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应变法检测冲孔灌注桩完整性的应用探讨

2020-04-24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入射波沉渣基桩

朱 华

(核工业二九0研究所,广东 韶关 512029)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是应用广泛经济有效的一种方法。桩基受岩土地质条件、桩型施工工艺、施工控制、专业技术水平等相关因素影响具有复杂性,桩基础属于地下隐蔽工程,还具有高度隐蔽性,易产生断桩、局部夹泥、沉渣等质量问题。

本文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一些技术建议。选取粤北岩溶地区应用广泛的冲孔桩为对象进行应用探讨。

1 方法原理

低应变法是在桩顶部施加竖向激振产生弹性波,弹性波沿着桩身纵向传播,当桩身存在波阻抗差异界面(如断桩和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变化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通过实测曲线的幅值、相位、到达时间等分析计算,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及其位置,对基桩的完整性给予评价。

2 常见质量缺陷

冲孔桩,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大型建筑物、桥梁等被广泛采用。常见质量缺陷如下:1)水下浇筑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或浇筑不连续时,桩身会出现断桩;搅拌不均、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离析。2)当泥浆相对密度配置不当,地层松散或呈流塑状,或遇承压水层时,导致孔壁不能直立而出现塌孔时,则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扩径、缩径或断桩。3)桩底虚土过多,易产生沉渣过厚,会导致基桩承载力下降,当地层稳定性差出现塌孔,桩身也会出现夹泥或断桩。

3 影响检测因素和解决办法

3.1 桩头质量

桩头质量直接影响到采集信号的质量,桩头松散软弱,弹性波能量衰减,削弱桩身及桩底反射信号,不能有效识别波形。应凿去桩顶浮浆、破损、裂纹等软弱部分,露出坚硬平整干净的混凝土,且不能含水及有杂物。

3.2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安装与桩的耦合质量至关重要,应力避弱弹性介质或桩表松软层,安装在距离桩中心约2/3R处,且应远离钢筋。为避免可能出现与桩的横向振动相应的高频干扰,应多设敲击点,敲击点与传感器距离不宜小于桩径的1/4。

3.3 桩顶激振

激振脉冲应根据桩长、缺陷所在位置深浅进行调整;宜采用宽脉冲获取长桩的桩底或深部缺陷反射信息,采用窄脉冲获取短桩或桩浅部缺陷的反射信息。选取力棒激振,激振点选择应力避弱弹性介质或桩表松软层,切忌敲凹凸位置。

3.4 信号采集

现场信号采集应根据基桩工程情况设置参数,根据桩径大小,收集2个~3个有效信号,以便通过叠加提高信噪比。如发现波形出现异常或不能反映桩身完整性,应变换传感器位置进行测试,多次实测信号一致性较差时,应及时分析是人为因素或设备等原因,增加检测点数量。

4 工程实例

4.1 低应变和钻芯法检测

本次以87号桩对象,先低应变法检测,后钻芯法验证。该桩长为32.8 m,桩径2 000 mm,17.0 m左右有明显同向反射,出现二次反射;桩端有同向反射,波幅较宽、幅值较小、较缓;波形异常。结合钻芯检测,取芯表明16.08 m~18.2 m连续沟槽、蜂窝,桩底8 cm沉渣;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低应变法及钻芯法完整性判定标准,该桩为Ⅲ类桩。

低应变法结果及芯样见图1,图2。

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以高一级的方法钻芯法为准。桩身夹泥、蜂窝和桩底沉渣,相当于材质ρ变小,波速c变小,则波阻抗Z变小,产生同相反射;缺陷程度越严重,同向反射相对越明显,幅值相对更清晰,波幅宽窄及幅值大小,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缺陷的相应范围及缺陷程度。通过钻芯法验证检测,能有效对冲孔桩的完整性进行评定,对于岩溶特别发育、岩性多样的粤北地区,条件许可还应适当扩大抽检比例。

4.2 典型波形特征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界面性状或缺陷状态与波形态关系存在一定相关性,探讨这种关系能指导波形分析,较好判定桩身完整性。

1)沉渣: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幅值大小与沉渣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呈正相关。

2)缩径:波形较规则,第一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反射子波振幅大小与缩径尺寸正相关。缩径不严重时,一般可见桩底反射。

3)离析:波形较规则,缺陷严重时,一般见不到桩底反射。第一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幅值视离析程度呈正相关,频率明显降低中浅部严重离析,可见多次反射。

4)断桩:浅部断裂周期性锯齿状子波叠加或大低频大振幅衰减振荡,无桩底反射;中部断裂为多次等距反射,振幅逐次下降。深部断裂似桩底反射曲线,但所计算波速远大于正常波速。

5)扩径:第一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反射波与入射波反向,反射波振幅与扩径尺寸正相关。一般而言,扩径能增强基桩承载力,对上部结构具有促进作用。

6)完整桩:摩擦桩,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端承桩,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反相位。

桩身完整性的影响因素众多,缺陷形成和形式也有多种多样,甚至同一种缺陷类型因程度不同使得实测波形反映也有差异,所以不能单纯依靠波形,应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定。

5 结语

1)现场检测应力避桩头软弱介质,根据基桩情况选取合适锤型,采集有效的高质量的波形信号。

2)桩身完整性类别除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的衰减特性及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等情况,还应结合上部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判定。

3)低应变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更大意义在于普查作用,为其他方法确定桩位提供依据,从而既节约检测成本,又可靠的反映桩身质量。

猜你喜欢

入射波沉渣基桩
基桩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应用剖析
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下X型涡旋光束的传播特性
基桩超声检测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V形布局地形上不同频率入射波的布拉格共振特性研究
桩靴形式对PHC桩穿透性能的影响
半波损失的形成和机理分析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浅析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一维带限分形Weierstrass地面的宽带电磁散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