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有比这个更难看的板凳吗

2020-04-17程惠萍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板凳伙伴方案

程惠萍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起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当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板凳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问他,“还有比这更难看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回答道:“有,这已经是我做的第3个小板凳了。”

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故事呢?因为在举国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用好“疫情”这本大教材,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有特殊体验,不仅仅会关注课本,更会关注生活;不仅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我和老师们要基于统编教材,研制适合学生的项目学习方案。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项目学习方案可能就是那个拙劣的板凳,虽然看起来粗糙、简陋,但是对我们而言,都是经过多位教师的细心打磨,经过无数次的推倒重来,才最终呈现出来的。每一个方案背后,都有我们不断努力的身影。我想记录下那背后的一个个小故事,记住我们所有人的不眠之夜。

“能睡个好觉了”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可贵的成长。

当最后一稿《我是防控疫情小卫士》被我加上标题,并且做了认真修改之后,我请靳嘉瑞老师再完成最后一次校对。发给他的时候,我跟他说一定要细细校对,因为这是我们推出来的第一篇项目学习的案例,要尽最大努力,不要有任何瑕疵。他回复我:“程老师,当我再读这个稿子的时候,我都想问自己,这么‘高大上的教案,真的是我自己写出来的吗?”他说这段话的时候,在电话这头的我笑了,笑中有一丝酸楚,更有一分甜蜜。

“这是我写出来的吗?”他在问自己,其实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因为背后一次次的修改,就是最好的见证。

从接受任务到拿出成品,我们经历了五天四夜的考验,特殊的环境,我们无法见面;特殊的时期,我们没有教材;特殊的使命,我们必须边学边做。于是,每一稿的出炉时间基本都在凌晨。我们的交流已经没有了时间概念。一次次思考,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研磨,终于让我们感到满意,也终于能让靳老师睡个好觉了。

特殊的元宵节

2020年的元宵节晚会与往年相比特别不寻常,现场没有一个观众,每个节目都与疫情有关,我们收到的信息都是祈祷安康。这个元宵节,对于我们参与编写项目学习方案的伙伴而言,更是不寻常。

我截取了和几个伙伴的聊天记录时间点,来记录我们的元宵节。中午12:11、12:44;下午14:29、15: 04、17:24;凌晨00:08、01:00,本该是吃饭时间、午休时间、休闲时间、睡觉时间,但是我们的伙伴都在忘我地工作,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有所收获,我们情愿把所有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你无恙,我安好”是这个元宵节传送最多的祝福微信之一,“为了让孩子们有不一样的体验,痛并快乐着”“责任、担当”是我们伙伴的共同心声。

元宵节年年会有,但是这样的元宵节以后应该不会再有,愿我们记住这个特殊的时刻,记住我们一起努力的时刻!

“我們愿意”

从正月初七知道学生不能按时开学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要做点事情。我的设想是在这个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在学生无法到校正常学习期间,研制出几个学生在家学习的项目学习方案,让他们在家的日子不孤单,既会主动阅读,又能主动探索,充分用好“新型冠状病毒”这本大教材。

我想邀请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和我共同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项目学习,还是统编教材都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特殊时期需要有特殊的使命感,更要有特殊的担当。当我一个一个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得到的所有回复,都是“能”“虽然很难,但我们愿意”。

研读教材,找准语文要素,确定研究项目。

研究疫情,找准结合点,确定真实的任务驱动。

研究项目,找到探究点,激励学生不断探究。

研究成果,找到分享点,让学习真实发生。

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推翻重来,最终拿出了项目学习方案。我们努力去探索真实的任务驱动,去设计多彩的项目呈现方式,去思考学生的多元成长。从不懂到懂,从不知道到刚学会,从研究教材到研究项目学习,每个人都在摸爬滚打。我们不敢说拿出的方案是精品,但是我们敢说,这是我们目前为止做得最好的“板凳”了!

项目学习方案还在陆续研发,感谢亲爱的伙伴们,和你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

(作者单位:太原市迎泽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板凳伙伴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我的“好伙伴”
第三个小板凳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板凳狗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小板凳
板凳狗
稳中取胜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