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医学院校ESP课程探究

2020-04-22白亚楠

高教学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医学英语需求分析一带一路

白亚楠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英语应用的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院校肩负培养重任,其大学英语教育亟需从一般用途英语(EGP)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过渡。但目前各高校的ESP课程开设时长、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没有统一衡量标准。文章拟通过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关于医学ESP课程进行需求分析,以期发现教学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医学英语;ESP;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3-0065-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cause and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the society has 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medical workers and the compound ability of English use.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an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i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transition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 teaching to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ESP) teaching.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for measuring the duration of ESP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curriculum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about the medical ESP cours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Key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edical English; ESP; requirement analysis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的主要建设内容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基础和出发点,而要实现沿线各国间的充分理解与包容,首先需要做到语言互通。在涉外医疗合作和与外籍患者的交流中,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才能应对当今的发展趋势。高等医学院校高承载着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既要培养医疗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门医疗人才,更要培养大批能够同外国人开展友好交流的外语类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应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专门用途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输送合格人才。

一、ESP理论内涵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简称,由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在《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1964年)一书中提出,其包括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即学术英语和行业英语。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标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1]与之相对的是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一般用途英语。Strevens (198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大绝对特征:(1)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2)课程内容须与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3)语言聚集于适合特定职业行为的词汇、句法和语篇;(4)与通识英语形成对照。同时还有两个可变特点:(1)可以只限于某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2)可以实施任何一种教学法。[2]由此可见,ESP只与学习者的需求相关,是一种内容和方法都建立学习者需求基础之上的语言教学方法。

二、内蒙古医科大学ESP课程设置情况

内蒙古医科大学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呼和浩特,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以服务民族自治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己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學、法学于一体。该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大学英语是公共必修课,本科生开设四个学期,专科生三个学期,医学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英语需求分析研究

通过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医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对医学英语课程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结合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期望,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ESP课程的合理建议,总结出适应当前形势和学生接受程度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为其他医学院校ESP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确定内蒙古医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2018级学生356名,2017级学生105名。受试专业涉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精神医学、麻醉学、护理、药学、医疗保险共九个专业,其中女生342名,男生119名。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61份,剔除无效问卷11份,有效问卷450份,问卷有效率为97.61%。问卷共设计22道题,主要包括6个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和英语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对ESP课程设置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看法、医学英语的应用情况。

1. 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调查显示,81.13%的学生认为亟需提高的是医学专业文献阅读能力;75.27%的学生表示需要提高医学英语会话能力;64.21%的学生认为翻译能力亟待提高;57.05%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医学英语写作能力(见表1)。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更重视医学英语的实用性。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但需要了解本专业前沿的知识,了解国外先进技术,还要在工作环境中能够用医学英语进行会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医学专业文献阅读和口语交际这两方面,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2.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显示,83.08%的学生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这一直接目的;73.97%的学生是为了将来考研做准备;68.76%的学生则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56.62%的学生为了能够独立查阅医学英文文献;50.54%的学生想用英语撰写医学论文。尽管学生学习这一课程大多只是为了通过学校的考试,但学生们十分重视学术英语的应用,力求能够使用医学英语查阅文献、撰写论文、求学深造。

关于学习医学英语后最大的收获,60.74%的学生选择能够阅读国外医学文献,42.73%的学生选择可以看懂英美医学视频;51.41%的学生能够用英语谈论医学相关话题;只有33.84%的学生选择能够用英语撰写医学文章。由此可见,学生的医学英语写作能力亟待提高,在该校ESP的教学内容中,还应以学术英语为主,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强调医学英语的口语交际和讨论。

3. 医学英语教材调查

关于同学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的看法:认为内容难度适中的占55.3%,认为文章内容较难的学生占38.2%,认为内容简单的有6.5%。由此可知,半数以上的学生是认可目前所使用的教材,认为教材内容难易适当。从统计得知,参与本次调查的只有25.81%的学生通过了大学四级考试,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学生的英语程度和专业适用性。

关于希望在医学英语课堂上使用的教材:30.8%的同学回答为英文原版教材;23.43%的同学的答案是国内编撰教材;22.56%的同学认为是国外优秀期刊选读;23.21%的同学回答希望是医学英语的应用文体材料(说明书、操作指南等)。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学习者对教材的需求具有多样化,既有阅读经典原版的期待,也有翻译理解医学应用材料的渴求。因此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尽可能不必拘泥于教材的讲授,在学生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下,尽可能灵活选取授课材料。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接受问卷调查的450名学生中,对医学英语教学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39.26%和41.43%,表示一般的占17.35%,认为不满意和极不满意的分别有1.3%和0.65%。从数据可知,对医学英语的授课认为满意的学生占据主体。82.86%的学生表示目前医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法,仅是阅读+翻译的模式;61.39%的学生反映教师使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回答模拟情景教学法和病例型教学的学生各占29.07%和22.13%。

关于期待老师以何种方式开展教学,69.41%的学生希望通过观看分析英美医学视频资料;44.9%的学生希望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教学;39.91%的学生认为可以分组讨论病例;只有37.25%的学生希望沿用讲授和阅读课文的方式。由此可得出,学生希望医学英语能够更多地与临床病例相关,开展生动、灵活的课堂活动,而不仅仅是分析教材文章。因此医学英语授课教师应在授课中,多采用PBL、情境教学法来改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法,利用丰富的视频、音频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问题分析

