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探究

2020-04-17李嘉华

中国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优化路径共享经济

李嘉华

摘 要:作为国内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共享经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中间媒介,以整合闲置资源,获得一定的报酬为目的,将提供方和需求方二者进行匹配。共享经济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经济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性和互惠性。但是随着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模式逐渐显现出了“双面性”,一部分共享经济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另一部分共享经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境,举步维艰。文章将立足于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并对其进行优化路径的探究,以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企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困境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b)--02

作为国内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共享经济在产权分割独立、资源共享、“互联网+”等多重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通过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将提供方和需求方二者进行匹配,这样不仅使得社会的闲置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1],同时又能为提供方提供经济收益,为需求方提供更大的便利,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从中产生利润价值,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但是,随着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模式逐渐显现出了“双面性”,在调整资源合理配置,产生巨大的便利性和互利性,提升经济活力的同时,也逐渐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其中不少共享经济模式下的“产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比如同为共享单车的Mobike和blue,Mobike在发展之初能获得多轮投资,发展潜力巨大,而blue却面临倒闭的风险。在网约车领域,滴滴打车一直占据着“独角兽”的地位,垄断着海量的用户资源,不仅挤压了其他网约车企业的发展,还导致其破产倒闭,最终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正因为其垄断的地位,滴滴打车出现了多起“恶性事件”,最终导致顺风车走向了灭亡。此外,共享经济还存在用户权益难以保护、信誉制度、行业垄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制约着共享经济朝着可持续道路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并对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行探究,对引导共享经济朝着可持续道路发展,提高共享经济企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1.1 难以保障用户的权益

共享经济企业在用户使用其共享产品或服务时会大量收集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如果信息被窃取或者用于不正当的地方,将会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例如根据用户个人的隐私信息给用户发送一些用户并不需要的垃圾信息。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押金“退还难、退还慢”等问题。押金制度是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产物。在共享单车领域,用户想要骑行单车就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共享单车企业通常将押金作为解决用户失信、逃避责任等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如ofo和blue等接二连三地走向倒闭,用户大量的押金无法及时退还。“用户是上帝”,若共享经济企业不保障用户的权益,那么会导致大量用户的流失,共享经济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最終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2 难以保障的信誉问题

目前共享经济模式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共享经济行业内的许多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商品或服务交易,共享经济存在着道德、信息不对称与定价问题,更容易出现信誉危机,因为共享经济要求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建立一种契约精神,这种契约精神对于双方的约束力不大。近几年经常出现的租户破坏租房、共享单车被划烂等事件使得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利益受损,同时共享经济企业和用户的信誉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例如由于ofo用户的信誉度不高,随意损坏ofo单车,甚至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对于ofo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损失,这加大了企业财产的流逝,成为ofo走向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导火索之一。信誉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之一,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信誉危机为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要想共享经济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有必要保障信誉制度的完善。

1.3 行业垄断带来的挑战

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引领了许多行业进入了共享经济领域,同时也带来了垄断问题。行业的垄断可能构成高度的进入壁垒,限制同类竞争者进入该行业。根据共享经济行业垄断的特点,可以发现共享经济的垄断离不开规模经济和产品的差异化。

(1)规模经济。已在共享经济行业的企业为了抵抗新进入者的威胁,同时新企业为了进入市场,均大幅度提高生产规模并降低价格,甚至降到成本之下,这对于双方来说是不利的。以网约车行业为例,网约车建立之初,滴滴打车就迅速占领了网约车市场,但其运营成本比较高,新进入者神州专车、易到专车、曹操专车等为吸引大量的用户,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打车成本,从而进入市场。但是一味地获取规模经济,不仅会大量增加网约车供给,而且还会导致整个网约车行业的打车价格因竞争而下降。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是指提供着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而使自己产品或服务在质量、价格、售后甚至是颜色等性质上均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存在差异。因此,新企业为了降低有消费差异的用户对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而不得不消耗巨大的资金。由于绝大部分新企业为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大量的成本,即使能够短暂承受,但斥巨资维持也并非长久之计。

