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装:以军工标准定义风电品质

2020-04-19本刊策划

风能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海军工风电

本刊策划

2004年,当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后于2019年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决定涉足风电业务,并组建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称“中国海装”)时,没有人能预见这个新入局者将会走多远。

回过头来看,这步棋走得可谓精准,而决策的底层逻辑则是,船舶技术与风电技术具有“有限相关性”,且风电产业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这使得中国船舶集团将自身的雄厚军工技术延伸至民品领域成为可能。

凭借“技术同源”的特点,一方面,中国海装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船舶集团的强大科研体系,开展协同创新,从而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完成必要的技术积累,快速由技术引进走向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中国海装还能够依托中国船舶集团的成熟供应链体系,实现“生产同线”,形成集团化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船舶集团为中国海装整机提供的配套率可达到90%,覆盖叶片、齿轮箱、发电机、主控、变桨、轮毂、机架、主轴等。

背靠国家级军工企业,中国海装深深懂得质量是自己永葆竞争力的根本。通过引入中国船舶集团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以及试验验证体系,中国海装坚持以军工标准打造高品质的风电设备与服务。已投运机组的平均可利用率超过99%,创造三类海上风能资源区单台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接近4000小时的纪录,荣获“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都很好地印证了中国海装在质量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依靠良好的口碑,这家企业得以在市场的潮起潮落中稳步前行。时至今日,中国海装已是集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场开发、风电机组研发设计、整机生产交付、安装运维于一体的风电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十大总装基地,整机年产能超过1000万千瓦。风电更是成为中国船舶集团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结出的最重要“硕果”之一,仅在重庆地区就培育出规模超百亿元的风电产业集群。

来到新的起点,面对席卷而来的绿色发展大潮,中国海装在继续大力开拓陆上风电的同时,也加快了对海上风电的布局。从推出8MW、10MW机型引领大兆瓦机组技术发展,到基于LiGa大数据平台构建高效运维服务机制,再到整合集团资源建造专业化安装船与运维船,中国海装紧扣产业脉搏,为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做好了准备。

未来,中国海装将一如既往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视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務。正如中国海装董事长王满昌所言,“我们会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广纳贤才,并诚挚欢迎行业同仁与我们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猜你喜欢

中国海军工风电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加速启动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风电十大富豪身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