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我一个支点 撬动笔下千言

2020-04-22王璐刘春霞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准思维同学

王璐 刘春霞

课前分析: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媒介时代的基本能力与素养,本课以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为依托,充分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切实落实跨媒介阅读任务群相关要求。教学过程遵循从借鉴、模仿到实践运用的读写结合教学程序,以学生对新闻素材的个性化解读作为教学的起点,把新闻短评写作作为学生活动的重心,从重视评论立意的选取转向评论技巧的习得,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探寻新闻评论的写作路径,搭建思维桥梁。本课意图在提升学生数字化媒介信息处理、加工能力的同时,也增加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与可操作性。通过练习新闻评论写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的自觉意识,做新时代有态度、负责任的表达者。

本课共设计了3个课堂活动,分别为挖掘深刻立意,打造“吸睛”亮点,新闻评论员大赛。本着自主探究——学练结合——实际应用的教学思路,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思维的能力。

课堂实录:

师:新闻每天发生,角度各有不同。这段时间在课堂演讲《我读时评》这个环节中,恐怕我们已经习惯了做一名安静的聆听者,然而你真的情愿做他人评论的附庸者,甘心做默默无闻的点赞者吗?如果你不想,那么今天请你和我一起探索新闻短评的写作路径。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同看一则新闻。

●任务活动一 ——对刘先林院士被誉为“高铁二等座上最高贵的乘客”这则新闻进行评论。

师:(学生朗读)感谢你为我们带来这段声质兼美的专业朗读。下面请大家对这则新闻进行简短评论。发言中可以不用复述新闻事实,思考时间一分钟。

生:从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头发花白,依然笔耕不辍。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已经78岁了,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当代人学习。我认为这种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自己最初的梦想,自己的目标,想要做什么,一条大路通向梦想,不会被路旁的风景迷花眼。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是奉献者,是开拓者。梁启超也曾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该怎么强,刘宪林老人早已为我们做出了答案。

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流畅表达,你的功力着实不浅。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回顾刚才这位同学评论的要点。她抓住了刘院士身上的哪一种品质?

生:认真努力工作的精神。

师:信息捕捉得比较准确,其他同学?

生:她将立意升华到了“不忘初心的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学习”上。

师:你关注到了更深的层次。

生:我觉得她想表达“少年强则国强”的观点。

师:你的观点与刚才有位同学比较相近。那么你可以对这则评论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这则新闻令我想到了季羡林。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到他是如何写出这么多文章的,季老说他用的是“三上原则——车上、飞机上、会议上”。平时,我们学习也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师:感谢以上同学的回答。我想恐怕是学生的身份让大家更愿意关注刘院士身上优秀的学习品质。老师还想再给大家一些提示:材料中称赞刘院士为“高铁二等座上最高贵的乘客”。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想说两个比较矛盾的词——“网红院士”和“衣着朴素,却是最高贵的乘客”。首先说“网红”,这个“红”恐怕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被炒作出来的“红”,而是地地道道、堂堂正正的“中国红”,是革命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院士”一词在刘先林老人身上不代表名利、地位,而代表先驱、奉献。虽然衣着朴素,但却活得高贵;他身上有逾越泰山的重量,这种重量不是因为有多少名誉和地位带来的,而是他肩上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师:此时,真的不应该吝啬咱们的掌声。他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为你点赞!我们来看这样一段评论:真正高贵的人从不在意自己的座位是否高贵。灵魂干净的人从不在意自己的鞋子是否干净。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测绘专家刘先林以质朴的情怀、学人的风范,重新校正了网络时代的价值标准。像他这样有情怀、有担当的科学巨匠,才是值得万众关注和追捧的“网红”。如今,刘院士意外“走红”,又有多少所谓的“网红”应该脸红呢?

