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液压爬模与塔吊防冲突设计

2020-04-24谢业桂杨德生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平面布置塔身塔吊

谢业桂 杨德生

(1.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2.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1 概述

本文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为例,介绍塔吊与液压爬模的相互冲突问题和解决对策。

该工程为地上三幢相互独立的超高层写字楼,呈“品”字形状,地上22层~32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143 m~200 m,总用地面积为55 287.2 m2,总建筑面积516 808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69 636 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47 172 m2)。3幢塔楼在7层~8层设有“T”形连廊将其连成整体,3座塔楼分别为上交所、中金所以及中结算。地面以下为五层连通的地下室,不设人防设施。3幢楼均为外框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本工程上交所塔楼塔吊主要用于外框及核心筒内钢板剪力墙的施工。塔吊布置在核心筒内,平面布置见图1。

2 液压爬模与塔吊的冲突特点

液压爬模与塔吊的冲突包括平面布置冲突和竖向布置冲突。下面分别介绍冲突的具体特点。

2.1 平面布置冲突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核心筒液压爬模在水平布置时,主要冲突表现在液压爬模架体与塔吊塔身、液压爬模与塔吊爬升框以及液压爬模与塔吊附墙钢梁冲突。

工程中,塔吊布置为了追求在最小回转半径下,能够覆盖到每个施工区域,因此可能造成塔吊在核心筒内,塔吊距离墙面较近。这样布置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塔吊成本,但该位置由于距离太小,给剪力墙施工带来困难,无法采用液压爬模同步施工,而必须采用其他措施,相应也要增加施工措施费,无论施工成本还是安全性都是不利选择。

如图2所示,某工程由于塔吊距离墙面距离过小,塔身到墙面仅1 m间距,因此,此处液压爬模只能断开,采用单元式定型化挂脚手进行施工。

因此,塔吊在核心筒内的平面布置应为液压爬模留出必要的空隙,避免由于塔身距离墙面过近,造成液压爬模无法布置。

液压爬模的平面布置,也要为塔身、爬升框留出必要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塔吊在翻转支撑钢梁时,塔身与爬模之间应该有必要的空间能够为翻转钢梁操作提供下放钢丝绳等吊具的作业面。

2.2 竖向布置冲突

竖向布置冲突,也就是爬升流程的冲突,表现在塔吊的布置,追求尽量减少附墙次数,支撑钢梁的翻转次数多,塔吊爬升次数多,会造成塔吊施工成本增加。

液压爬模在平台层是无法断开的,断开会给爬模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果钢梁提前翻转到平台层以上,则爬模无法进行爬升作业,造成卡死。

另外,冲突还表现在,塔吊如果爬升滞后,则造成爬模顶部护栏已经与塔吊后配重冲突。

2.3 相互关联性

平面布置的无碰撞是阶段性的无碰撞,即保证塔身与液压爬模无碰撞,而在爬升框位置以及塔吊附墙钢梁位置,是无法实现爬模与塔吊无冲突的,要实现液压爬模始终处于塔吊的塔身位置,那就要在竖向布置中得以解决。因此,平面无碰撞设计和竖向无碰撞设计是相互关联的。

3 协调布置措施与施工要点

3.1 平面布置协调要点

在平面布置上,液压爬模可通过调整机位的附着位置,尽可能为塔吊提供更大位置,原则是要保证液压爬模的安全性。爬模设计要为塔吊设计提供最小安全距离,为塔吊平面布置划定范围。

塔吊布置应综合考虑塔吊成本和结构施工措施费用及安全性,达到一个合理布置,为爬模布置提供必要的空间。

3.2 竖向布置协调要点

塔吊在竖向附墙的设置上,受限于最大悬臂高度,在最大悬臂高度范围内,塔吊的附墙布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附墙位置应均匀布置。竖向防冲突布置主要是塔吊爬升流程的制定,因为爬模的爬升流程受制于结构楼层高度,没有可调节余地。

爬升流程制定原则主要基于:塔机在准备下一次爬升流程前(加节前),爬模在完成该区段最后一次爬升后顶端不能超过塔机的旋转底座标高,同时塔机爬升前安装的爬升钢梁位置也不能超过液压爬模的架体,如图3所示的L必须在H区间内。

4 结语

1)液压爬模和塔吊都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设备,二者的良好运行对于工期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方案编制前,液压爬模设计人员和塔吊方案编制人员应进行详细的沟通,对平面位置以及整个爬升流程进行协调,避免在施工后发生二者之间的冲突;

3)施工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BIM技术建模进行防碰撞推演,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

猜你喜欢

平面布置塔身塔吊
比萨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建筑施工塔吊倒塌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究
透视:雪糕叠叠乐
塔吊检查
与众不同的青春才最美
SWAN模型在海岛工程中的应用
SWAN模型在海岛工程中的应用
爬塔吊要回欠薪 结果被拘留罚款
大雁塔
墩式布置的化工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