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籍设计中材质多样性的研究与应用

2020-04-17李倩玉晋长毅

青年时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作用应用

李倩玉 晋长毅

摘 要:书籍设计所包含了众多内容,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无论古今,人们都会对书籍进行设计,从内容到外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书籍,书籍的形态也变得多种多样,从远古人们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到书简到绢布纸张,至今书籍制作的材料不断更新变化,到当下时代人们不再局限于使用单一的纸品,人们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去变化制作书籍的材料。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书籍材质应用的多样性,着重研究材质在书籍的的作用与应用,最后提出自己通过本文形成的有关书籍材料应用的启迪。

关键词:书籍设计;书籍材料;应用;作用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书籍也不仅仅像以往一样单一的形式,至今书籍制作的材料不断更新变化,到当下人们不再局限于使用单一的纸品,人们会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去变化制作书籍的材料,书籍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二)研究意义

在书籍设计中材料是人们必须要考虑的一部分,虽然各种材料不断涌现出来,但是对于书籍来说,纸张还对于是人们表现书籍极其重要的,纸张的一点点不一样都会给设计带来新的感受。

在当今书籍材料的应用中,纸张仍然是书籍材料表现最重要的载体,当然配合书籍的设计如今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材料,从而更好地配合书籍的设计。纸张经过纤维的变化,产生不同质感的纸张材料,使其不仅具有美感更配合书籍设计来应用不同硬度的纸张,使设计变得多种多样,形式也变得千变万化,如今从中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立体书籍,如儿童早教书、布艺书等。

书籍的材料在读者阅读时带给读者产生不一样的触感。比如,牛皮纸较为手感粗糙,哑粉纸质地比较哑光。对于纸张来说纸张本身就会充分表达设计给人们带来的感觉。运用不同的纸张材质进行合理多样的配置组合,运用不同的手法,设计手段,配合其他材质会更好、更完美的实现视觉、触觉的传达,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独特的视觉效果,可以更好地配合书籍设计给读者更明确的设计感受。

(三)研究内容

通过不同的材料体现并强化书籍所传达的内容,如将音频材料加入书籍设计之中。作品《>340M/S》利用磁带与硫酸纸的结合进行了设计,硫酸纸形似磁带磁条,以此达到形式上的统一。磁带承载着录制下来的方言的声音,作为书籍封面。硫酸纸承印方言视觉化的图形文字,作为书籍内页。书籍以商品的形式置于保鲜袋之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一种讽刺效果:我们很多人的母语,如今却要再购买回来。同时,将磁带和方言这两个在时代的冲击下苟延残喘的事物结合在一起,颇有同病相怜的意味,让人更清晰地体会到方言的境地。该设计打破形式上的束缚,以此来体现方言流失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设计停留在现实会变得平庸,远不及虚构的表现力。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借由设计手段去进行推测和想象的设计。但它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性预测,而更偏向于用结合技术的预测来表达设计者的批判性思考。相对于实用,设计更在意的是想象;相对于解决方法,设计更致力于提出问题。因此,设计能够草拟出更多的可能性。通过这些充满前瞻性的思考与想象,设计师可以在将创意变成产品甚至成为技术之前便预测到这项技术应用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以此来探索和讨论科技对人类而言潜在的道德、文化、社会和政治意涵。一个新的世界正在我们身边逐步成型,互联网、生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启发着我们对于设计新的可能性的理解与想象。

二、材质的应用与设计

(一)书籍设计感受

书籍设计包含了众多内容,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无论古今,人们都会对书籍进行设计,从内容到外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书籍,书籍的形态也变得多种多样。从远古人们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到书简到绢布纸张,书籍制作的材料在不断更新变化,其中封面是装帧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使读者第一眼所见,是把读者带入内容的向导。在作者可以通过设计感受让读者再翻读之余,感受设计带来的魅力,感受书籍设计带来的质感,感受本书设计的感受。封面设计中能遵循平衡、韵律与调和的造型规律,突出主题,可以运用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以及不同的材料,设计出比较完美、典型,富有情感的封面,提高设计应用的能力。封面设计的感受取决于设计定位。要时常感受自己书籍的内容配合相对的材料,比如春天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温柔温暖的季节,夏天就是一个热情奔放积极充满活力的季节,秋天就是尽管灿烂但秋风瑟瑟的感受,冬天是一个白雪皑皑,纯洁干净清凉透明的感受,做书的同时便要给别人四种不同的感觉。所以作者便要通过不同的材料去制作配合内容。

