首先,将翻译企业的工作需求与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如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企业的一些真实翻译项目或者志愿者活动,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机会和经验的校外工作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翻译的认知。

其次,可考虑引企入校或者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室,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把企业的一些时间要求相对宽松,难度一般的翻译业务安排给学生,并由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完成。

再者,企业可以在入学时为学生安排翻译认知课程,在校期间为每位学生安排一次实习或者见习的机会,同时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定期为学生开展专业翻译讲座,为大四学生开设企业岗前实训课程,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在完成学校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具体的翻译流程及操作技能,顺利到企业顶岗实习甚至提前入职,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翻译实战能力,也使得学生所学内容能够和企业需求无缝衔接。这种方式能改变学校的单一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翻译专业认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只掌握一门语言而没有专业知识很难从事翻译工作,确切地说是难以直接从事专业性的翻译工作,而当前翻译市场急需的正是此类专业性的翻译。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只通过学校而缺少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势必会导致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难以把握新时代翻译的要求。当前市场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细致,只懂得“纯翻译的人才”很难满足当前的社会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探索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这将是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专业
人才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