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创新成为驱动风电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0-04-19秦海岩

风能 2020年7期
关键词:风电运维机组

秦海岩

回首过去的30年,经过全体风能人艰苦卓绝的努力,风电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产生良好经济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出“中国力量”。而勇于创新则是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最鲜明特征。对于我国风电产业而言,过往30年的发展既是一部奋进的创业史,更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

依靠大力创新,我国风电产业综合实力保持稳步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能力,陆上风电机组和海上风电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分别达到5兆瓦、11兆瓦级别,风轮直径、轮毂高度等关键指标也处于全球先进水平。机型不断丰富,能够很好地满足低风速、高海拔、低温、高温等各种环境和风况条件的开发需求,让更广阔地区的风能资源开发成为可能。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风电机组与风电场运维正朝着智能化方向演进。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我国风电的成本大幅降低,陆上风电的度电成本在过去的10年中下降了40%,大部分地区的新建陆上风电项目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此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显著增强。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排名前十五的風电机组制造企业中,中国占据八席。更多的国内企业选择走出“国门”。2019年,我国出口的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较2018年增长326.9%,累计出口到34个国家;开发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同样逐年增加。一条覆盖技术研发、开发建设、设备供应、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国际业务链基本成型。

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所有风电企业的共同努力。本期“封面故事”以中国海装为样本,深入探究其如何基于广泛的创新活动以及严格的标准体系打造高品质的风电产品。自2004年成立以来,这家企业将掌握核心技术视作安身立命之本,背靠中国船舶集团的强大研发实力,依托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积累上坚持自主创新。同时,通过引入军工领域的标准,不断打磨风电机组与运维服务的质量,凭借良好的口碑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当前,中国海装正在针对智慧浮岛群等展开研究,并联合集团内的单位推出专业化的海上风电安装船与运维船,致力于推动风电的降本增效。

2021年,“十四五”周期就将开启,我国风电产业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各方仍需围绕再创新下功夫。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重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使可再生能源电力能够利用边际成本为零的优势,实现优先上网。二是强化基础研发工作。一方面,持续发展检测验证技术,为精细化和定制化设计提供依据,更深入地挖掘产品和项目的潜力,促使越来越多的长寿命项目和更极致的产品设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快开展漂浮式基础、新材料应用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为未来的产业所需储备技术。三是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借助更广泛的监测传感、物联技术应用以及建模仿真能力提升,逐步促成数字孪生技术的实现,让风电资产的运营和改造从中受益。此外,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整合行业资源、改变产业链互动和资源调配方式,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需要行业重新审视,并改变现有的合作模式。四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以土地入股、PPP等方式,吸引更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参与进来,让更多人分享风电发展的红利,从而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风电发展质量的提升更是始终离不开创新的支撑。通过连续创新,让可再生能源电力获得高于其他能源品种的竞争力,既是行业发展的出路,也是能源转型的方向。

猜你喜欢

风电运维机组
关于间接蒸发冷机组在数据中心中应用的节能分析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田湾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基于GPS的电力运维轨迹定位系统
IT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川航备降机组获“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被授英雄机长
千亿级海上风电市场加速启动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风电十大富豪身价调查
电子政务甲方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