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压舱石作用的建议

2020-04-20李铜山董立星

乡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业

李铜山 董立星

[摘 要] 要想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压舱石作用,就要针对农业在衣食安全、原料保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改革推动和决胜小康等诸多方面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实现农副产品充裕供给,培育农业人力资本,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泽农政策落实监管力度。

[关键词] 农业;压舱石作用;农业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1-08-2

我国农业的压舱石作用,具体体现在衣食安全、原料保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改革推动和决胜小康作用等诸多方面[1]。截至目前,我国农业压舱石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中,衣食安全作用、原料保障作用虽已得到较充分发挥,但尚有潜力可挖;就业增收作用、生态保护作用虽已有一定发挥,但大有潜力可挖;改革推动作用、决胜小康作用虽已有初步发挥,但有巨大潜力可挖。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压舱石作用,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

1 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巩固衣食安全作用

现阶段,衣食方面的消费已从以往的吃饱、穿暖需求转变为高舒适、高美观、高质量、高营养需求,人们更加注重穿着的品牌质量、时尚特性和饮食的营养搭配、食物偏好。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们的第一层次需求就是对安全的需求,尤其是对食物安全的需求,因此不断更新的安全标准是满足此需求的最基本保障[2]。目前,我国实施了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的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农产品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因此,调整农业种养结构,推进优质粮畜工程,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充分发挥农业衣食安全作用迫在眉睫的事情。

就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而言,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挥本地的各种优势,开展种植业、养殖业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同时形成种植业、养殖业良性循环;就推进优质粮畜工程而言,要实现粮畜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优质粮食和优质产品产量,优化粮畜产业结构;就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农产品的需求而言,要以消费需求为主线,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积极适应国民消费质量提升和消费结构转变要求加大中高档农产品供给数量;就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而言,要夯实绿色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广绿色兴农和质量兴农。

2 通过实现农副产品充裕供给巩固原料保障作用

农副产品再利用是我国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议题乃至现实难题。我国农副产品生产量大、种类繁多,实现农副产品充裕供给的基础较好。但是,农副产品充裕供给与综合利用及协调发展之间还没有实现供求一致、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建设任务也很艰巨[3]。为此,要促进农业绿色化、循环化发展,加速农副产品资源再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尤其是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副产品资源的再利用效率,壮大食品工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就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言,要借鉴国外资源再利用各环节配套的法律法规、规制措施和扶持政策,并加强农副产品再利用的监管,完善资源再利用高效化服务体系,防止因资源浪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就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而言,不仅要提高主要农产品加工中主导技术的研发推广,而且要加快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以便同时提高主要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资源的再利用效率;就壮大食品工业而言,要培植大型、特大型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团),根据产业链和资源链组建食品加工产业联盟,不断壮大食品产业规模和提升市場竞争力。

3 通过培育农业人力资本增强就业增收作用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离开了家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农业人力资本比较薄弱,也对农业发挥就业增收作用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大种植、养殖等实用技能知识培训学习力度,从个人技能和文化水平两方面提升农业人力资本,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就加大种植、养殖等实用技能知识培训学习力度而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和农民兴趣特点,因地制宜地对当地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组织个性化的职业培训教育、专项技能补偿,建立明确高效的培训目标、学习奖励制度,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就从个人技能和文化水平两方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而言,要两方面兼顾,形成良性互动,力争相得益彰;就不断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而言,要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以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对部分普通农户进行精准培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人才支持[4]。

4 通过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增强生态保护作用

生态保护红线是继坚守1.2亿hm2耕地红线后,我国确定的又一条提升至国家层面的生命线,体现在农业方面主要是土地资源的利用、生态保护区的涵养和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近几年,我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但是,随着资源约束压力越来越大,生态保护问题错综复杂,环境破坏恶化尚未逆转,不法分子土地违规开垦使用、生态保护区保护不力现象比比皆是。因此,要建立长效的环境保护制度,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积极推进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

就建立长效的环境保护制度而言,要全面落实国家环保督察责任,遵循“谁决策谁负责”原则,确保环境保护各环节严格把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推进;就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而言,要以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为主线,对划定的特殊区域强制性严格保护,做到生态功能不能低、面积不能减、性质不能变,确保生态安全不遭受负面影响;就提高森林覆盖率而言,要持续增加人工造林面积,强化已种林木的养护,使人工造林育林技术不断提升;就不断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而言,要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确保到2022年全国0.67亿hm2、0.5万亿kg产能的高标准农田保质保量建成;就推进农药、化肥的负增长行动而言,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合理节约利用,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和有机肥,坚决防控面源污染。

5 通过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提升改革推动作用

我国全面改革从农业农村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农业必须直面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积极主动地通过再改革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实际培育一批农业创新力量。

就牢固树立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而言,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合理规划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地确定主导产业,强化农业发展规划;就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要大做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三化”文章,健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三链”,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吸引力等“三力”;就结合实际培育一批农业创新力量而言,要依托康养旅游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文旅互动新路[5],使农业“接二连三”,强化创新思路,推动新农业模式规模化发展。

6 通过加大泽农政策落实监管力度提升决胜小康作用

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国家的护农政策、惠农政策、强农政策落实不到位,行业监管范围尚未实现全覆盖,追责问责机制还不健全,“一刀切”现象还普遍存在,容错机制尚未发挥有效作用。因此,要给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并确保护农政策、惠农政策、强农政策切实泽及广大农民群众。

就给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而言,要加强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结合实际持续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改善;就确保护农政策、惠农政策、强农政策切实泽及广大农民群众而言,要对农民普及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提升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及维权意识,实现广大农民和监管部门双向监督管理的目的,让农民成为各种泽农政策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使决胜小康有更多胜算。

参考文献

[1]李铜山,李璐洋.河南农业多功能性的评价分析及对策建議[J].区域经济评论,2019(4):97-102.

[2]温思美,黄冠佳,郑晶,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关注重点变化及其演进逻辑[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4-13.

[3]陈秧分.更好地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N].中国科学报,2019-02-26(005).

[4]丁冬.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多功能性探析[J].种子科技,2019(5):7-8.

[5]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3(1):138-141,148.

猜你喜欢

农业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研究
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张北“未来农业”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周末逛逛莱比锡农业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