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血糖控制水平、年龄的研究

2020-04-24陈雅斌张雯王婉妮林振忠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糖血清差异

陈雅斌 ,张雯 ,王婉妮 ,林振忠

(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 泉州362000;2.福州市第八医院检验科,福建 福州 350000)

血清CA199作为筛查胰腺癌、肝胆管癌、胃癌等的肿瘤标志物,在一些胃肠道和肝的良性和炎症病变中也可出现低水平升高,常被临床用于辅助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可出现升高,特别是血糖控制差或易发生并发症的病例[1,2]。然而,亦有研究认为血清CA199水平的升高和2型糖尿病本身并没有直接相关性[3,4],血糖控制水平和血清CA199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尚存在争议。因此,为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 199水平是否和血糖控制水平存在相关性,本文对就诊于本院并确诊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血液学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1月到2018年4月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作为依据,确诊2型糖尿病并住院进行正规治疗的患者134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 54例,年龄 35~88岁,平均年龄 62.2±10.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排除恶性肿瘤,以及胰腺炎、肝胆系统疾病等可能引起血清CA199水平变化的良性疾病。同时亦排除了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以保证HbA1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各项指征均符合要求的体检人群39例作为健康对照。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3~83岁,平均年龄45.6±12.4岁。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CA199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的测定。

1.2 分组 本文进行两次不同的分组以对CA199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次分组:以27 IU/ml作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27 IU/ml作为升高组,≤27 IU/ml作为对照组;比较升高组和对照组的HbA1c水平、FBG水平和年龄。第二次分组: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控制较理想组:HbA1c6%~7%,26例;控制一般组:HbA1c7%~8%,38例;控制不理想组:HbA1c8%~9%,32例;控制差易并发症组:HbA1c>9%,38例;比较分析4组和及与健康对照组两两之间的血清CA199水平。

1.3 检测和质控 每组入选对象和健康对照组均空腹采集三管静脉血,其中两管为非抗凝静脉血3-5 ml,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分别进行血清CA199和FBG检测;第三管为EDTA-2K抗凝全血2 ml,进行HbA1c的检测。血清CA199采用瑞士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检测。HbA1c采用日本TOSOH的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FBG采用美国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仪器均采用原厂配套试剂,定期校准、每次检测前均进行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在控,保证检测标本结果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血清CA199、HbA1c以及FBG的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 Kruskal-W 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Spearmman相关分析研究CA199水平与年龄、HbA1c水平以及FBG水平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A199升高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对比CA199升高组和对照组各水平,发现CA199升高组的Hb A1c水平、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则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A199升高组和对照组各水平的比较

2.2 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组进行Spearmman相关分析,显示HbA1c水平、FBG水平与CA199水平存在正相关(r=0.284,P<0.05;r=0.320,P<0.05),而年龄和CA199水平不存在相关性(r=0.067,P>0.05)。

2.3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健康对照组血清CA199水平比较 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组和健康对照组5组间两两比较,只有控制差易并发症组 (HbA1c>9%)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和其他4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它各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3 讨论

血清CA199作为肝脏、胆道、胰腺、胃肠道等的主要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并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研究表明在一些良性和炎症病变,如胆道结石、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以出现CA199水平的升高[5,6]。而早在1986年,Nakamura等提出了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病人可出现血清CA199水平的升高[7],随后国内外陆续对糖尿病患者的CA199水平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的升高除和HbA1c水平外,和空腹血糖、是否存在并发症等亦有联系的观点[2,8-9],并明确提出与脂类代谢、胰岛素抵抗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存在相关性[10,11]。另一方面,Murai认为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升高的原因在于CA199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所致[3],赵琪等认为原因并非在于血糖控制,而是Lewisa血型物质与唾液酸和葡萄糖非酶促反应的结果[4]。因此,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升高的机制尚未完全得到阐明。

表2 各组血清CA199水平

表3 各组血清CA199水平的两两比较

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CA199水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分组,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探讨分析。第一次以本实验室CA199的参考水平(≤27 IU/ml)作为切点,将疾病组区分为升高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HbA1c水平、FBG水平,发现升高组的HbA1c水平、FB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论与陈英姿、肖雪娜等研究结论一致[2,12]。进一步应用Spearmman相关分析这三个影响因素和CA199水平的相关性,HbA1c水平和FBG水平均与CA199水平存在正相关,而年龄和CA199水平不存在相关性。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CA199水平升高的确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存在联系,但本实验中134例疾病血清仅有19例升高,说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CA199水平升高并非是必然发生事件,极有可能是当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达到某个界点时,才易发生CA199水平升高。

为了进一步探讨CA199升高变化的血糖控制水平界点,由于空腹血糖影响因素较多,易受临床临时用药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HbA1c水平作为血糖水平的代表指标进行探讨。根据2010年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中提出的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对134例2型糖尿病病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组。发现控制差易并发症组(HbA1c>9%)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和HbA1c<9%的其他3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组CA199水平明显升高。余下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的原因是HbA1c水平超过9%这个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临界点时,患者体内的病理生理状态,特别是影响CA199水平的器官系统,如胰腺功能等易发生质量性的改变,从而导致CA199水平升高,其确切的机制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血糖控制水平HbA1c的划分标准尚无明确定论,亦有以HbA1c水平7.0%或7.5%做为单一划分界限[13,14],鲜有划分细致到9%的研究,因此本文无法进一步比较分析。

总而言之,本文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HbA1c水平、FBG水平呈正相关,而在血糖控制差,特别是HbA1c>9%易出现并发症时,可出现明显地升高。值得注意的是,高水平升高的CA199容易给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带来混淆和困扰,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不仅需要加强血糖水平的控制治疗,也需要和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加以区分,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升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其他肿瘤标志物是否升高的探讨,目前已有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中血糖控制不佳易影响CEA、CA72-4、PSA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15,16]。2型糖尿病中这些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机制,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血糖血清差异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