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的诊断与突破策略

2020-04-18李志强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障碍障碍习题

李志强

【摘 要】基于对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的诊断与教学,笔者首先分析地理统计图表存在的地理统计图和地理数据统计表格形式;其次分析学生主要具有的认知障碍、数据衡量标准的判断障碍、心理障碍、思维定式的习惯等四种障碍;最后提出全面了解统计图表的要素、变换统计图表的结构、创新统计图表的类型、开展统计图表的专题训练四种教学途径,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促进学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障碍诊断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80-02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统计图表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地理信息。可以说,正确地阅读地理统计图表、灵活合理地应用地理统计图表,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1]。因此,地理教师要分析学生在地理统计图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阅读障碍的有效诊断,不断加强对学生阅读地理统计图表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一、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诊断的结论

(一)统计图表结构的认知障碍

因为地理统计图表种类多种多样,所以想要呈现出具体的地理数据,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统计资料读取对应的统计图表[2]。也正是因为每一种地理统计图表都具有其独特的读值方法,大部分学生会对统计图表的形式和结构出现认知障碍。首先,如果坐标轴不是学生常见的直角坐标,而是其他,如三角坐标、三维坐标,就会造成学生无法正确地选择坐标轴,进而出现数据读取错误的现象。其次,学生容易混淆横纵坐标的表示值,不能在图表中正确地锁定地理事物。如图1,部分学生会认为“气温”是对气压曲线的标注。

(二)数据衡量标准的判断障碍

学生在阅读地理统计图表数据时,通常习惯去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如大小、增减等情况,并且会横向进行数据的比较,忽略对数据的隐性衡量,进而出现错误的数据评价现象。如图2,学生经常会直接将6、7月份的多雨凉爽,描述为多雨高温,这是因为其没有看到实际的温度值。

(三)阅读统计图表的心理障碍

一旦学生形成了对阅读地理统计图表的心理障碍,就会认为统计图表“阅读难”,进而一看见统计图表便丧失信心、抵触,甚至没有看就觉得自己看不懂,遇到相关的统计图表习题就自动跳过[3]。

(四)阅读思维定式的习惯障碍

经过长时间反复阅读、练习地理统计图表后,学生就可能养成对于同类问题的习惯性思维,局限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不能灵活解题。虽然说,学生遇到同类习题时会快速地解决,但是如若遇到陌生类型的习题,这种思维就会直接阻碍学生解答习题。同时,因为各种地理统计图表都具有独特性,如曲线、柱状的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图形的变化形态反映统计数据的区别,所以在阅读时,学生就会从获取图形开始,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并分析图像,然后进行表达,这属于一种圖像思维。同时,统计表格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表达形式,相对于图形来说,数据更加准确,但学生因定势思维习惯的影响,容易产生阅读障碍。

二、突破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全面了解统计图表要素

每一个地理统计图表都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所以地理教师想要让学生真正突破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就要全面了解统计图表的各个要素,如图例、图注、图形和数值等[4]。对此,地理教师可以将其设计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于心,从图例、坐标到数值的变化、分段差异,再到特殊数值和衡量标准,确保学生在实际阅读中把握每一个数值,避免遗漏任意一个细节或要素,更充分地了解要素的含义及其差异性和变化规律等知识,促使学生发现统计图表要素的价值。

(二)变换统计图表的结构

地理统计图表的形式和结构多种多样,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产生。其实,各个统计图表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因此教师可以从已知到未知、从熟悉到陌生,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更为正确地阅读统计图表。首先,对于统计图表要素方位的变化,需要让学生通过坐标轴的变换,理解三角坐标统计图等;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置换或者增减地理统计图表的要素,从而逐渐做到触类旁通[5]。

(三)创新统计图表的类型

地理统计数据,是对地理事物的具象表达,每一种统计图表,在表达数据或者解决相关问题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灵活地选择地理统计图表并加以运用[6]。同时,地理教师要根据同一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对比,观察其不同的效果,以便学生进一步找到合适的类型,有效解决认知障碍。

如结合人教版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课,分析图中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对于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柱状二维坐标地理统计图虽然给出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只是对地理事物的简单罗列,与真正的分析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图中数据与实际地理事物之间分布的联系,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让统计数据在空间上得以直观的体现。

(四)开展统计图表的专题训练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统计图表问题,就要对学生开展专题专项训练。如学生在阅读统计图表时,经常会忽视纵坐标轴的数值,导致读取的数据不完整,出现数据的衡量错误,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定式思维障碍。因此,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理知识,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题型,尤其是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问题,突出障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障碍点训练,帮助学生真正牢记,形成条件反射,克服阅读障碍问题。

如人教版中“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提供了2013—2017年温州市常住人口统计图和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曲线,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进行地理试题的设计,并提供出参考答案。如可以设计问题: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目前我国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等。与此同时,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地理现象中的地理问题,并进行地理现象的科学合理阐释,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障碍,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读图能力。同样以“人口数量的变化”一课为例,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以下习题:2017年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什么类型?影响2014年人口增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要鼓励学生挖掘地理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并设计习题训练,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增强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只有让学生学会根据图表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突破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促进学生的地理统计图表阅读能力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高中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的诊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地理统计图表阅读障碍,不断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地理统计图表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地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内容,针对学生的阅读障碍问题,开展专题专项训练,促使学生在统计图表中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地理高考成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晓,粟丰.高中生地理概念学习障碍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10).

[2]黄成宇.高中生地图学习障碍浅析及诊断策略——以我校2017届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J].地理教育,2019(S2).

[3]李志春.破解高中生地理读图障碍“三步三法”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4]李学赛.统计图表类地理试题解析技巧[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8(4).

[5]郭秀兰.大数据背景下中学地理学习障碍原因及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

[6]张立盛.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图像教学活动的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8(21).

猜你喜欢

阅读障碍障碍习题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评述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跟踪导练(四)2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阅读障碍教会我的
心灵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