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物馆”发掘传统文化产业更多可能

2020-04-21姜恒

科学导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游览文创文化产业

姜恒

日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七个全球顶级博物馆与拼多多联手,开启了一场长达八小时的直播盛宴。用户通过直播围观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湖南湘绣的技法传承,在汉阳陵触摸汉朝历史,听西汉南越王讲述广州商埠海上丝绸之路,并可购买心仪的文创产品,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

这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给一些社会文化活动摁下暂停键,博物馆作为广义大文旅产业之一环,也未能幸免。将博物馆搬到云端,既是博物馆对冲疫情影响的一种努力,也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美妙邂逅、一场文化与商业的大胆尝试。

在大众的认知中,博物馆往往与历史、文物联系在一起,代表古旧与传统,而且基于文化属性,似乎也天然与商业绝缘。但随着社会观念的流变与商业活动的延伸,博物馆也被注入了更多现代性。比如在科技层面,很多博物馆早已引入AR、VR技术,为游客打造浸入式游览体验,而在现代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博物馆开始试水适度商业化,并为社会所认可,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打造文创产品。

眼下受疫情影响,不仅很多人进不了博物馆,那些给博物馆供应马克杯、丝巾、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的企业,很多也面临停摆。如果这事发生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博物館要想营业,游客要想游览,大概只能等到疫情彻底结束。现在不必了,互联网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代偿功能,让一个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游览博物馆,从“现场”购买文创产品。

七大博物馆在拼多多平台变身“播物馆”,互联网的作用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出现。网络直播可谓一种全新的游览体验,它打破了时空限制,只要观众卡准时间,就可以远程畅游几大博物馆。

互联网直播将博物馆好物“激活”,将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打造一种新的观赏文明。它不是以某种花样手段将文物观赏的目的本末倒置,而恰是用一种新的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这样的尝试,也给传统文化产业如何面向现代化带来启发: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不妨多利用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平台,以新技术发掘用户需求,开拓商业模式边界,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走向更大突破,在疫情大背景下,更带动文创产业复工复产。

猜你喜欢

游览文创文化产业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游览路线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