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层递进,让语用训练扎实推进

2017-01-04赵爱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用训练语文教学

赵爱玲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在层层递进中夯实语用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词语,在感受意蕴中灵活运用语言;紧扣形式,在体悟精妙中灵活运用语言;触类旁通,在整合资源中灵活运用语言;转化视角,在故事复述中灵活运用语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层层递进 语用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37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阅读教学的宗旨不是丰富学生的知识,而是要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在层层递进之中夯实语用能力。教师可从以下方面扎实推进语用训练。

一、紧扣词语,在感受意蕴中灵活运用

随着学生课内外阅读量的增加,周而复始,他们形成了丰富的词汇积累。由于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学生对这些词语大多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对其内在的含义却是一知半解,这成为灵活应用词语的最大阻碍。学生无法对众多的词语进行筛选和运用,词语积累就形同虚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词语的同时,创设与词语匹配的空间情境,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把握词语和意境的内在关联,从而形成对词语的深刻认知和准确把握。

例如,学习《恐龙》一文中的词语“望而生畏”,教师在解析文本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知了剑龙的形象,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从文本到画面,再由画面到文本的升华过程。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望而生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事物。学生有的说鳄鱼的牙齿可怕,有的说残暴的狮子可怕,还有的说电闪雷鸣有时也很可怕……

这一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感知不同的生活情境,灵动的画面与词语的相互映衬,为学生深入感知语言意境、灵动有效地运用词语奠定了基础。

二、紧扣形式,在体悟精妙中灵活运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析文本的基础上,让他们了解特殊句式在文中的特殊意义,然后整合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句式的迁移运用。

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开头,出现了“同样……同样……同样……甚至连……”的句式,表现了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句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学生很快做出回答:“这个句式描绘出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程度,题目中说他们是‘孪生兄弟一点也不为过。”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依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学生作答:“这姐妹俩太像了——同样有小酒窝,同样有高鼻梁,同样有乌黑的长发,同样有温柔的声音,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是一样的。”……

伴随着精彩的仿照练习,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深化了掌握程度,促进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触类旁通,在整合资源中灵活运用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语文教材在编排时经常会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讲述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中感受到故事的启示和道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挖掘故事所阐述的道理,在听故事、明事理中探寻说理方法,最终学以致用。

如《狼和鹿》一文最后一小节提到了“功臣”“祸首”,教师指导学生紧跟作者的思路理解“功臣”“祸首”的内涵,在探究中体悟作者新颖的表达方式。教师提问:“狼在课文中对鹿和森林来说是‘功臣吗?它立下了哪些功劳?”“课文中说鹿是‘祸首,为什么这么说?”学生有的答:“狼是功臣。在大自然生物链中,每个成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狼是其中的一员,它们消化病体,减少污染,它们控制鹿的数量,保护了大自然的绿植。”有的答道:“说鹿是‘祸首是有道理的。鹿的数量猛增,大量消耗植物,导致森林的负担过重,大家都填不饱肚子,老弱病残增多、病菌传染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

学生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分步落实,将文中的道理讲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拓展了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转化视角,在故事复述中灵活运用

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经常设置有复述故事的题目,着重于帮助学生透析文本,巩固对语言的内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文本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将自己转换成故事中的某个角色,进行多角色的互换复述。这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复述能力,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如《爱之链》一文,在解读文本后,教师鼓励学生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转述这个故事。学生有的选择了因下岗而心情凄凉的乔依角色,整个故事在沉闷、伤感中完成;有的选择了老妇人的角色,从一开始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到遇到好心人帮助,再到后来给予女店主的帮助,一波三折,故事的感情色彩十分浓烈。

同样的故事,以精彩纷呈的讲述方式带给学生异样的听觉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高效中完成文本复述。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用训练语文教学
警惕语用教学技术化与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