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2020-04-20王健

乡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农村

王健

[摘 要] 本文对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阐明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以及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1-114-2

1 我国农村现存问题

1.1 外部因素

2017年10月,习近平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建设,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阻力[1]。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城市发展突飞猛进,而农村依旧落后。为此,党中央把农村问题提上日程,不断为农村注入新动能,扎实推动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坚持农村全面振兴,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三农”问题作为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被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目前农村发展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各种问题参差交叠。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未落到实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问题未得到解决,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未普及,农村人民的生活娱乐方式未得到丰富,农村人们的文化水平未得到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状况仍不容乐观等。

农村发展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当属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干部也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争取为农村、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发展环境。

1.2 内部因素

我国正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目的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农村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威胁着农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污染,大致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农村村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随手丢弃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到处可见;②农村路边垃圾成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③房前屋后河水均被污染,发黑发臭;④公共厕所管理不到位,老式厕所散发异味;⑤树木花草数量锐减等。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要谨记这个教诲,农村发展中当然也不例外。新农村建设要求对农村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进行改善与提升。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都在农村,农村有着最深厚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劳动力基础。农村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加紧新型乡村建设任务艰巨。而生态环境污染与恶化问题持续影响着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关系着美丽新中国的建设。因此,采取措施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环境,让天更蓝、地更绿、水风清,这一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任务的开展迫在眉睫。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2.1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加之受常年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境污染的认知不够,缺乏对环境污染危害的深入了解。所以,各乡村委员会可以通过宣传口号、广播播报、乡村集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让村民对生态环境污染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从而号召村民行动起来,为生态环境治理共同发力。

2.2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全面保障

要想大家行动起来爱护环境,就必须为村民提供可行的方法。例如,农民随地倾倒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因是农村垃圾回收系统不完善,垃圾回收站、回收桶缺乏,村民生活垃圾无处排放,只能倒在房前屋后近乎干枯的水沟里,让垃圾自行分解。这种行为不仅污染土壤,农村水资源也不能幸免于难。垃圾不仅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还污染水资源、污染大气,间接伤害村民的身体健康。由此看来,为农民配备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解决的是多方面问题,有非常多的积极作用。

2.3 贯彻落实党中央“厕所革命”决定,推动农村厕所改革

“厕所革命”本就是针对农村厕所问题展开的一项运动,农村的老式厕所已经無法适应社会发展状态,排泄物会污染水源、土壤和食物,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厕所改革”,为村民提供更加卫生的生活环境。

2.4 加强植树种草与树林保护

随着农村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加,住房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了腾出空地盖屋造房,砍掉树木、占用耕地成了一些村民的首选。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树木对于生态的重要性人人都了解,目前国家集中力量在一些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农村也必须保证树木不被破坏。如果为了发展而砍掉树木,破坏生态,这不是发展,而是倒退。

2.5 建立严重污染问责制度,号召村民相互监督、共同保护生态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对于造成严重生态环境污染的行为加以举报、批评,使人人都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6 优化畜禽养殖方式

一直以来,农村家禽家畜饲养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大家。如何使农村的家禽饲养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需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向村民传授科学的养殖方法与管理方法,科学规划养殖区、禁养区,推广先进的养殖污染处理方法,让村民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3 结语

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严格遵循该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让村民在碧水蓝天下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发展。这不仅需要党中央精准决策,部署相关战略步骤,还需要各级委员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到基层,更需要广大村民从自身做起,为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风村貌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全社会齐心协力,为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奋斗不止。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9-11-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