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0-04-24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模板钢筋建筑施工

林 财 兴

(福建省中禹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永安 366000)

0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程数量和规模的日益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引发极大的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房屋建设施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深入探讨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明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势特点,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构造设计,并从模板、钢筋、混凝土等不同方面着眼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效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

1 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项目概况

某中学旧校区扩建工程学术交流中心工程项目的建筑总体概况为:总建筑面积11 707.65 m2,地下1层、地上9层,地下1层按照六级人防进行设计,战时可作为物资库使用,平时用做车库。建筑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楼采用框架结构。

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形式相对复杂,要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定位放线等作业,重点考虑项目基坑施工技术,基坑开挖深度相对标高要达到-5.5 m,局部电梯井、集水井开挖要达到-7.5 m,基坑外侧开挖排水沟,并以潜水泵进行抽水。同时,要注重做好基坑垫层、抗浮锚杆的保护,着重保证地下室混凝土墙及主体混凝土剪力墙的支模质量。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2.1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步骤,要保证模板中不能出现漏洞,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问题,并将隔离剂涂抹于模板内部,避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其具体施工流程包括: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等步骤,要在模板安装前充分清除模板表面的油污、水泥等杂物,充分润湿木模板,进行钢模板的严格校准,使之满足平整度要求。在进行模板的测量放线作业中,要注重全程跟踪、监督和检查,保证模板拼接的坚固性和整体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及时修整不规范的钢模板,注意保证接缝尺寸最小,不得出现模板拼装不严、接缝尺寸过大的现象。还要注重对模板的变形控制,有效降低钢筋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

2.2 做好钢筋加工和绑扎施工

为了确保钢筋的正常合理使用,要预先进行钢筋的锈蚀检验,依照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的加工成型操作,注意钢筋绑扎时不能出现移位现象,并要将受力钢筋布置在箍筋的四角,如图1所示。

具体做好以下方面的施工:

1)严格钢筋进场检验。要由专人做好钢筋的进场检验工作,进行不同型号钢筋的分类,杜绝不合格钢筋流入施工场地。

2)钢筋的加工与安装。圆形箍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两末端均应作不小于135°的弯钩,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于一般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 75 mm两者的较大值,如图2所示。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 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如图3所示。

3)钢筋加工作业。在严格核对钢筋的级别、尺寸、规格、形状的条件下,进行钢筋的试制、成批制作等施工,主要包括有钢筋的除锈、调直、下料切断、弯曲成型等,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

4)钢筋绑扎作业。在合理确定钢筋绑扎方式的前提下,依照柱、梁、板的顺序进行钢筋绑扎,即:先绑扎底层筋,再绑扎第二层筋或负弯矩筋,注意控制主筋和箍筋的各部位尺寸,如:柱箍筋端头的弯曲度为135°、平直部分的长度在10d以内。另外,要避免对钢筋网的踩踏现象。还要将隔离剂涂抹于钢模板的表面,避免对钢筋的污染。

2.3 注重混凝土的施工作业

2.3.1混凝土生产方式

1)现场分散搅拌:效率差,原材料浪费,现场混乱等。

2)集中搅拌:使用商品混凝土,经济效益好,如图4所示。

3)混凝土的原材料计量。

原材料的计量是混凝土拌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其精确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

a.水计量波动±1%,混凝土强度将相应波动±3%;

b.水泥计量波动±1%,混凝土强度将相应波动±1.7%;

c.水灰比:

水和水泥误差各为+2%和-2%,混凝土强度降低8.9%;

水和水泥误差各为+5%和-10%,混凝土强度降低31.4%。

2.3.2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确定

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保证结构设计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对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必要时,还应符合抗冻性、抗渗性等要求。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计算(95%保证率):

fcu,0=fcu,k+1.645σ。

其中,fcu,0为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N/mm2;fcu,k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σ为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2.3.3优化控制混凝土搅拌施工

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混凝土搅拌机械型号,对于塑性和低流动性混凝土而言,可以选取直落式搅拌机;对于干硬性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可以选取强制式搅拌机,较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施工作业中要注重对混凝土搅拌时间的合理控制,要将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在2 min以上,确保混凝土的充分拌合。并要合理控制一次投料量,计算水泥、砂、石子的用量,将水泥投料量的误差控制在±2%,骨料投加量的误差控制在±3%,外加剂投加量的误差控制在±2%,在不改变水灰比的条件下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并做好砂、石块的含水率的测定,减少砂、石块中的含水量,注意对混凝土搅拌的砂砾级配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2.3.4做好混凝土的运输作业

要在确定混凝土运输方式和道路的前提下,做好混凝土的运输作业,将混凝土运输时间控制在1 h以内,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提高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质量。

2.3.5做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作业

首先要拟定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方案,充分考虑混凝土浇筑作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钢筋加工及绑扎是否到位、混凝土搅拌是否满足和易性和坍落度要求、混凝土运输是否适宜浇筑振捣施工等,具体来说,要注重以下施工内容的优化:

1)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对柱、梁、墙等进行分层混凝土浇筑,将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差控制在90 min以内,确保混凝土振捣浇筑的厚度和密实性,使上下层结合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密实度,如图5所示。

另外,要注重对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板的同时浇筑,有效避免楼板裂缝的生成。

2)混凝土振捣施工。选取适宜的振捣器具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作业,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较密的钢筋梁、柱节点,依循“直上直下、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振捣作业,注意振捣间距在50 cm以内、振捣时间在20 s~30 s以内,避免混凝土振捣作业中的气泡、下沉等问题。并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作业方式,并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操作,排除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提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结合力。还要注意高温季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避免内外温差较大的现象。

2.3.6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要合理选择混凝土养护的开始时间,当混凝土表面轻压无痕迹、触感较为坚硬时即可开始养护,将湿草垫或湿麻袋铺于混凝土表面,每天浇水养护,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并要注意浇筑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要小于15 ℃,较好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3.7做好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

要对水泥材料进行取样检验和实验,按照建筑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同时,可以在钢筋混凝土材料中优先选取大粒径级配良好的碎石、卵石等粗骨料,当其含泥量小于1%时即可以投入混凝土搅拌;还可选取适宜含泥量的中粗砂细骨料和小于2%的砂,投入混凝土进行搅拌,从而较好地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3 结语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工艺复杂,质量要求极高的特点,要充分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加强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模板钢筋建筑施工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中铝模板系统组成与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三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