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体系研究

2020-04-20李锐

乡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农产品

李锐

[摘 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关心的民生问题。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体系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模式,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为我国农产信息溯源系统的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信息溯源;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 F3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1-121-2

1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意义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便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的消费大国。以生猪为例,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类食品,占居民肉类消费的62.7%。2009年,我国生猪出栏6.45亿头,猪肉总量4 889万t,人均消费量36.4 kg;2016年,我国生猪出栏7.00亿头,猪肉总量5 487万t,人均消费量37.8 kg;2019年7月以来,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平均价格42.98元/kg,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和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始终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禽流感、非洲猪瘟等事件多次引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为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因此,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体系是稳定农产品市场秩序、健全食品安全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必然趋势[1]。

2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模式

2.1 溯源主体和范围

溯源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生产单位、各级渠道销售商、物流服务供应商等。溯源范围一般分为内部溯源和外部溯源。对于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来说,内部溯源指的是生产流程中对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收获、加工、包装等作业信息、操作人员信息和作业环境信息等的跟踪和记录。外部溯源主要是对农产品因再加工、销售等原因离开农业企业在供应链环节中流通的信息的跟踪和记录。我们将内部溯源和外部溯源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全程追踪和溯源。这方便监管部门分析农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可以及时锁定已经流通到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产品,并及时召回。

2.2 农产品溯源信息流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实质是把农产品生产流通的过程转化为信息流,通过溯源体系的追踪查询实现全程透明化、信息化。及时有效的溯源信息对农产品的追踪召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信息采集是建立农产品供应链溯源体系的基础工作。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涉及种植/养殖、收获、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包含种植/养殖信息、检疫检验信息、加工包装信息、物流运输信息、批发零售信息和消费信息等内容[2]。

溯源信息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过程溯源信息,二是安全溯源信息。过程溯源主要是用于追溯农产品的来源、流向和目前位置等;安全溯源是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溯源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等,用于追溯问题产品发生的原因及责任界定等。

2.3 存在问题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保障消费者利益,2004年起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加入到建设试点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成果,但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3]。

2.3.1 追溯標准尚未建立。在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点时,各相关部门均出台了一系列规程和指南,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因此,追溯标准出现参差不齐、内容交叉、描述不统一等情况,导致溯源体系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国内标准未与国际标准接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出口。

2.3.2 技术应用还不成熟。在国外发达国家,EAN编码系统、RFID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已经应用于溯源系统的建设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和5G技术在溯源系统中的应用还在摸索中。然而,这些技术手段研发成本较高,普遍推广较难,一定程度上影响溯源体系的建设和普及应用。

2.3.3 追溯信息仍不完整。目前,我国尚没有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开展溯源信息数据的录入和跟踪工作,主要依靠生产企业、运输配送企业、加工包装企业等市场主体自觉自律,因此溯源信息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信息采集工作也是困难重重[4]。

3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体系总体设计

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溯源系统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信息记录体系,因此溯源系统中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精确度决定着系统的质量;系统主要用户为农产品生产、批发、销售等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因此系统的主要功能需要包括溯源信息上传、溯源信息查询、溯源信息审查、企业信息管理、产品信息读写以及投诉与建议等。实现信息的整合是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系统建设的关键。本文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全程信息管理为核心,以数据模块为支撑,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系统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系统主要分为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中间处理层和硬件层,兼容多种终端设备,可以快速高效处理系统业务。就表现层而言,消费者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条码查询等方式,享受溯源信息查询服务。就应用层而言,其功能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流通信息管理、溯源信息监管,主要用于信息采集和安全管理。就数据层而言,主要是为了储存重要数据,为系统集成提供数据基础,实现消费者、参与者、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层主要分为系统基础数据、业务基础数据和应用数据。系统基础数据包括用户数据和权限数据等,业务数据包括企业信息、农产品数据、生产流通信息等,应用数据是用户对基础数据的操作而产生的业务报表和溯源数据。就中间处理层而言,利用各种读写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各流通环节数据传输与共享,是系统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和交互的基础。就硬件层而言,系统在采集农产品基本信息和环境信息等信息的过程中,需在RFID读写器和GPS等硬件设备上进行访问,并自动完成数据转换和交互。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意义和模式的分析,确定了以流通信息和监管信息为主的信息溯源指标,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进行了总体设计。在系统总体设计中,提出溯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实现方法,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采集、查询和共享,为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监管力度做出贡献。

然而,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研究是一项需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工作。因精力和时间有限,本文只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溯源的模式与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溯源系统的实践应用、普及和推广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宇.“互联网+”时代生鲜农产品溯源体系构建及应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4):30-32.

[2]周雄,郑芳.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构建探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3):113-117.

[3]沈敏燕.果蔬类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溯源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4]杨军.《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解读[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1):62-63.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农产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