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里,追求那一份“最美”

2020-04-17韩亚丽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韩亚丽

春天,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孕育着希望,放飞着梦想;春天,温暖而惬意,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扑面而来的温暖中经常会有一幅如诗的画面浮于脑海———春风十里不如你。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和满眼爱意的教师在校园春风中的相互告白,在生命最美的时光里,感谢遇见。

2020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晚了一些,拂面春风中似乎残留着严冬的寒意,我们相约的校园相见日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不得不延期。

班级微信群里———

“孩子们,你们可好?”

“臣一切安好!皇上放心!”

“老师,我们很好,您也要注意身体!”

……

学生的幽默让我愉悦失笑,还是这般阳光可爱。沉稳的孩子让我温暖欣慰,依旧如此懂事可亲。

“老师好想听听你们的声音,看看你们的笑脸!”

“老师,我们视频一下!”

“老师,我在这里哦!在我身边的是我妈妈。”

……

看着一张张青春活泼的脸庞,听着一句句真诚热情的话语,我的眼睛湿润了,有你们,便是春天!

22年从教生涯,22个春天,我与学生共沐春风暖阳,共赏天街小雨,在润物无声中共同成长。记忆的空间里一个个难忘的片断鲜活而立体。

非典时期的历史教师,我追求研之专业

2003年的春天,调入新学校近半年,期待中的语文教师岗位一直没有青睐于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服从学校安排,转岗历史教师。就在上岗不久,“非典”爆发,学校放假。我把两岁的女儿送回老家,按学校要求定时到校报到。

生活的突变虽然有时让人措手不及,但也意味着挑战的开始。那一年,我的学生统一收看太原市教育局组织的空中课堂,他们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我则在家里苦练师能,如久旱的禾苗肆意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和学生一起倾听市优秀教师的专业授课,认真研究初中三年的教材教参,阅读《中国通史》《全球通史》《唐太宗传》《陶行知教育文选》等书籍,收看《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电视节目,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灿烂的中外文明,感受先贤的厚重灵魂。从那时起,我爱上历史,爱上历史带给我的视野和思考,我要把这种爱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拥有历史的智慧,让他们在中华文化的涵养中变得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有思想的教育者,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在求索真知的路上引导学生。“非典”疫情过后,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虽然当时历史课不是中考科目,但我要求自己每一个细节都尽量设计完美,讲解到位。我不断思考让课堂有趣味有新意的方法,和学生一起踏足于常家庄园、双塔寺、晋祠等“自家”名胜古迹,感受身边的历史,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们品尝着我精心烹制的历史“趣味大餐”,食之如饴。我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也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

电影《中国机长》中有一句话引人共鸣:“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证您的安全。”每个行业都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教育需要教师具备全专业属性,即教师学的专业性、教的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只有勤于钻研,用思想行走的教师,才能越走越远。

2003年的春天,我收获着一位教师走向专业的喜悦。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成为我一直追求的教育理想。

地震时的一线教师,我追求爱之深沉

2008年春天的汶川地震,太原市也震感强烈。当时我正在给初三学生上課,教室的倾斜摇晃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是发生地震了吗?那一瞬间我来不及细想,下意识地让学生钻到桌下,忘记了自己还站着,来不及有更多的想法。感觉到桌椅摇晃稍微减弱了些,我第一时间让学生快速离开教室。看着所有的学生有序离开教学楼疏散到操场,我才想起了紧张。真的是地震了啊!突然间想起上小学的女儿不知道是否也紧急疏散了,给老师打电话,却已经断网,拨打不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远在四川的同行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存的空间,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最高含义,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担当与责任。虽然在死神面前谁都不是强者,但那一瞬间,教师是孩子们眼中值得依赖的强者。轻生死、重大义,乃是我们教师的本色。不同于父母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广泛的付出,没有贵贱智愚之分,没有血缘亲疏之别,这是他们傲视死神的精神资本!

