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常见腹泻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

2020-04-20贾立峰

乡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贾立峰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持续发展,使得畜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养殖现已成为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养殖经济效益较高,不仅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地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从而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发挥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生猪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会大幅度增加生猪的存栏量,无形中会导致生猪疫病发生率呈攀升趋势,而疫病防治工作成了生猪养殖中的重中之重。为确保生猪肉持续供给且健康、安全,需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做好疫病诊断、防治工作,旨在促进生猪健康生长,从而保证生猪肉质量,推动生猪养殖业蓬勃发展,确保人们吃到安全、放心的猪肉。

[关键词] 生猪腹泻疫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1-108-3

生猪养殖过程中受各方因素的影响易多发疫病,其中以腹泻病最为常见,并且发病率较高。据研究证实,细菌、病毒是腹泻病的病原,并且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多数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冬季、春季为腹泻病多发季节。因冬季猪舍保温措施不完善,加之受寒风的侵蚀,导致多发病;春季冷热交替加剧,导致生猪受冷风刺激从而出现应激反应,导致腹泻病发生。疫病防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点,同时重视疫病防治是保证生猪持续、安全养殖的重要條件[1]。腹泻发生在生猪养殖的各个时期,哺乳的仔猪、成长的幼猪、成熟的生猪均可发生腹泻。腹泻疾病不仅影响生猪健康生长,而且会给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腹泻疫病进行诊断并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 生猪养殖中腹泻疫病概述

各种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导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疫病,其中以腹泻疫病最为典型和常见。研究证实,消化道出现问题是引发生猪出现腹泻疫病的根本原因[2]。病猪以呕吐、腹泻不止、虚弱、脱水等症状最为典型。并且腹泻属于生猪群中一种传染规模较大的疫病,具有染病高、致死率强等特征。若生猪感染疫病后不能及时诊断并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整栏、整个养殖场发生大规模疫情。若疫病猪肉流通到市面上,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

冬春季是生猪腹泻疫病的高发季节,而仔猪患病率明显较成熟生猪高。加之该病发病时间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所以生猪腹泻疫病发生后面临的难点问题较多。调查发现,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因素是引发生猪腹泻疫病的2种主要因素[3]。其中,传染性因素有病毒性传染、细菌性传染之分,不论是哪一种途径,传播范围均比较广,并且对生猪的威胁性较高,短时间内会导致生猪出现严重腹泻、脱水,情况较重者会直接死亡。因此,生猪腹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人为因素,如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猪舍温度,导致猪舍温差较大,从而引发腹泻。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尤其在冬春季节,季节温度变化特别明显。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季节交替时根据温度变化采取保暖措施,极易导致生猪养殖区温度差异较大。另外,猪舍卫生清洁也是引发腹泻的一大重要因素,卫生不达标导致猪舍细菌滋生,排泄物清理不及时、通风不及时、猪圈阴暗潮湿等都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导致腹泻疫病发生率较高。

2 生猪常见腹泻疫病类型

2.1 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明显扩大,导致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疫病发生率逐年攀升,不仅严重危害仔猪健康生长,还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的3种类型[4]。

调查发现,7~30日龄的仔猪是白痢的主要发病对象,其中以7~14日龄的仔猪最为典型,30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率明显较7~14日龄的低,并且死亡率也低于7~14日龄的仔猪。一般同窝仔猪发病率有先后之分,不同窝仔猪发病情况、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剖检可见,病猪尸体苍白且消瘦,肠黏膜炎性病变严重,存在大量黏性分泌液。

仔猪黄痢一般发生于仔猪出生后7 d内,1~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发病后仔猪以剧烈腹泻为典型症状,而且排出黄色水样便,捕捉、挣扎时会从肛门冒出稀便。剖检见肠道膨胀、严重脱水,并且内有大量气体容物及黄色液体。

2.2 猪痢疾

猪痢疾又被称之为猪血痢,属于常见且高发的猪肠道传染疾病,病猪以黏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7~12周幼猪发病率较高。病猪、带菌猪是最典型的传染源,潜伏期七八天,个别病例潜伏期较长,一般会超过2个月[5]。最急性、急性、慢性是猪痢疾的3种类型。排便失禁、精神沉郁、全身寒战、肛门松弛和高度脱水等症状均为最急性猪痢疾病猪的典型症状,调查发现,大多数病猪基本是在发病后12~24 h、抽搐状态下死亡的。食欲下降、黄/灰色软便、带黏液粪便、体温40.0~40.5 ℃是急性病猪的典型症状,发病后病猪会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出现弓背、饮水量增加等外部症状。消瘦、生长发育迟缓、排灰白色黏液状稀粪、反复下痢为慢性病猪的主要症状。

