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型探讨

2020-04-24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量制式轨道交通

赵 莉 莉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000)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稳定发展,交通拥堵、用地资源紧缺等问题成为了限制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其节能、省地、运量大、安全、环保等特点,在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带动了城市特定轴带的发展,支撑和引导了城市空间及产业发展,我国各地掀起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城市轨道交通是规模及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该工程的投入除前期建设成本还包括后期运营维护及更新追加等成本,根据《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我国地铁平均车公里运营成本23.8元,收入仅为17.2元,入不敷出为普遍现象。

2018年国办发[2018]52号的发布,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健康有序发展的基调。城市轨道交通申报“门槛”重新划定,各城市应结合城市自身现状及发展趋势,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充分发挥各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优势,健康有序的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本文对多种制式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的经济适用性进行有益探索,为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及思路方向。

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结构分析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单向运输能力小于3万人次/h,我国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包括:单轨系统、中低速磁浮、APM、现代有轨电车、云巴等,其中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均属于单轨系统(见表1)。

表1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分类标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共计6 730.27 km,其中,地铁及市域快轨为5 902.63 km,轻轨为255.40 km,中低运量轨道交通为572.24 km[1]。本文选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全球前八的国家进行数据分析[2],如图1所示,大多数欧洲国家,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由多种类型构成,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占比超40%,各种轨道交通互为补充,轨道交通架构较为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导,制式比较单一,轨道交通线网的层次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3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特征及适应性分析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相较地铁具有布设灵活、工程体量小、经济合理、建设周期短等特征,相互间各有差异,具体特征见表2[3-6]。

4 系统制式选型原则

结合城市空间、交通客流现状及未来发展预判,在科学确定线路运量等级范围的前提下,选择相应层级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系统制式选型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资源共享”四大原则。

1)因地制宜。

与城市的地理、自然环境要求以及城市特点、发展方向相适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城市工程实施条件选取较好实施落地、展现城市特色的车辆制式。

2)经济适用。

在满足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如运输能力满足远期高峰小时运量、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应满足运输规划速度时间目标等要求,节约成本、降低造价,力求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

3)安全可靠。

选取技术运用成熟,有长期运营经验的车辆制式,满足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国产化率的要求,保障运营安全可靠、舒适高效。

4)资源共享。

立足城市统筹发展格局,避免车辆制式过于多样化,预留成网条件有利于实现线网资源的最大共享和利用。

表2 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5 结语

轨道交通体系具有层次性,地铁有如城市的大动脉,有轨电车、常规公交等低运量交通系统为城市的毛细血管,中运量轨道交通是串联二者的小动脉,各层级轨道交通需做好有效衔接。各城市具有不同发展需求,科学、准确把握各层级轨道交通的角色定位及系统特征,结合城市自身特色,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安全可靠、资源共享”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不同系统制式轨道交通的优势。

猜你喜欢

运量制式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云南:上半年中越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创4年最佳
某平台生活楼配电系统接地制式改造试验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IOSONO 3D全息声系统录音制式研究之MS制与双MS制
准东铁路虎石站扩能方案研究
春运现象解读:供与求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