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行业“大考”:线上线下冰火两重

2020-04-21敖瑾丁宁

南都周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考网课线下

敖瑾 丁宁

编者按:疫情发生后,国人逐渐度过了最为恐慌无助的阶段,但另一个“战场”的伤害却正日益显现——经济领域。餐饮、住房、教育、文化、旅游……“疾病”向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渗透蔓延,疫情进入了“下半场”。各行各业遭受冲击,却又无不积极应变求生,甚至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疫情,或许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终究无法终结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所言,灾难发生后,人们不会变得绝望、自私,却可能涌现出同情、随机应变甚至幽默。

2月17日,早上7点40分,小学三年级学生孙佳穿上校服、系好红领巾,坐在餐桌前,迷迷糊糊地吃早饭。

还有20分钟,她就要参加春季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开学升旗仪式,将在线上举行。

即使不用像往常一样送孩子上学,孙佳妈妈也没闲着。她需要赶在上班前,在平板电脑上完成线上打卡、进入课室、连接摄像头等一系列工作,为女儿的“云升旗仪式”做好准备。

包括孙佳在内的全国2.7亿大中小学生,就这样,在屏幕前迎来了2020年的春季学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月27日,教育部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通知,但“停课不停学”,于是,宅在家里的全国3亿师生,将课堂搬到了线上。

线上教育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如此大規模地渗透到全国大中小学的课堂,还是教育行业历史上的第一次。

前瞻产业研究院在2019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中国在线教育的渗透率仅为10%,低于互联网在各个民生服务领域的渗透率。而现在,在线教育的渗透率一下子达到了100%。

在线教育按下10倍速快进键,既给老师、学生和家长打开了教育体验的新大门,也给在线教育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民推广机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老师、学生和家长如何迅速适应?在线教育平台如何招架突如其来的巨量需求?

与此同时,不同于线上教育平台的火热,线下教育机构因为疫情影响,陷入了乏人问津的窘境。复课遥遥无期又错失招生旺季,一些机构遭遇学生退费和投资方撤资的“多维打击”,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疫情之下,一场教育行业变革正在酝酿。

平台“崩”上热搜

8点整,孙佳在屏幕前完成了升旗仪式。但此时的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高二学生张萌,却一直登不上网课系统。10点,她在微博发布了一条动态,“伯索云课堂刚刚升旗仪式也崩了。”

一同瘫痪的,还有学习通。因为使用学习通的学校众多,平台在17日当天更是因为系统崩溃登上了微博热搜,一个上午就吸引了4.5万人参与议论、1.3亿人阅读。

上不了课的学生在微博上编起了段子,“学习通应该改名叫学习堵。”

当天下午1点,学习通方面对平台系统瘫痪做出回应,称早上8点左右,学习通使用量瞬间超过1200万人,服务器压力过大,所以导致了部分用户在登录、图片传输等功能上出现短暂异常。为解决问题,技术人员采取了限流措施,并反复提醒用户“错峰学习”。

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几乎每个周一,学习通都要因为系统崩溃登上微博热搜。

事实上,突然暴增的流量,让很多在线教育平台都招架不住。2月各大中小学网络开学以来,每周的微博热搜几乎都有线上教育平台的一席之地,它们上热搜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系统崩溃了”。

即便是钉钉、腾讯课堂这些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平台,在激增的流量面前,要保持平稳运行也十分吃力。3月10日、14日,钉钉都因为系统瘫痪,成为当天微博上的热议话题。

广州一所中学的高三老师刘明告诉南都周刊,面对平台轮番崩溃的情况,他和学生们都已经“跑出经验”。

“上课十几天来,希沃后台不断扩容,网络一崩溃,后台就抢修,我们已经崩过两三回了。”希沃是一家教育信息化应用工具供应商,是刘明任教的学校在疫情期间实现把课堂搬到线上的主要平台。

因为崩溃频繁,现在,学校老师都会做好三手准备,希沃不崩用希沃,希沃崩了转腾讯,腾讯也卡跑钉钉。“学生也习惯了,就跟着跑。”

线上:既是“机遇”,亦是“大考”

集中涌入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让不少在线教育平台的流量数据直线飙升。

钉钉教育线负责人方永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月中旬,已经有5000多万学生在用钉钉在线上课。相比之下,从2015年发布到2019年上半年,钉钉用了五年时间才达到两亿用户的规模。

5000万人同时使用钉钉上课,这对钉钉来说,既是KPI的甜蜜,也是技术上的负担。

2020年2月16日,教师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第一中学录课教室录制远程网络课程。

方永新提到,钉钉能容纳5000万的并发人次,多亏了阿里云的技术支持。最初流量洪峰到来时,钉钉在阿里云的全力支持下,两个小时扩容了1万多台服务器。过去一段时间里,阿里云总共为钉钉扩容了10万台云服务器,“如果没有这些机器支持,能够同时满足1000万人上课就不错了。”

