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市老城区停车模式有效性评价及优化建议

2020-04-24马晓晖裴文溢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哈市老城区停车场

马晓晖 裴文溢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2015年—2019 年哈市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而2019年11月初哈市私人汽车保有量更是突破200万大关。如今政府加大管控力度,汽车增长速率得以减缓,但老城区规划落后加上人口集中度高,“停车难”问题仍然棘手。合理有效地改善停车问题不仅是市民的心声,更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老旧城区

指城市中仍保留原有城市旧貌,不含属文化遗产要保护的部分并急需改造的特殊地域。而本文中的老旧城区指调研区域及周边符合老旧城区性质的区域。

1.2 车辆停放模式

本文中的车辆停放模式是指解决老城区停车问题的办法,包括实施政策与投入建设。即基于老城区公共停车设施类型下的车辆停放模式。

2 老城区交通特征及车辆停放现状

2.1 公共停车设施分类

综合比较各停车方式管理模式、使用率、地理位置等差异,按照停车设施建设位置、使用方式不同,将老城区公共停车设施分为五类(见表1),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其优缺点。

2.2 停车体系规划现状

2.2.1老城区交通通行量超负荷

表1 公共停车设施优缺点总结表

因用地性质与使用人群类型较为局限,老城区停车体系分布呈自然散点式状态。近年来老道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其交通通行量急剧增加,故需建设车库体系来解决停车压力。

2.2.2规划程度不高,管理模式较松

老道外建设时间早,停车规划前瞻性不足,没有留够适当的停车场地,规划发展程度不高。道路内停车位较少,部分车主将私家车停在斑马线旁,这不仅阻碍交通还属于违规停车。

2.3 配套设施与停车资源现状

2.3.1停车场配套设施不完善

调研区域内路面停车场管理系统设施配备不齐全,大部分只有道闸和停车收费房。路内停车也只有几段路边划出的停车泊位,且部分停靠点并未看到收费站与负责人。

2.3.2未充分发掘停车资源

老城区如今面临着土地匮乏与土地资源浪费的双重压力,区域内棚改项目实施较为迟缓;许多闲置用地被“僵尸”车辆占用。

3 车辆停放模式现状有效性评价

3.1 停车目的分析

驾驶人员的停车目的会对停车设施布局造成很大影响,通过问卷分析得出(如图1所示)餐饮与文化娱乐所占比重最大而办公上班所占比值较小,故老城区车辆多以短时停靠为主。

3.2 停车时长分布比例分析

将一天中的车辆停放时长划分成7种类型(如图2所示),占比最高的停车时长为1 h~2 h和2 h~3 h,其中地下停车场占比最高;大于6 h与小于15 min的时长占比均不大,后者临时停车基本会选择路内停车,极少会选择立体停车库。

总结:短时停车车主多会选择路内停车形式,道外老城区游客聚集,为的是车辆停取方便。综合停车时长与目的得出,路内停车的可行性最高,但区域内路面停车场的停车压力同样重要,其管理力度较差,设施配备不完善,影响人们的停车体验。地下停车场与立体停车库,因人们的认同感不高,且距停车压力集中地较远,故利用率较低。

4 车辆停放模式政策有效性评价

4.1 停车收费无统一标准

部分无人监管停车场无规章制度约束,司机不按线停车,停放车辆不规整。有人监管的停车场则无统一收费标准,收费人员无统一着装,收取停车费时不展示工作牌,大大削减司机对管理员和停车收费制度的信任。

4.2 各停车设施管理机制体制较差

政府应配置完善的停车管理模式,并着重对老城区路面停车管理提出切实有效的办法;路内停车减少了道路的可通行面积,部分车辆的通行受到影响。这种问题在高峰时段最为明显,车流量越大路内停车数量越多,行驶车辆受影响越严重;拥有地下停车场的商场对于非购物车辆开放程度很低。非购物车辆无法进入,或要支付高昂的停车费用使司机们望而却步。

5 停车模式优化建议

5.1 建设优化——重新划定路内停车泊位

按照政府下发标准将原有停车泊位进行评定,从数量、位置,以及尺寸等多个方面考量,择优选择,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停车划线清除。并依据现状,将清除划线区与新纳入的停车用地按照标准进行合理规划。

5.2 建设优化——整改停车场配套设施

哈市应加大对公共停车场的重视程度,进行同一类型停车场统一整改、统一制定收费标准,做好停车诱导系统,从根本上改善停车场利用率和停车位周转率低下的窘境。

5.3 政策优化——差异化停车收费

5.3.1错时停车

如果我们将老城区停车高峰期内的部分车辆转移到附近商场,或是区域内利用率较低、较偏僻的停车场,那么既能缓解停车难问题,又能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并且要明确奖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政府加大管理力度,让广大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才会促使人们规范停车,规范出行。

5.3.2错位停车

按照“中心城区,长时间停车收费高,外围区域,短时间停车收费低”的原则,根据收费的差异来控制老城区内车辆的停放。与错时停车相结合,实现老城区内外停车的平衡。

5.4 政策优化——发展公共交通

5.4.1共享车位智慧停车

在错时(位)停车政策的基础上,施行共享车位智慧停车,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管理手段,从基础设施、技术等方面使停车收费管理智能化。例如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附近设置明显的智能化交通指示牌,实时更新周边停车位数量,从而有效提高车位利用率,也能节省停车时间。在共享APP中输入停车时间段即可推荐空车位。各拥有共享停车位的企业也可与车主签约,保证区域内居民的停车利益。

5.4.2停车换乘“P+R”模式

汽车换乘出行分为两种:小汽车换乘地面公交与小汽车换乘轨道交通。因哈市轨道交通系统并不完善,穿越老城区的地铁三号线还在建设当中,故近年内应重点发展小汽车换乘公交模式。现可通过合理规划,在老城区边缘设立停车换乘场站设施,有效联系老城区与周边区域,通过提高可直达性,减少停车收费等优惠政策,进而引导驾驶者采用公交出行方式。

5.5 从增建停车场转而控制停车供给

城区面积有限,停车场不可能一味的增扩建,所以要盘活存量,充分挖掘现有停车资源潜力,并将停车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老城区棚改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未来停车形式较模糊。控制停车供给并不是减少停车用地,而是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合理的停车设施布局,利用上述优化建议控制停车供给才是最终目的。

6 结语

停车问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同停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对停车设施间的协调把控是关键。老城区受地理条件及历史文脉约束,如何将车辆停放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加强设施建设与政府管治力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市民基本素质,正视停车问题,科普停车知识,打破人们对新兴停车类型的“偏见”。规划老城区交通系统时,要格外重视车辆停放问题,政府及规划建设负责人要有长远的规划眼光,要将老城区发展与现状结合,切勿盲目大拆大建。倡导回归自然,当出行距离较短时可以骑自行车或徒步,出行范围内有直达公交站点时可乘坐公交,低碳出行,为改善老城区停车问题贡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哈市老城区停车场
《哈尔滨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日出老城
本期竞临《孝女曹娥碑》
Maxe 迷宫闯一闯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停车场迷宫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