1.4 不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与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

2018年发生的滴滴顺风车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地教训,除了网约车行业,在共享单车行业、P2P网贷行业也可能会出现威胁到用户的权益甚至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对于保护共享经济的提供方和需求方的人身财产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针对共享经济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不负责、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应急处理体系不健全等。所以导致了顺风车的消失,甚至波及了其他顺风车企业。

“晕轮效应”是指通过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局部特点来推断整个人或整件事的其他特点,让人产生以偏概全的认识,属于心理学理念。由于顺风车事件、民宿事件的出现,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不少人对顺风车或者民宿以及相关衍生品都不看好,持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利于顺风车和民宿等共享经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 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

2.1 构建多方参与的共治体系

解决用户权益难以保障的困境在与“共治”,即构建共享经济多方参与的共治体系。

对于政府而言,首先需要填补共享经济法律空白,通过制定共享经济法律法规、管理细则等,为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应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增強共享经济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并精准细化监管体系[3]。对于共享经济企业而言,企业应自律,企业是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应进一步强化经营者责任,解决平台责任界定不清的问题。建立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谁提供服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及时处理用户有关投诉。对于用户而言,用户要学会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同时也要加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保护意识,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维护权益。

2.2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誉评价体系

引导政府、共享经济企业和用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引导共享经济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双向评价、信用评级等技术,对提供方和需求方进行信用记录。此外,也要加快建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设立信誉“黑白清单”,形成以信誉为核心的共享经济评价体系。共享经济企业会根据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信誉评分,同样用户也可以根据共享经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水平对其信誉进行评分,以此来提升双方的信任与交易的满意度,增强用户使用体验[4],并保障用户“回头”消费的可能性。

支付宝芝麻信用数据表明,在共享单车行业中,不需要缴纳押金的用户违约率比需要缴纳押金的用户的违约率低52%,罚款欠款率低27%,丢车率低46%。因此可以看出未来实行信誉免押金将会成为提升用户信誉的重要方式,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用户享受共享经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激发了用户使用的积极性,而且还减少了违约行为,避免了押金“退还难、退还慢”等问题。

2.3 构建共享经济良好生态体系

面对共享经济行业垄断所造成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挤压逼迫新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问题,应提倡构建共享经济良好生态体系,使得共享经济有一个规范的良好竞争局面。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根据共享经济行业垄断的特点,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法律部门应合理界定共享经济行业相关市场,补充完善《反垄断法》有关共享经济行业垄断的界定方法与管理法则。明确共享经济企业权利与责任范围,促进共享经济行业规范发展。第二,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多方对共享经济全过程的监管,进行线上线下监管,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监管体系。针对共享经济行业垄断开展规范管理,防止共享经济行业里的“独角兽”通过提高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挤压逼迫新企业和中小企业,营造有利于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要注意监督的合理性,防止监督过度。第三,鼓励和引导共享经济企业开展有序的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加大对共享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共享经济提供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2.4 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企业形象是决定企业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个企业品牌与文化的灵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共享经济企业来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5],而承担社会责任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途径之一。自2018年发生的滴滴顺风车事件后,滴滴打车便进入了风口浪尖,不得不关闭了顺风车,基于晕轮效应的消极影响,对滴滴打车及其他顺风车企业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共享经济企业若要降低晕轮效应的影响,挽回良好形象,应该积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滴滴打车免费载残疾人士和退伍军人、民宿小猪短租为大学生实行优惠活动、世界环境日Mobike免费骑行等。如此便能吸引用户的关注与使用,基于晕轮效应的积极作用,培养了共享经济企业在用户中的好口碑,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刁卫东,赵洪进.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0).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R].国家信息中心,2018(02).

高璇.我国共享经济发展难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8(09).

邢梦瑜.论共享经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17(30).

闫慧.共享经济主体的德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8(5).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优化路径共享经济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