“大公司”的应用因为有自身技术积累的支撑,在压力骤增的情况下,应对还相对从容。钉钉虽然出现过几次平台崩溃的情况,但基本上问题都很快得到解决。

腾讯课堂3月4日因为系统崩溃登上了微博热搜,但平台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腾讯课堂官方微博当天还“傲娇”地发布帖子,对平台恢复太快表示歉意。

但更多的在线教育平台因为服务器容量和系统、技术的局限性,在暴增的流量面前,几乎“无力招架”。

2月17日“崩”上热搜后,超星公司旗下的学习通,严阵以待,希望稳妥度过下一个周一。2月23日星期天,“学习通”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初步预计,周一新加入超星平台进行学习的学生将超过700万人以上,公司近期已经投入超过上亿元,进行服务器的扩容和系统优化,目前平台具备支撑至少3000万用户的能力。

然而,事不如人愿,2月24日周一,学习通再次因为系统崩溃登上了热搜。据学习通方面公布的数据,当天累计有超过2000万师生在超星平台上学习。学习通只能通过限流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突然暴增的流量,让很多在线教育平台都招架不住。2月各大中小学网络开学以来,每周的微博热搜几乎都有线上教育平台的一席之地,它们上热搜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系统崩溃了”。

除了帮助校内课堂触网的线上教育平台,一些提供课外辅导的线上教育机构,也被突然暴增的线上需求打了个“措手不及”。

2月3日,猿辅导通过官方微博表示,平台免费直播课程正式开课。猿辅导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有超过500万人同时在线上课。但因为在线用户量巨大,猿辅导系统一度受到影响,出现了部分课程直播卡顿、无法回看等问题。

2月15日,猿辅导旗下App推出“全国百万人在线大模考”,有不少中学生冲着最后的奖品参加了考试。据猿辅导方面公布的数据,这次活动吸引了超过120万中学生参加。但大量学生的同时登入,却让APP服务器招架不住。原定两点开始的考试,因为系统崩溃,一度推迟。有学生表示,即便最后成功登入了考试页面,提交答案也总是失败,最终失望而归。

包括VIPKID、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等多家线上课外培训机构都向南都周刊确认,平台在疫情期间流量激增。VIPKID方面表示,2月份以来,不仅是免费公益课程,平台的北美外教课程量需求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停课不停学”,对线上教育机构而言,既是“机遇”,亦是“大考”。

对付费上课的线上教育辅导机构而言,系统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而消费者体验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的续课意愿,即影响未来客户的存留比率。因此,疫情期间线上教育辅导机构纷纷对服务器进行了紧急扩容。

学而思母公司好未来方面则称,为了应对直播期间的流量高峰,好未来提前做了迭代优化系统承载能力的预案,并成立了专项组持续跟进直播系统的开通、落地及后续运营,技术团队7×24小时待命,持续进行技术优化,不计成本投入服务器扩容。

疫情过去,这波线上体验的热潮或将随之退去。但潮水退去后,留下的除了大型网课翻车现场带来的各种段子和槽点,或许还应该有对 校内课堂如何融合线上教育、课外教培行业未来趋向的更多思考。

VIPKID少儿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国训对南都周刊表示,因为客量大幅增加,平台发动北美教师增加放课数量,并通过AI技术帮助师生精准匹配。

据他透露,这次网课数量激增的同时,家长满意度并没有下降,投诉率反而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线下:超九成机构经营困难

正当线上教育平台热火朝天备战即将面临的巨量需求时,线下课外培训机构在被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的寒冬里勉强度日。

李明任职的线下教培机构,在2月初给所有员工发出了这样一则通知:2月15日前主动离职,可以获得一月工资的70%;选择不离职的,工资会一直保留到公司有足够资金,或是破产清算时再继续发放。

这家名为“百弗英语”的教育机构,主要线下教授雅思、托福、四六级、成人英语口语等课程,成立时间已经超过10年,号称“在全国5大省市布局有35个培训校区,累计服务学员超过10万人”。但疫情突如其来,让这些“数字”就此定格。

百弗英语成都校区一名负责人直言,自己从未想过,线下教育机构会遇到像现在这样巨大的挑战。“复课遥遥无期,越坚持、越迷茫。”

他在复盘百弗英语倒闭时,这样总结了公司的业务形态。“百弗英语的授课方式基本全部都是线下面授,很少有线上课程,属于‘一条腿走路”。

线下培训全面叫停的情况下,像百弗这样“一条腿走路”、只有线下授课形式的教育机构,处境显得十分被动。 2月20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线调研了全国31个省市的校外培训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教育机构表示,目前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

纯线下培训机构受“在疫情期间不能进行线下培训”影响,直接面临“场地租金压力”和“人力成本压力”;与此同时,“线下转线上的压力”也远远高于其他已经具备线上功能的培训机构。