2.3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又被称之为猪沙门氏菌病,主要因感染沙门氏菌导致,不足6月龄幼猪为该病主要发生对象,其中以1~3个月猪最为多见。消化道感染、病猪和健康猪交配、病猪人工授精均可感染病猪沙门氏菌而发病[6]。

2.4 急性败血症

断奶至3个月月龄幼猪是急性败血症的主要发病对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为病猪的主要症状,常伴有部分皮肤紫斑、便秘、粪便黏液血性等症状。

3 生猪常见腹泻疫病诊断要点

冬季是腹泻疫病高发期,病猪以呕吐、腹泻、脱水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但腹泻症状较传染性胃肠炎等症轻,并且传染速度较慢。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在症状诊断层面上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所以在实际诊断时必须结合血清学检验报告开展鉴别诊断。传染性胃肠炎病猪,短时间内急性呕吐症状较剧,粪便主要以灰/黄色水样为主,逐渐消瘦、脱水严重。7~10日龄生猪为高发群体,一直以来,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7]。

4 生猪常见腹泻疫病防治措施

4.1 改善猪舍条件

调查发现,部分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没有营造干净的养殖环境,导致圈舍内部脏乱且环境恶劣,而外部又随意堆放着大量的垃圾,从而为病菌滋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生猪腹泻疾病发生率。因此,养猪户必须加强圈舍管理,加强圈舍清洁、通风,确保为生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的圈舍环境,从源头上避免生猪感染腹泻疫病。由于冬季是生猪腹泻疫病高发季节,因此养殖户要加强对圈舍保温、通风情况的管理,从根本上保障圈舍内部环境质量良好。

4.2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现阶段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预防腹泻疫病的重要措施。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所患的腹泻疫病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养殖户必须充分结合生猪生长阶段、季节等因素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生猪疫病防疫成功率的同时控制好腹泻疫病发生率。在接种防疫疫苗時,养殖户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疫苗,保证防疫疫苗安全、可靠。此外,不仅要做好防疫疫苗常规接种工作,还需做好防疫疫苗紧急接种工作,避免特殊情况的出现[8]。针对以上几种常见的腹泻疫病,需按照严格的接种程序来进行。对于传染性肠胃炎,妊娠期母猪需要注射2次防疫疫苗,第一次是在生产前60 d,在后耳穴注射弱毒冻干苗3 mL;第二次是在生产前15 d,在后耳穴注射灭活菌苗2 mL,从而确保仔猪通过吸入母乳来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对于流行性腹泻,兽医可以直接向生猪尾根、肛门间凹陷位置注射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的灭活疫苗,从而提升生猪的免疫力。对于猪轮状病毒,可以通过接种传统防疫疫苗来提升生猪免疫力,以灭活菌苗、弱毒冻干苗最为典型。弱毒冻干苗可以在仔猪体内增殖,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护性;而灭活菌苗抗原性较低,所以注射时需配以相应的佐剂。妊娠母猪分娩前2~5周各注射一次即可,新生仔猪要在出生7、21 d后分别接种。

4.3 监控生猪育成状况

养殖户必须对生猪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严密的监督控制,从而及时掌握并发现生猪是否感染病毒。发现生猪群中出现病猪,及时隔离并对猪舍展开消毒、灭菌工作,避免其他生猪遭受感染[9]。及时邀请兽医诊断被隔离的病猪,找出腹泻疫病类型以及诱发病原体,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确保生猪病情稳定后再共同饲养。

5 结语

传染性、非传染性腹泻是生猪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害类型,而冬季是腹泻疫病高发季,多由于饲养、喂食不当所导致。腹泻疫病会导致生猪育成率、经济收入明显下降,因此养殖户必须从改善圈舍条件、进行疫苗接种等方面来加强防控,从而提高生猪对腹泻疫病的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汉翠.生猪常见腹泻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4):216.

[2]康发元,杨晓东.猪腹泻疾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分析[J].兽医导刊,2019(4):85.

[3]王新,邢兆苗.生猪腹泻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8):135.

[4]顾永江,陶宇航.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3):113.

[5]龚平方,洪治全.不同腹泻疫病在生猪中的诊断和防治对策[J].兽医导刊,2018(14):155-158.

[6]张兰芬,张明传,王庭波,等.生猪病毒性腹泻与曲霉菌腹泻的发生及综合防制[J].畜禽业,2017(3):79.

[7]王吉传,王玉瑾,徐正军,等.仔猪腹泻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与综合防控措施[J].兽医导刊,2017(20):168-169.

[8]翁梅悦,银少华,欧盛绘,等.猪场常见重要病毒性疫病临床诊断与防控概要[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2):90-92.

[9]付兆武,段学飞.会泽县生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321”免疫技术推广及应用[J].兽医导刊,2017(16):109.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