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脉泰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ACI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0-04-23杨亚军王治国张冰丽

哈尔滨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胶囊神经功能脑梗死

杨亚军 王治国 张冰丽

(洛阳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洛阳471000)

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二大致死病因,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已成为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卫生行政部门调查显示不管是城市或农村居民,脑血管疾病致死的比例都在不断上升。急性脑梗死(ACI)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致残率较高,不仅会引起语言障碍、运动功能缺损等多种神经功能缺损,还能导致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威胁。血液动力学、血管壁病变及血液成分改变都是造成脑梗死的病因,根据其致病机制该病以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最为常见,其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目前常规西医疗法尚无特效药治疗ACI,有研究显示脑脉泰对ACI的治疗有确切疗效[1]。本研究探讨脑脉泰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ACI,旨在探究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医院选取收治的220例ACI患者,根据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中男性 63例,女性 47例,年龄 45~64岁,平均(56.60±4.31)岁,病程 4~21h,平均(15.62±1.30)h。对照组年龄 42~71 岁,平均(57.11±4.52)岁,病程 6~23h,平均(16.13±1.58)h。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神经保护剂、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脑脉泰胶囊,剂量为一天3次,每次2粒。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检测指标: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受损及认知功能:CSS评分[3]:分值1~45分,数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MMSE评分[4]:分值 0~30 分,27~30 分为认知正常,21~26 分为认知功能轻度损伤,10~20分认知功能中度损伤,0~9分为认知功能重度损伤。以两者积分减少来评定临床疗效:治愈:积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积分减少46%~90%,进步:积分减少18%~45%,无效:积分减少<17%。总有效率=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②于治疗前1d及治疗1个月后次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取上清液后置于-80℃冰箱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的含量,免疫比浊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χ2=6.025,P<0.05),详见表 1。

表1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n(%)]

2.2 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CS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CSS评分更低,MMSE 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 2。

表2 患者CSS评分及MMSE评分比较 (x±s)

2.3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RP、IL-1β、TNF-α 水平更低(P<0.05),详见表 3。

表3 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x±s)

3 讨论

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心血管疾病,具体原因尚未明确,其中ACI在脑卒中中占比70%左右。ACI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其机理为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脑代谢活动降低而引发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5],此外,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其组织损害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CRP是全身炎性反应急性期标志物,常用作评价心脑血管疾病的炎症指标,当组织损伤时血清中的CRP水平将明显上升。

中医将ACI归于“中风”范畴,该病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类似,因此称为中风。中风患者饮食不节则引起脾失健运,湿气聚集成痰,痰湿生热,进而生风,导致风火痰热盛行;痰浊为患将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阻于中焦则造成患者脘痞腹胀,阻于经络则造成患者肢体麻木。因此,中医认为毒邪为中风之病原,痰毒与热毒为中风重要病理因素,以气血逆乱为始发因素,毒邪聚于脑。毒邪容易损伤脏腑及败坏形体,同时扰乱神明,聚于体内缠绵难治,患者后期常残留四肢功能障碍,预后较差。脑脉泰胶囊是由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等13味中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全方组合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炎症因子渗出的作用。现代药理表明,三七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止血效果,并可减少组织耗氧量,促进形成侧支循环;当归可抗血栓及血小板凝集,扩张血管及改善外周血液循环;丹参可增加血液中NO水平并降低内皮素水平,促使形成斑块分解;银杏叶可清除自由基并拮抗释放血小板等多种细胞;山楂则可减低血脂水平。脑脉泰胶囊通过提高患者体内蛋白脂肪酶、胆固醇转移酶等的活性,促进脂质代谢,抑制形成胆固醇的途径,并抑制肠内对其吸收,从而发挥降血脂、稳定斑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脑脉泰胶囊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自由基损伤,并减少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等,减少缺血组织周围毒性反应,从而保护脑功能。在脑梗死急性期,脑脉泰胶囊可改善脑循环及保护脑神经,而在脑梗死恢复期,还可促进受损神经恢复,营养神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9.09%),表明在常规疗法的治疗基础上,脑脉泰胶囊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ACI临床疗效;观察组血清 CRP、IL-1β、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CSS评分及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提示脑脉泰胶囊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破坏作用,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上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针对常规疗法治疗ACI疗效不明显的现象,加用脑脉泰胶囊能显著提升疗效,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胶囊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时光胶囊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时光胶囊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