张兰是深圳一家中小型线下课外培训机构员工,她向南都周刊记者透露,疫情期间,她所在的教育机构面临学生续费意愿低和招生难的问题。但与此同时,机构在南山和福田的两个店面,每月仍产生租金等费用近50万元,员工每人每月上万元的底薪加五险一金等人力成本,让机构不堪重负。

一方面是营收下降,另一方面是各种运营成本并未相应降低,许多机构都面临账上资金不足问题。79%的受访机构表示,账上资金仅能维持3个月以内。

一线下课外培训机构运营人員告诉记者,要保障资金链安全,一般要预留6个月的运营资金,但现实情况是,教育机构一般账面上能支撑3个月左右,就已经算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是单店运营的话,(预留3个月左右的运营资金)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一旦开了连锁店,那点资金根本不够。”

压力之下,线下培训机构不得不采取措施进行自救。调查结果显示,线下机构应对资金短缺策略的前三大手段分别是:贷款、现有股东提供资金、减员降薪。

张兰任职的机构,2月中旬向全体员工发布了疫情期间工资发放调整的通知。通知中,公司承诺不会因疫情的原因而进行裁员和减薪,但为保障现金流,公司目前每月只给员工发放50%的应发工资,剩下50%部分暂缓至暑假正常开课。方案暂定实行四个月。

而原定在寒假学生上课高峰期结束后离职的张兰,则被公司提前辞退。

疫情酝酿的教育行业变革

季新茹将新冠肺炎疫情与17年前的“非典”进行了对比。

“非典时期孩子们只能在家放养,耽误了一个月的课程,尽管现在的网课存在种种不完善,但强大的网络技术还是能够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在家听课,跟上学习进度。”

通过网课,不少地区整合了当地优质的师资,将原本无法共享的课堂“搬”到了“云”上。陈宸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他所在的小学在疫情期间统一播放了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录制的课程,陈宸第一次听到了全英文授课的英语课。

“在网课里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新老师,很新奇。”陈宸说。

2018年《冰点周刊》一篇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讲述了贫困地区中学通过直播与名校同步上课的背后的故事。这篇文章,当时便引发了一轮关于线上教育促进改变教育资源不平衡的讨论。

但现实的问题是,另一种“不平衡”却又在被线上教育拉大:一些缺乏硬件设备的学生,根本连接受线上教育的机会也没有。

据中国网消息,2月29日上午,河南一名14岁女孩因家境贫困,没有钱买手机听学校网课而吞食药物企图自杀。王雯任教的学校也有学生因为家里没有网络或设备,而无法参加学校网课,她表示,这样的学生“还不少”。

但所幸,当地教育局很重视这一情况,要求学校必须落实解决贫困学生因为缺乏硬件设备而无法上课的问题。“家里没网的学生,学校都给开流量卡了,没有设备的,学校也送手机和平板或手提电脑过去了。前段时间我就一直在忙这个,需要去家访,帮贫困学生落实线上学习。”

但王雯表示,一些家在山区的学生,还是很难充分参与到线上教学中。“我们这里,尤其是家在比较偏远的大山里的,即使是有网络有设备,上直播课时也会出现很卡的现象,这些学生就只能在课后看回放。所以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能早日开学,大家回到课室上课。”

疫情时期,主攻线下培训的华南地区老牌K12课外教育提供商卓越教育,把课堂转移到了线上,这导致了5%的学生选择退费。卓越教育市场营销中心总监王启旻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在调查回访时发现,退费学生中,很多是因为回到老家没有设备等条件转上网课,才最终选择了退费。

对于疫情期间学生和家长对网课接受度的增加,可能导致传统线下教培机构未来生存空间压缩,王启旻显得不太担心。他发现,卓越集团深耕的华南本地学生,都更喜欢线下课堂能够跟老师互动的方式,“我们的业务形态都是跟着客户喜好趋向的。”

在他看来,线下教育机构永远不会被线上取代,这是由线下教育的体验感和学生的自律性决定的。“小一点的学生自律性就是没那么强,让他们对着屏幕,效果肯定没有坐在教师面对面听老师讲好。线下课堂师生互动更紧密,学生的体验感更好,课堂共同齐声朗读、观察学生的反应、行为变化,这些都是线上教育无法实现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净则看到了网课普及对老师带来的挑战。“我曾经做过调查,以前我班上的学生,有一半过去从未上过网课,但现在知道有这么多网课,特别像中国大学MOOC这样,全部免费,还有很多人文社科类的音频课,老师如果讲得不好,或者学生想主动学习,就会自己去找网课来学习,如果老师不自我提升,很多老师的權威就会降低。”

白净认为,随着网课的普及,老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老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而是以项目或课题,带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疫情过去,这波线上体验的热潮或将随之退去。但潮水退去后,留下的除了大型网课翻车现场带来的各种段子和槽点,或许还应该有对校内课堂如何融合线上教育、课外教培行业未来趋向的更多思考。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孙佳、刘明、王雯、张兰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大考网课线下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盗版网课何时休
网课欢乐多
网课——折磨人的新物种
现在的网课,也太不可描述了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