1. 学生缺乏对医学ESP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在回答使用何种学习方法时,58.79%的学生选择课堂听课,27.55%的学生选择上网查资料,5.64%的学生选择在图书馆查阅书籍;8.03%的学生选择其他。由此可知,学生很少自主学习医学英语,主动能动性不够。长期受英语考级的思路束缚,大部分学生仅注重EGP学习,忽视医学ESP的学习。

当回答学习医学英语后的应用情况时,选择偶尔有的占56.4%;选择时常有的仅占13.67%;有29.93%的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学生在学完医学英语课程后的利用率不高,因此也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

2. ESP与EGP衔接性不强

医学英语教学与课程体系脱节,一方面表现在ESP教学没能与EGP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则是忽略了与学生医学课程的协调一致。关于医学英语学习中最突出的困难,59%的学生选择了医学术语词汇;35.57%的学生认为文章的专业性太强;只有5.42%的学生选择语法。由此可知,学生从EGP到ESP缺乏有效的衔接,大量医学术语与惯用法让学生望而却步。再者,医學生在入学前两年主要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三才开设专业课程,导致学生面对大二医学英语课程中的专业知识颇感陌生,降低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实效。

3. 医学英语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单一

ESP的一个绝对特征是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如果ESP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特别需求,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目前,该校并没有为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ESP课程,这使得学生无法将ESP教材与专业知识相匹配。此外受学时限制,医学英语多局限于教材中的文章分析,无法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在ESP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心放在医学英语词汇、句法、文体特征的分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医学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四、推进医学英语课程的改进措施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更应该锻炼他们在专业领域使用专门用途英语会话读写的能力。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学生对医学ESP课程的真正需求。现基于ESP教学理论对医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改进设想,以适应当今形势的新需求。

(一)以ESP理论为指导的医学英语词匯构词法

从调查可知,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医学专业词汇。针对医学英语词汇繁琐、不容易记忆的特点,在讲授医学英语课程中,教师要着力为学生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医学英语English for Medical Science》为例,本书共含有医学英语专业词汇462个,其中名词占52.6%,形容词有22.5%,动词和副词分别占15.4%和9.5%。从数据得出,名词和形容词构成了医学ESP专业词汇的主要部分,而这些词大都可以利用词根词缀来进行比较联想式记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osis”这个后缀表示疾病,由这个后缀可派生出sclerosis硬皮病;arteiosclerosis动脉硬化等。“hyper-”这个前缀表示“过多,超过”,这个前缀可派生出的单词有hyperglycemia=hyper+glycemia=过多+血糖=高血糖;hyperalimentosis=hyper+aliment+osis=过多+营养+疾病=营养多度。以ESP理论为指导,通过医学英语词汇构词法拓展学生词汇量。

(二)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

对于最大程度阻碍医学英语效率的因素问题调查中,54.66%的学生选择了英语基础薄弱,很难听懂课堂内容。由于学时限制,加之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医学英语课程存在着畏难情绪。其根本解决办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ESP教学理论,在ESP课堂上可以实施任何一种教学法,如角色扮演和模仿、案例学习法、合作学习方法等。ESP教学一改教师主导课堂的单调,侧重学习者需求和学习策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案例学习法是ESP理论中极力提倡的,它包括对真实案例的学习研究,并对结论进行分组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可选取典型病例,如将“糖尿病”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患者和医生的问诊及各项检查,之后再要求学生在外文文献中查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给出相应的治疗对策。学生还可以就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创造生动活泼的互动课堂。相比单纯的阅读专业文章,“案例教学法”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转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过分依赖,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医学英语教师应培养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教学改革中进行自我的重新定位,努力改善知识结构,不仅要精通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储备。

医学英语教师可通过旁听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参加医学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来拓宽医学专业知识面;浏览国外医学期刊和原版书籍,既可以丰富医学英语词汇,又能扎实医学基础知识;在医学讲座或医疗活动中担任翻译,不断提升锻炼自身能力。此外医学英语教师还应加强对ESP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从理论层面上更好地指导教学。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培训进修,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换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医学院校的EGP教师才能实现向ESP教师的成功转型,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价值。

五、结束语

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之下,医学院校既要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大批能够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外语类专门人才。因此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选择ESP教学符合时代要求。目前内蒙古医科大学已构建出比较合理的ESP英语课程体系,学生对ESP教学满意度较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后续通过完善课程设置种类、完备ESP教材,丰富英语教师医学专业和ESP理论,进而逐步实现英语教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9.

[2]Strevens, 1988.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 In M.Tickoo (Ed.),ESP: State of the Art (pp.1-13).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Centre.

[3]Hutchinson,T.&A.Waters.1987.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束定芳.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一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学刊,2013(6):90-93.

[7]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8]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34(2):42-48.

[9]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5-9-22(007).

[10]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9-13.

[11]蔡基刚.ESP在中国:昨天,今天和明天[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2):106-113.

[12]付大安.地方本科院校EGP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3):21-27.

[13]金文.医学生EGP及ESP教学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8):78-79.

[14]朱翠华.基于校本培训的高校ESP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9):160-162.

猜你喜欢

医学英语需求分析一带一路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过渡试点课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调查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