(二)材料与书籍设计结合

德国建筑巨匠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筆者认为材料是富有生命的,每一种材料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材料的特性导致材料具有不同心理感受,人们通过书籍所用的材料的质地、颜色、肌理等因素体验不同的综合感受,同时也可以借助材质不同的特性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比如,科技添加皮革,木质材料表达出书籍更深层的精神内涵,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想象和设计感受。

中国书籍的制作的起源和演进过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研究书籍设计历史的演变,我们要总结前人经验。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人们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到书简到绢布纸张,至今书籍制作的材料不断更新变化,到当下人们不再局限于使用单一的纸品,人们会根据书籍的内容进行设计去变化制作书籍的材料,材料的运用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

文化的载体从古至今是多样性的,甲骨、青铜器、石器、玉器、秦砖汉瓦、棉帛纸张等都传达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后来又出现了简册、卷轴,直至印刷术,到今天又出现了电子图书等。当时的科技有限,人们只能用单一的材料去承载文字制作赎金,如今可以将不同的材料运用到不同内容的书籍上去进行制作设计,人们开始想到材料与内容结合,开始注重材料的运用,开始注重书籍带给人们的整体感受而不仅仅是内容。材料的不同,书籍的制作形式和艺术风格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材料也出现了多样化,新闻纸、印书纸、铜版纸、特种纸,包括一些布制产品、塑料质感的材料、木质材料、皮革等,人们还用书籍加上石膏对书籍进行整体雕刻,把书籍当作一种形式,将多本书籍进行组合加以拼接。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运用书当作砖瓦去运用也是其中的一种设计手段,整体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对于书籍结构中诸如封面、书脊等要素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竖长形”的纸质形态,而是解放形态的限制,抽象思维在这里就可以大放异彩。如今纸张也有了与多不同的变化,材质也有了不同的分类。例如凸版纸,产品包装形式有卷筒与平版之分。凸版纸有许多不同的品号,品号分为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凸版纸供印刷高级书籍的使用,二号凸版纸主要用于印刷一般书籍、教科书、期刊不同的书籍纸张的运用。新闻纸,又称白报纸,包装形式亦有卷筒与平版之分。新闻纸定量为51克左右,主要给像一般的印刷报纸、期刊这些产品使用。胶版纸,定量为60~180克,有双面胶版纸和单面胶版纸之分。其中双面胶版纸70~120克使用的最为广泛。双、单面胶版纸品号都有特号、一号、二号三种。特号、一号双面胶版纸会提供给印刷高级彩色胶印产品使用;二号双面胶版纸克一般会提供给印制一般彩色印制产品;单面胶版纸主要运用在印刷一些张贴的宣传画、年画。还有人们用比较广泛的铜版纸,铜版纸系列一班是在在原纸上涂布一层涂料液,经超级压光制成,定量为90~250克,有双面铜版与单面铜版纸之分。书皮纸,定量为80~120克,主要会运用在书刊作封面使用。书皮纸有多种颜色,以便适应印刷各种不同封面的需要。板纸种类很多,书刊印刷所使用的板纸,主要是用于制作精装书壳面的封面压榨纸板,还有一些制作精装书、多数会运用在画册封套用的封套压榨纸板。人们会根据不同的纸张彩色纸特点软用程度来配合自己的设计进行运用,还有一些特种纸,环保纸张加以特殊的材料配合制作书籍。

三、结语

书籍除了承载文化,也可以拥有自身的美学意义。打破传统的设计思路,通过独特的视觉风格、材质的多样性、更亲和的触感体验,为书籍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打破以往对书籍的常规理解、刻板印象,将平面思维转变成立体思维。结合书籍传达的内容,将其以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以体现纸质书籍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乔纳森·福利特.设计未来.基于物联网、机器人与基因技术的UX[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埃里克·托普.未来医疗.智能时代的个体医疗革命[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3]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设计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將袭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哈特穆特·艾斯林格.前瞻设计.创新型战略推动可持续变革[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作用应用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