师:如果10分为满分,请同学给这则评论打分。

生:10分。

師:感谢大家对我的肯定。那么我这段评论的立意与之前几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您关注到了院士走红背后的价值,给虚浮的时代上了非常好的一课。

师:没错,界定网络价值标准这个立意似乎要比简单挖掘学习品质,要来得深刻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新闻评论在立意上有深浅之分,如果能够挖掘出更为深刻的思维角度,一定会为评论加分。同学们,好不好奇,我是怎么写出这样一段文字的?(生纷纷点头。)

师:最近,我迷上了一档节目《2019央视主持人大赛》,然而,身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节目于我,绝不仅仅是几句赞叹就能了结的,它应该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我还想要从中汲取精华,与同学们一起学习赏鉴。下面就请大家和我看这样一段视频。(教师播放视频。)

师:各位现场的评委,你想为这位选手打几分呢?

生:我想打9.5分,立意非常好,就是语速有点快。好在选手能从两张照片中挑出一个关键词“见证”,这个词选得好。还能从小说到大,不仅仅停留在人生这一个小的点上,还能拓宽到整个社会,进而激励我们年轻人。我觉得能把新闻事实和社会情况结合起来,这一点做得非常棒。

师:既有结合又有升华,说得真好,你刚才的0.5分是不是扣在了主持人专业的素养上,很好。还有哪位评委想打分?

生:我想打10分。我觉得作为一名主持人他能做到现场不卡顿,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我也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知道这很不容易。然后再看内容,我认为他对比运用得好,而且还由小及大,从一个人的见证谈到社会的见证,从一个人的变化看到教育事业的变化,又在最后引到中国青年身上,是一种号召。这种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的确,不可否认这位选手已经非常出色了。但是,今天我们想更多关注的是他这则新闻短评的构思。从“见证”引出女孩的个人成长,引出教育资源的下沉,引出了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在短暂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关键词,以它为中心,迅速组织我们的语言,串联我们的思想,好像可以起到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选手选择了“见证”,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他怎么就能迅速抓住这样一个词呢?

生:他关注到了“眼睛”。

师:非常好,请坐。主持人巧妙地以“眼睛”作为组织材料的突破口,由“眼睛”想到“见证”,由“见证”引出更深刻的立意。此刻,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板书)

思维桥:眼睛——见证——个人成长——教育发展——中国梦

思维桥范本归纳:物象——动词——立意

师:有得必有练。请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小组合作讨论,限时三分钟,搭建一座属于你的思维桥。

●任务活动二——阅读“某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为驻藏军人王俊景量身定制了‘智能肌电手义肢”这则新闻,小组交流合作搭建思维桥。

师:有请小组派代表展示合作成果。

组1:手臂——拥抱——关怀——家庭——国家。

组2:手臂——保护——反馈——个人与社会——温暖。

组3:手臂——拥抱——守护——科技发展——国家对     技术的重视——中国梦的实现。

组4:机械手(温度)——挺身而出——科研团队——科技创新——家国情怀。

驻藏军人——责任使命。

师:请看组3的思维桥,“拥抱”与“守护”恐怕不是很好衔接,没有范本中“见证”一词那种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同学们在立意这一方面都做到了纵向深入挖掘,以小见大。由此可见,思维桥搭建的写作方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我的思维桥。

手臂——支撑——王俊景牺牲手臂支撑起大家的安全——冰冷——温度

科技团队创新研发支撑起小家的幸福

师:通过以上的讲解,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则优秀的新闻短评,应该包括两个部分:深刻的立意、吸睛的亮点。接下来更加紧张刺激的环节来了。我们要举行一场新闻评论员大赛。宣布一下规则:现场针对一则新闻进行评论,小组合作完成,限时两分钟,最终由各小组选派的发言人代表即兴评论。评委现场打分,评分标准为立意和亮点,评出最佳新闻评论员小组。

●任务活动三——新闻评论员大赛

师:请各小组代表讲台就位。每人发言限时一分钟。

组1:看到家乡发生深刻的变化,龙德成奶奶笑了,这种笑不只对是家乡焕然一新的欣慰,更是中国精准扶贫政策切实贯彻、深入群众的欣慰和感动。精准扶贫政策不仅落实得精准,更让我们享受到了發展带来的福利。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找到沿习之路,找到收获生活幸福的密码。

组2:看到这则新闻,我想说的是值得骄傲的幸福。为什么说这份幸福值得骄傲呢?十八洞村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村民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这样的幸福怎能不令人骄傲。从改革开放到精准扶贫,我们不仅能看到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更能看到不忘使命的小家情怀,而这样的国家又怎能不让我们幸福骄傲呢?青年人生活在这样令人骄傲的时代,又怎能不奋力前行呢!

