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患者Foxm1、HIF-1α与COX-2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2020-04-24万爱红张连琴张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癌细胞宫颈癌淋巴结

万爱红,张连琴,张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河南 郑州 450052)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我国2010-2017年部分地区宫颈癌的平均发病率可达283~593/10万人左右[1]。临床上宫颈癌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水平[2]。在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过程中,可以发现肿瘤相关生化因子的改变,能够通过影响到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高癌细胞的自我扩增速度,进而促进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转录相关蛋白(Foxm1)的表达能够通过诱导新生血管内皮的形成,提高恶性肿瘤病灶组织的血流灌注水平,从而促进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3];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能够通过诱导缺氧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的D NA损伤,增加异常DNA的突变和增殖的风险[4];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能够通过参与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导致氧化性损伤,提高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5]。部分研究者探讨了Foxm1等指标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认为Foxm1等的表达阳性率的上升,能够显著促进卵巢癌的增殖能力的提升,加剧卵巢癌的侵袭转移过程[6],但关于Foxm1、HIF-1α与COX-2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探讨不足。为了深入揭示Foxm1、HIF-1α与COX-2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病情关系,从而为临床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Foxm1、HIF-1α与COX-2免疫组化结果,并分析了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成年女性;⑵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者;⑶无其他生殖系统肿瘤者;排除标准:⑴临床资料不全者;⑵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数100例,年龄42~78岁,平均59.78±4.12岁,其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58例,Ⅲ期者42例,有淋巴结转移者4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60例;对照组纳入排除标准:成年女性,无严重基础疾病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年龄45~78岁,平均59.80±4.16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别,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

1.2 检测方法 所有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后作连续切片,厚度约为4mm,采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一生物素复合体法 (strep 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染色,二氨基联苯胺(diamionben zidene,DAB)显色。 Foxm1、HIF-1α 与 COX-2蛋白通用型二抗以及SP试剂盒和DAB显色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以阳性片及PBS代替一抗分别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高倍显微镜下观察Foxm1、HIF-1α与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具体染色步骤严格按照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特征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不同特征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研究对象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宫颈癌组患者的Foxm1、HIF-1α与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不同特征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临床分期为Ⅲ期、组织学分级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Foxm1、HIF-1α与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而不同年龄的患者Foxm1、HIF-1α与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见表2。

2.3 影响宫颈癌患者 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HPV感染)作为自变量,以患者Foxm1、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进入回归方程。见表3。

表2 不同特征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能够显著促进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病变,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7],特别是在合并有HPV16、HPV18或者HPV52等感染的患者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或者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可进一步的上升[8]。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宫颈癌,但包括手术及术后放疗治疗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情缓解率仍然较低,治疗后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仍然无明显的改善[9]。而免疫靶向性治疗,能够在宫颈癌患者的辅助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对于宫颈癌患者体内的Foxm 1、HIF-1α与COX-2的表达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揭示宫颈癌的发生机理,同时还能够为宫颈癌患者的免疫靶向性治疗提供参考靶点。

表3 影响宫颈癌患者Foxm1蛋白、HIF-1α与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因素分析

Foxm1是转录调控家族因子,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周边,其表达浓度的上升能够通过提高癌细胞上游转录活性,进而提高癌细胞纺锤体的复制和分裂速度,促进癌细胞的持续性自我扩增。Foxm1还能够通过对于诱导凋亡因子的调控,导致癌细胞的分化障碍,促进癌细胞中低分化或者低分化的发生[10];HIF-1α能够造成局部缺氧性环境,加剧癌细胞的DNA的断裂和癌基因的突变,提高了癌细胞内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从而促进了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风险[11];COX-2是调控花生四烯酸生成的前列腺素酶,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因子激活的同时,增加肿瘤新生微血管的数量,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基础方面的研究还认为,COX-2的表达上升还能够导致柱状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能力的增强,增加了癌细胞的转移风险[12]。

免疫组化的结果分析研究可见,在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Foxm1、HIF-1α与COX-2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的上升,高于宫颈良性组织,差异较为明显,提示了Foxm1、HIF-1α与COX-2的高表达均能够促进宫颈癌的发生过程。通过汇集不同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Foxm1、HIF-1α与COX-2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13]:⑴Foxm1的表达上升能够提高癌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柱状上皮细胞的持续性浸润和增殖过程;⑵HIF-1α诱导的缺氧性环境,能够导致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明显改变,提高了癌细胞内AKT或者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⑶COX-2对于体内环氧化物的激活作用,能够促进癌细胞间质成分的分解,促进癌细胞的粘附和转移过程。 杨建敏等[14]研究者也认为,在宫颈癌病灶组织中,Fox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可平均上升40%以上,特别是在合并有明显的宫旁组织浸润的患者中,Foxm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可进一步的上升。在探讨Foxm1、HIF-1α与COX-2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过程中发现,在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晚或者癌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患者中,Foxm1、HIF-1α与CO X-2的表达阳性率可进一步的上升,提示了相关指标能够显著促进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进展,这主要由于 Foxm1、HIF-1α与 COX-2的表达上升,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癌细胞分化成熟障碍,导致癌细胞粘附盆腔内淋巴结内皮能力的上升。在合并有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中,Foxm1、HIF-1α与COX-2的表达也明显的上调,提示了HPV感染与相关因子的关系,HVP感染导致的柱状上皮细胞的病毒整合作用,能够为肿瘤相关因子病理性作用的发挥提供前提[15]。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研究显示,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到Foxm1、HIF-1α与COX-2表达的风险性因素,进一步提示了Foxm1、HIF-1α与COX-2与宫颈癌患者病情的紧密关系。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中,Foxm1、HIF-1α 与COX-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的上升,同时Foxm1、HIF-1α与COX-2的表达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的转移等,加剧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进展。

猜你喜欢

癌细胞宫颈癌淋巴结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癌细胞最怕LOVE
癌细胞最怕Love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