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020-04-24贾向东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入院病情对象

贾向东

(鹤壁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 鹤壁 458030)

急性胰腺炎(AP)为临床消化科常见的急腹症,是指由诸多因素诱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且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严重者可引起部分炎症介质侵入机体血液循环,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准确判断其病情变化并及时控制,可有效降低AP患者病死率。临床研究证实,PCT是一种对感染的炎性反应具有放大效应的介质,已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3],但动态监测AP患者血清PCT却少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病情程度AP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并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P患者98例,纳入标准:⑴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中关于AP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4];⑵急性起病,且病程在48 h内;⑶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此次研究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部位慢性或急性感染者;⑵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⑶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⑷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根据病情将研究对象分为MAP组(59例)和SAP组(39例)。其中MAP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 22~66 岁,平均(47.88±7.25)岁;病程 1~45h,平均(14.93±5.10)h;病因包括胆源性 30 例、酒精性15例、饮食性11例、其他3例。SAP组男23例,女 16例;年龄 23~68岁,平均(48.03±7.19)岁;病程 2~46h,平均(13.88±4.49)h;病因包括胆源性29例、酒精性14例、饮食性12例、其他4例。选择同期于我科住院健康正常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3~68岁,平均(47.78±6.77)岁。 3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AP患者入院后即接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内科综合治疗,并在入院第1d评定APACHE II评分。AP患者于入院第1d、3d、7d抽取其空腹外周静脉血3ml,对照组在体检当日空腹采集静脉血3ml,以3000 r/min离心6 min后,取上层血清,采取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PCT水平,试剂盒由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同一时间点3组研究对象之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q检验,同一时间点2组研究对象之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同一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之间均数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设计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的比较 同一时间点不同研究对象之间血清PCT水平的比较:入院第1d,SAP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对照组 (P<0.05),MAP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 3d、第 7d,SAP 组血清 PCT水平均显著高于MAP组(P<0.05)。同一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之间血清PCT水平的比较:MAP组第3d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第7d(P<0.05),第 1d的血清 PCT水平显著高于第 7d(P<0.05);SAP组第7d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第3d(P<0.05),第3d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P<0.05)。 见表 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CT水平的比较(x±s,pg/ml)

2.2 AP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MAP组、SA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r=0.626、0.631,均 P<0.05)。

3 讨论

AP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多表现为急性上腹部剧烈疼痛、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发病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亦高[5-7]。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P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约有75%AP患者为轻症,其病情呈自限性,预后较好,但仍有10%~30%AP患者可发展为重症[8],其病情变化迅猛,可导致胰腺出血坏死、机体感染和休克等并发症,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而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继发感染,使得AP的病死率增加3倍[9,10]。基于上述原因,早期诊断、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给予及时准确的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PCT是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13000的多肽,其半衰期较长,约为20~24h,故而稳定性较好[11,12]。生理情况下,PCT的主要来源为甲状腺C细胞,正常机体血清中的PCT浓度很低,但当机体严重细菌感染时会诱导内毒素产生PCT,引起血清中PCT水平升高。此外,PCT可刺激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合成、分泌,并参与引起炎症瀑布反应。本结果显示,患者入院第1d,SAP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 MAP 组、对照组(P<0.05),MAP 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早期检测AP患者血清PCT水平可对其病情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同时,MAP组第3d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第 1d、第 7d(P<0.05),第 1d 的血清 PCT 水平显著高于第7d(P<0.05);SAP组第 7d的血清 PCT水平显著高于第 1d、第 3d(P<0.05),第 3d 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第1d(P<0.05),这说明AP患者血清PCT水平随着其病情程度的变化而改变,通过对其血清PCT进行连续监测,能够预测AP病情变化,这与许世申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APACHE II评分是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AP危重度的评分方法,其分数增加提示患者胰腺炎的危重程度增高[14,15]。本文发现,MAP组和SAP组患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这就证实了PCT水平与AP患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进一步对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综上所述,血清PCT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能够预测AP病情的变化,且其检测方法简单,在整个病情过程中能反复进行监测,故在临床治疗AP中血清PCT的浓度变化可作为AP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预测标志物。

猜你喜欢

入院病情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