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艾灸能防治疾病

2020-04-22殷明

银潮 2020年4期
关键词:关元灸法温阳

文>>>殷明

殷明讲中医”系列(三十一)

殷明,本栏目特聘专家、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工作50 多年,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有诸多感悟。从017 年第10 期起,她在养生”栏目发表系列文章,冀读者能对中医有更多了解,对健康养生有所裨益。

诸多实验研究证明:艾灸可以产生抗体,影响T 淋巴细胞数目与功能,增强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使衰退的机能兴奋而趋向平衡,对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双向调节作用。同时认为,艾燃烧时的生成物,从表皮渗入体内,能改善血流动力、提高氧运输功能,为人体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细胞体液的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等,提供更多的能量。如今,艾灸的防病保健作用已逐步被认识,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治疗和保健措施之一。

艾灸为什么能防治疾病?中医认为,它是通过以下作用来实现的。

温经通络

艾叶性温驱寒,再借助火灸的温热作用,更能温经通络、驱散寒邪,恢复经络的正常运行。经络分布于人体全身,外布体表、肌肉,内联五脏六腑等,是气血运行之通路。正常的机体,经络通畅气血周流不息,不断输布营养物质至全身。如果人体遭受自然界太过的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不良的情绪(内伤七情)或是饮食不节等内外因素的伤害,经络的运行就会受到阻碍,气血的运行也会不流畅或是凝滞,从而导致相关脏器功能的障碍或是损害,人体就会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吐泻、肿胀、疼痛、肿块等等不同病症。艾灸通过温经通络,使血脉通畅、瘀消结散,所以能防治疾病。

温阳补虚

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足三里、中脘穴,可使胃气常盛,气血充盈。命门穴为人体之根本,真阳之所在;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以上穴可以温阳补虚。人体以阳气为本,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会出现手足厥冷、脉弱等重危症候。此时,重用艾灸关元、神阙等穴,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疗法所不及。艾叶属纯阳,火灸亦属阳,两阳相得,可以扶阳固脱,挽救垂危之疾。因此,艾灸可以协助用于中风、急性腹痛、严重吐泻等,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急危重症的抢救。

扶助正气

通过灸某些穴位,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扶助人体的正气,增强防病治病的能力。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对于虚寒病症,扶正防病的作用更为明显。《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意思是说用艾灸能预防传染病。所以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可以常以优质艾制品灸之,以扶助正气,而预防疾病。

升阳举陷

人体虚弱,气会下陷,出现脱肛、子宫下垂、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所以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法。灸法不仅能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而且对卫阳不固、经常呼吸道感染者,亦有很好的预防效果。长期施行保健灸法,可使人身强气壮、精力充沛、减少生病。艾灸不论对病体还是健体都可使用。

综上所述,艾灸是一种整体疗法,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养生防病,均是通过对人体整体的调节而实现的。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临床应用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部位。

【下期预告】艾灸有时会出现排病反应。

猜你喜欢

关元灸法温阳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
针灸结合耳穴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浅析温针灸的治疗机理及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