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立友:扬帆新能源 筑梦逐光路

2020-04-21邬婷

科学导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太阳能人才科技

邬婷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他是警醒的行业前瞻者,是睿智的技术引领者,视绿色为至宝,撷阳光来发电,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他勇立潮头,使小字辈的企业在短短几年间声名鹊起,享誉全国。他就是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杨立友。3月27日,《科学导报》记者有幸采访了杨立友,聆听了他的故事。

留学深造 一心“追光”

1982年,于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的杨立友在奔赴美国学习时,中国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作为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杨立友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颇高,面对两国的教育体制差异,杨立友说:“最大的感受是在创新方面,在国外的教育体制与创新文化影响下,我直接进入到最先进的领域进行研究,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寻找课题、如何将现有的资源和研究的設想在自己搭建的实验设备上进行试验、突破。”

1985年,杨立友进入到BP太阳能公司的薄膜领域,当时太阳能还处于早期发展,将应用在航天卫星上的技术发展为民用技术,而参与大规模的发电需要继续提升转换效率。要降低成本,技术突破是关键。于是,杨立友主动担任起“纳米硅隧道结技术”项目课题组组长,经数年努力,最终获得薄膜多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重大突破。

1997年,以杨立友为主发明的纳米硅隧道结技术成为BP Solar建成的世界第一条10 MW多结非晶硅电池生产线的核心技术之一,使大面积薄膜电池组件的稳定效率首次达到9%,创造了当时的世界记录。

彼岸归来 迎接挑战

对于杨立友来说,归来蕴含两层深意,一是心灵的回归,二是技术的回馈。“2004年、2005年间,新能源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当时有国内企业邀请我回国,我非常迅速地做出了回应。”杨立友讲道。用自己多年来在美国学习、积累、研发和实践的成果“报效祖国”,是他时隔24年回国的初衷。

2006年,光伏行业如火如荼之势渐涌。对行业和技术熟悉的杨立友担任起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实现海归与民企的强强联合。对于为何选择跟国内根基深厚的民营企业进行合作,杨立友表示:“因为参与一个战略新兴产业的建设,需要政府、社会、银行、企业等各方面的共同推进,而不是靠单一的产品打开市场。”在此期间,杨立友带头研发的高转换率硅基薄膜太阳能关键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部‘863专项计划,而正泰太阳能也成为了国内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获中国光伏十大风云企业、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的企业等荣誉。

“首先是务实,以务实的态度去看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前瞻性,光伏行业技术含量很高,技术节奏变化快,从事光伏行业的科研工作,需要对技术、对行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前瞻性认识。第三是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技术创新要做到人无我有,人弱我强。产品的性能、制造的水平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内涵,技术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行业引领者时,杨立友这样感慨道。

加入“晋军” 领跑光伏

习近平总书记说,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带出一个创业团队,扶持一个项目、催生一个新兴产业。2013年,杨立友领衔其技术管理团队,加入山西晋能集团。

“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山西制造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当时我们在山西发展先进光伏制造业是在做开拓者工作。首先要组建一个强大的精英团队,涵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从零开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企业。在充分总结光伏行业经验教训,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产品路线、市场策略进行定位之后,确定建设全球前5%最先进产能的目标,使晋能科技能够快速融入行业、融入市场,以质量可靠、性能优越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认可。”谈到初入晋能时如何啃下山西光伏品牌这块硬骨头时,杨立友说道。

作为光伏制造企业,跻身全球前5%最先进产能,是杨立友和晋能科技一直以来坚持的业界“站位”。自企业创立以来,晋能科技始终严格遵循“生产一代、中试一代、研发一代”的滚动发展战略。以2013年12月为原点,晋能科技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佼佼战绩,创造了国内光伏行业的奇迹。

之所以取得诸多骄人成绩,离不开杨立友团队成熟的经验、尖端的技术、敬业的精神。“对于光伏企业来说,专业化的团队是非常必要的,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会影响整体工作的推进,只有各个方面都保证高效运转,才能在行业里保持竞争优势。”杨立友说道,“公司刚成立时,山西在光伏制造方面的人才相对短缺,通过在全国乃至全球寻找最顶尖人才,拥有了精良种子部队,挑起了企业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担。在本地的员工经过6~7年的发展,团队拥有了更多的人才来支撑企业发展。”在他看来,与资源型行业不同,光伏行业是动态发展的行业,行业环境一直在变化,技术、市场的变化非常快,是技术驱动型和管理驱动型的行业。因此,团队需要随时掌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积极应对各种变化,如此企业才具有活力。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杨立友以执着追求、谋略超群,不断提升晋能科技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在发展光伏的跑道上,开启下一页“追光”篇章!

猜你喜欢

太阳能人才科技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太阳能维修等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便携太阳能充电宝
毛遂自荐
科技在线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