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用为取向的阅读教学策略解析

2020-04-19黄涛

文学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语用训练阅读教学语文

黄涛

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语用概念的运用已经贯穿在小学教学的始终,语用概念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教师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加以重视。本文主要分析如何运用语用概念的教学方法,落实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训练 语文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学段、单元、课时目标,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教学活动,目的是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对小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1.激发兴趣,加强语用训练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才会自主阅读,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重点段落的描写,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的品质,如作者对小鸟外貌和动作的观察等,要让学生的脑海中有画面感。学生应感受到小鸟轻柔的羽毛、敏捷的动作,使课本知识与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联系起来[1]。接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物活动的相关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受。最后,再布置一篇作文,以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为题,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场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此次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描述生活场景的能力,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2.确立目标,加强语用训练

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语用训练。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是:学生了解课文的词句的意思,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学生回答:“因为口渴。”然后让学生把“渴”字记下来,接着追问学生:“你们是如何去记渴这个字的?”学生关注到渴字是三點水旁,结合课文乌鸦喝水就把这个字记住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与渴字相近的字找出来,然后学生找到了“喝”这个字,教师要让学生把这两个字进行对比,结合课文内容,加深对这两个形近字的理解和记忆,最终通过阅读课文达到语用训练的目的。

3.细读课文,加强语用训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于课文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语言,进而通过自己的分析,能熟练运用语言[2]。教师要结合课文写作特点,让学生细读课文,加强语用训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这篇课文时,文章有着鲜明的写作特色。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本文采用人物的心理、对话进行描写,通过环境的烘托,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次,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找出文中描写桑娜和西蒙两家的句子,感受桑娜在怎样的一个家庭,桑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最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篇课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和《白公鹅》两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细读这两篇课文,找出动物鹅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有何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在这节课中,充分运用语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一起看看两位作者都是如何描写鹅的。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加强了语用训练,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写作描写中,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

4.分析语言,加强语用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用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进而能够自主分析课文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要立足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3]。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课文通过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及四季特有的景物,来描述了其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段落仔细阅读,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该段落有什么景物,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句段,感受到四季的美丽风景。最后,让学生尝试写一小段关于景物的描写,把学生认为美丽的景物描述出来,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语言,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体会到这篇课文描写的春天,与自己想象中春天的美景有所不同。对于这篇课文,教师要把语言与意境结合起来讲解。其次,还要对一些生僻字进行重点讲解,如蔚蓝等字词,最后,还要对这些字词进行听写,促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

5.模仿字词、句子,积累语言基础。

朱作仁先生说过,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特征,模仿字、句是非常有兴趣切能够实现的学习活动。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中基础性的教学目标,学会写字,并能够以字组词,以词造句,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随机组词和造句。本文重点分析模仿句式的路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据课文或者教师出示的句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句子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写出几个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模仿训练有助于学生从文本中掌握方法,从方法中培养能力,从而实现由模仿到创造的提升。

人教版三上《花钟》用不同的表达手法描写了各种鲜花的开放:“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教师可在早自习带领学生去校园看花,并叮嘱学生每人仔细观察两种花,并在笔记本上简单画出或记录花儿的样子。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仿:早晨六点,波斯菊________;太阳出来了,向日葵_______;在这个训练中,学生根据每种花朵开花的时间、姿态、颜色等写出优美的句子,最好也能像课文一样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就需要时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语言积淀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创造出了形式上保持一致却又极富创造力的句子。教材中可供仿写的语言素材数不胜数,学生经过大量的句式仿写训练后,语言能力也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综上所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逐渐积累语文素养。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贯彻语用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总之,学习语文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终都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

参考文献

[1]李泽民,高健.“语用”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7:51.

[2]陈秋源.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2):9-11.

[3]胡晓文.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6):18-18.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马坊塬小学)

猜你喜欢

语用训练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语”为点 以“图”为径
层层递进,让语用训练扎实推进
警惕语用教学技术化与功利化倾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