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β-防御素-3联合IL-6、PCT水平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价值

2020-04-24朱梁豫李兴华王雷鸣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细胞因子血浆炎症

朱梁豫,李兴华,王雷鸣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骨折手术后发生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骨折手术通常时间较长且术中多伴随辅助检查,将增加患者手术发生感染风险[1]。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骨折部位血液供给差,一旦出现感染轻则影响患者伤口愈合,严重者将造成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截肢[2,3]。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肽,可参与刺激免疫反应中细胞增殖、分化等[4];降钙素原(PCT)则是一种具有高特异性及敏感性的判断感染的指标,当患者受到细菌感染及全身炎症时,其水平将异常升高[5]。防御素是具有免疫调节、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多肽,可抗微生物活性,其中β-防御素-3是可诱导性防御素,可抵御入侵微生物并调节免疫作用[6]。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骨折术后感染患者的β-防御素-3、IL-6、PCT水平,探究其联合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到医院就诊的下肢骨折患者15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5)及未感染组(n=130)。感染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5~65岁,平均(43.17±4.32)岁;手术时间 1~4h,平均(2.18±0.22)h;交通伤13例,跌倒伤8例,坠落伤4例。未感染组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23~63岁,平均(43.0 4±4.30)岁;手术时间 1~4h,平均(2.13±0.21)h;交通伤67例,跌倒伤48例,坠落伤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P>0.05)。

纳入标准:⑴由影像学检测确诊为下肢骨折且进行手术治疗患者;⑵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妊娠期女性;⑵脑外伤患者;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⑷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⑸精神疾病者;⑹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⑺急慢性炎症患者;⑻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⑼严重外伤史患者;⑽严重感染患者;(11)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d检测血浆β-防御素-3、IL-6、PCT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 (试剂盒购于北京华夏远洋科技有限公司),分离血清后加入试剂盒反应孔中并在室温下平衡30min,当PCT超过0.5ng/ml可在观察区观察到淡红色条带,条带颜色深浅度与血清中PCT浓度成正比,与参考卡片上提供测试浓度相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β-防御素-3、IL-6水平 (试剂盒均购于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设立8孔标准孔,加入100μl样品稀释液,第1孔添加100μl标准品,混合均匀后吸出100μl加入第 2孔,重复操作至第7孔,第7孔吸出100μl溶液弃去,第8孔为空白对照;在8个孔中添加血清并混匀,在37℃环境下静置120min;洗板5次后加1滴抗体并反应60min,洗板5次后加2滴酶标抗体反应60min,洗板5次后加2滴底物反应60min,加1滴终止液30min用酶标仪检测450nm处OD值,作出标准曲线检测计算IL-6、β-防御素-3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⑴检测两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PCT、IL-6 水平;⑵统计血浆 β-防御素-3、PCT、IL-6水平对术后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β-防御素-3、合IL-6、PCT分别检测及联合预测价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PCT、IL-6水平比较 感染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低于非感染组,PCT、IL-6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β-防御素-3、PCT、IL-6水平比较

2.2 血浆β-防御素-3、PCT、IL-6水平对术后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比较 血浆β-防御素-3、PCT、IL-6检测术后感染患者的AUC值分别为0.656、0.704、0.708,联合检测 AUC 值为 0.807;见图 1。

图 1 血浆 β-防御素 -3、PCT、IL-6水平对术后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发生意外事故比例不断增加,导致下肢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临床中,部分患者对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敏感性较低,发生伤口感染后通常无明显症状,直至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才表现出全身反应,此时感染已不再局限化,增加治疗难度[7,8]。因此,对术后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十分关键。

防御素是一种单链的特殊抗菌肽,富含精氨酸残基,具有稳定分子结构及光谱抗菌活性[9]。防御素可直接杀灭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并在创伤修复、获得性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防御素可分为α及β两种,其中β-防御素在防御系统中作用十分重要,β-防御素-3可被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细菌等所调控,呈诱导性表达。β-防御素-3基因是组成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部分,当出现炎症后将减弱固有免疫并加强适应性免疫,从而降低患者防御能力并减少分泌β-防御素-3[10]。IL-6是多种细胞对白细胞介素-1及少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应时合成的细胞因子,正常状态时含量极低,但生物活性高,可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产生作用[11]。IL-6具有强致炎活性,直接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并使其通透性增加,造成大量炎性渗出,同时可与TNF-α协同形成炎症介质网络[12]。IL-6水平上升时一方面将激活防御反应分化及低调前炎症反应,并促使中性粒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另一方面还将造成免疫功能失调,促使巨噬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导致免疫功能抑制。PCT是降钙素的前肽物质,无激素活性,源自甲状腺C细胞,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13]。正常状态下,极少量PCT将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在健康人群中血液浓度为0.1~0.5μg/L,半衰期在10min左右,但当受到毒素或细胞因子影响时将造成蛋白溶解,从而使血清中水平升高[14]。细菌感染后血清PCT水平将显著升高,且将持续较长时间,而病毒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仅轻度上升[15]。除微生物产物及细胞因子诱导释放P CT外,IL-6也可调节血液循环中PCT水平。

本文中术后感染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水平更低,IL-6、PCT水平更高,可能原因为患者感染后防御能力降低,减少分泌β-防御素-3;PCT受到致病细菌影响后致使蛋白溶解,向血液循环中释放,故显著增加血液中含量;患者感染后将产生炎症反应,促使分泌大量IL-6;朱忠等[16]研究发现术后感染患者PCT、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姜慧等[17]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炎症越严重则β-防御素-3更低,提示患者感染后体内PCT、IL-6水平将明显上升且β-防御素-3水平与 炎症感染有一定联系,与本文结果相符。本文中血浆β-防御素-3、IL-6、PCT联合诊断术后感染患者AUC值更大,说明联合诊断更有效。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骨折术后感染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水平更低,IL-6、PCT水平更高,三者联合检测AUC值更大。

猜你喜欢

细胞因子血浆炎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