绿树成荫的夏日,我的入党前谈话在与市教育局党委党建处领导亲切的交谈中进行。“如果地震时你在教室上课会怎么办?”“我当时就在教室上课,我会第一时间让学生离开教室,如果来不及,我会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学生的生命,这是老师的职责所在!”我心中正义凛然,领导微笑着,办公室里鲜花明艳。

2008年的春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神圣的职业感。若爱,请深爱;若教,请全力以赴。

守岛时的公益教师,我追求国之尊严

2012年的春天,我忙碌着和同行们编写中考教辅书、编制中考模拟题,研究中考方向,并有幸成为一名公益教师,担任太原市中考名师公益课堂辅导工作,每周六日前往教育局指定学校辅导自愿报名的学生。也是这个春天,钓鱼岛问题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维护领土主权,捍卫国家尊严”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钓鱼岛问题折射着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和我国外交历程。如何以考题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体验国家对于领土主权寸步不让的决心?我和公益课的名师们交流讨论,告诉学生要用历史的视角看待中日关系,用史实有理、有力、有节地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感受爱国思想。

3个月时间,每周上课我都精心准备,耐心辅导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邮箱给他们发送学习资料、答疑解惑。记得中考前的最后一次辅导,教室里坐满了学生,看着他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站在讲台上又不由自主地开始了3个小时滔滔不绝的讲解:“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时代的要求……”慷慨激昂中发现已经延时半个小时,一些学生还围着我问问题,我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解答。有位学生感激地说:“老师,谢谢你!我能留你的电话号码,随时向你请教问题吗?”当我给他电话号码后,他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瞬间我被感动了。纯朴的师生情,令我感到了做教师的幸福,之前的辛苦付出此刻被那一个鞠躬、那一个眼神融化为暖流涌动在心间。回家的路上,我才想起女儿还一个人在家没吃午饭。

2012年的春天,我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历史教训让我们懂得弱国无外交;民族耻辱让我们铭记爱国需要理性、勇气和凝聚力。让正义尊严、和平强大根植在每个生命中,我责无旁贷!做中国教师,我自豪!

抗疫时的直播教师,我追求心之坚毅

2020年的春天,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这个春节的宁静祥和,快乐热闹的假期变成宅居,新学期却依然牵着春天的手如期而至。“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积极努力地做好直播课,用行动践行师者之责。我们更没有忘记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自尊自律,严防严控,我们是学生的镜子和引导者,坚守、坚持、坚强、坚毅是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信念和能量。

我作为直播教师的一分子,除全身心投入保证课堂高品质、高质量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授课中我和学生讲钟南山院士在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舍身救国的故事,告诉他们,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敢说真话、有信仰、有担当、有诚信的人。我向学生讲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孟子提出“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不要过分捕捞鱼鳖”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早已在古人的哲思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今天一些人却为受益驱使,违反自然生物规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讓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学生们的反馈信息让我看到了他们面对困境正学着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虽然他们的思考不够成熟,但却呈现出了健康成长的良好态势。

已上高三、在家学习的女儿突然对作完直播课的我说:“妈妈,我今年高考想报考师范院校,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她曾经埋怨我自私,就想着自己的工作,不管自己的孩子,立誓坚决不做老师。我感叹:每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都是自己在成长的岁月里构筑的,尤其是在遭遇重大事件的时刻。

2020年的疫情防控战,加速了教师走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为品格授、为弱者传、为思者解、为未来教,也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主见、会思考的自己,在与变化的世界相处中知道自己该如何成长。

每一个春天里,在教育的舞台上,在众多的舞者中,也许我的舞姿不是最美的,但我一定做最努力的,因为我一直追求那一份最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希望每一个春天里,我的女儿、我的学生都能在春风十里中自信满满,向前奔跑;更希望在特殊的春天里,能听到孩子们的生命拔节声,愿你们不负韶华,舒展新枝,摇曳新梦,做有灵魂有故事的人!

(作者单位:太原第十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