组3: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热词,对于我们00后来说,如今最热的词莫过于“精准扶贫”,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出龙德成奶奶开心地笑了,这笑容的背后是十八洞村的扶贫干部,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是国家对没有贫困村的不放弃,才创造了十八洞村的奇迹。贫困的人越来越少,脱贫的人越来越多,更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大山,去创造,去改变。扶贫先扶志,我们要扶起贫困地区村民的志气,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才能使中国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组4:十八洞村通过种植猕猴桃脱贫致富,如今龙德成奶奶已经成为村庄的一张名片。精准,已经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我们有教育精准、航天精准、扶贫精准,正是这一个个精准,让中国更加富强,让民族更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青年一代更应响应时代精准的号召,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不懈努力!

师:感谢各组精彩的表现,比赛结果将在班会课上隆重宣布。一则优秀的新闻短评,说出来,用的时间很短,写却不那么容易。看上去是无心之举,其实却是用心之为。如果你学会搭建思维桥的方法,那么你可以选择“猕猴桃”、数字变化、龙德成奶奶的笑、名片这样的词语,作为你的思维原点,由它们看到精准扶贫的成果,更看到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今天的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头脑中支起一根杠杆,以关键词作为吸睛亮点,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维支点,再用深刻的立意产生最强劲的写作动力,有了这份力量、重量,我们才能撬动一篇优秀的时评。

教学反思:

落笔之时,仍难以平静。也许是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令我心神激荡;也许是全省范围内视频直播的形式让我紧绷难懈;也许是脑海里这节课依然没有结束,仍旧在思索如果这句话能这样说,那个环节能那样设计,效果定会更好。的确,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也正是因为遗憾,才会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若论设计初衷,恐怕要归于一颗不安分的心,不甘困守于课本的限制。在所教授的班级进行以“我看时事”为主题的课前演讲已经有些时日了,总想着让学生把听别人读时评转化为自己动笔写。恰好有这样一个契机,做一次大胆的尝试。然而,现实总会无情地将你推入深渊。只是前期搜集资料,就耗时良久。跨媒介阅读,虽说已不是什么时新的概念,但是在我省也算得上新鲜事物,成型的课例不多。即便在南方,也没有丰富资源可供借鉴。于是,清零、重构,当思维回到原点,有些路反倒看得清晰。既是新知,能否用旧知迁移;阅读的媒介发生变化,那么新闻短评的写作,是不是可以定义为读写结合的实时训练呢?

最终选择借《主持人大赛》的形式架构课堂,这档节目不仅紧贴社会,而且提供优秀的写作范本。再者,由于热度高,学生兴趣容易激发。选择适合的写作范本,在教学中有效呈现,切实引领学生实现思维提升,并不简单。本着操作性要强、特点要足够鲜明的原则,敲定了选手姚轶滨的素材。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对感性的表达进行理性的提炼、固化。当思维的节点变得清晰,并转化为程序化知识,会使学生迅速搭建思维桥,开辟思维路径。

经过一遍遍试讲,一次次调试,练笔、激趣——模仿、借鉴——交流、表达,这一教学思路逐渐清晰。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挖掘立意”和“打造亮点”,力争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实践证明,掌握相应写作方法,的确可以有效实现思维提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当然,这的确不是一节完美的课,也存在诸多技术上的缺陷,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今后教学,也必当引以为鉴,用心求索于漫漫语文路。最后,谨以此课见教于诸公,抛砖引玉,诚待同仁指点。

教学简评:

首先,在我省即将进入新课程改革、使用新教材的今天,王璐老师的这堂课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新教材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是一个在实施教学方面给老师很大挑战的任务群,教学中如何去操作,王璐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其次,在课堂教学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上,无论是主持人大赛的选手表现赏析,还是每一则新闻的选择运用,都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目标的落实,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能力,教师的这种能力也是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发展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此外,本节课课堂实践性很强,在充分剖析案例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所受启发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并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本节课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深化课堂改革的倡导和要求。总之,这是一节虽不完美,但却有着很高的尝试价值的公开课。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精准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