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与“不变”:浙江省嘉兴市陶庄镇当代清明习俗调查

2020-04-15徐赣丽李玉涵

关键词:骨灰盒菩萨仪式

徐赣丽 李 慧 李玉涵

2018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前往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进行了清明节习俗的调研,参与并观察了清明节期间当地村民的祭祀、访亲等活动。调查发现,当代清明节习俗既保留了祭祖等仪式传统,同时也发生着服务于现代生活的调适与变形。本文聚焦现代化语境下陶庄镇清明仪式等活动中的变与不变,追踪变异的诱因与过程,进而理解民众对当代清明节气的认知与实践,探究现代社会日益凸显的民俗变异性、多样化特征。

一、村落概况

陶庄,古名柳溪,有着“溪中十八镇,柳溪第一镇”之美誉。陶庄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湖水系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为传统农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陶庄镇地处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交界处,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和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占据特殊的地理位置。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绿色陶庄”“生态陶庄”生产开发模式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格局。陶庄镇既保存了传统农耕文化,又受到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与现代产业化生产方式并存的格局,是当代国内众多乡村的缩影。与之相对应,由农耕生活中产生的许多传统习俗也呈现出去与留的不同趋势。

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与社会经济背景下,陶庄的清明节习俗呈现出地域性与多元性并存的特征。传统农耕文明语境下,清明节期本是春耕的大好时节,但随着土地外包推进,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作为休闲节日的娱乐、团聚功能日益被凸显出来。清明作为农业节气的生产性功能日渐消退,而祭祀、娱乐、文化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或增强。

二、陶庄镇清明习俗的“变”与“不变”

陶庄镇清明节的节期存在两种地方性解释:一种是以“正清明”为界,分为“前清明”与“后清明”,“正清明”是指4月5日,“前清明”是指“正清明”前七天,“后清明”是指“正清明”后七天或八天,祭祀活动多在“前清明”进行。另一种是将清明节前14天作为清明节期,主要的祭祀活动多在清明节上午之前的七天进行。对此,当地人的解释是,如果在更早的时间祭祀,去世的先人还未来得及从阴间赶回来,而清明节下午先人还要回归阴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的清明活动有的需要举行多次仪式,这也是把活动尽量安排在清明节这天之前的原因。民众在城镇化、现代化语境中对习俗实践秩序进行了调适。在祭祀活动中,民众既希望先人“在场”,又不希望先人扰乱人世的正常秩序,因此,即使只有一天法定假日,当地人也会尽可能调整出时间,以配合由祖辈沿袭下来的种种祭祀礼俗。传统的“变”与“不变”具体地体现在请菩萨、拜太太、祭灶、迁坟等活动中。

(一)传统清明祭祀仪式的延续与调适

清明节期间,某日上午请菩萨、当日下午或另择一日拜“太太”、晚上拜灶神,是当地人一套完整的清明祭祀流程。三者相互关联成为清明祭祀活动的主体。其中酬神、祭祖、娱人的先后顺序呈现出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秩序与规范。清明的祭拜对象、目的和供品的准备、摆放既延续传统,又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仪式的复杂度也因不同人家的经济情况、对清明的重视程度、信仰情况而有所差别。

1.请菩萨

“请菩萨”指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庙两类地点,选取前清明的某天上午祭祀财神、观世音菩萨、杨老爷(陶庄地方神杨百)、关戎斩、土地神等各路神仙,祈祷全家身体健康的祭祀活动。请菩萨的地点、实施者、祭品种类及摆放等在当地均有特别规定。在家中请菩萨程序或细节若有差池,自家难以察觉,有可能会招致灾祸;而在庙中请菩萨心更诚,效果更好,如有怠慢也能得到神灵的宽宥,因此许多人选择在庙中请菩萨。在家中请菩萨必须选取家屋中间的堂屋,打扫得干净敞亮,以示对神灵的敬重。

仪式流程是民众传达心理需求的载体。请菩萨的具体仪式规程如下:首先,由家中女主人准备并摆放祭品,祭品分菜品类、酒类、青团及松糕等糕类小吃、水果类。①菜品类:菜品中,荤菜有活鱼、前后蹄膀、猪肋骨肉、鸡等,总数和类别随各家的喜好而不同。其中鱼、蹄膀、五花肉是必需的,狗肉、羊肉不可出现。这些荤菜也是陶庄人节庆或待客的佳肴,尤其是蹄膀,如果没有蹄膀,就以大块猪肉替代,以示丰盛之意。素菜有炒青菜、炒豆干、炒油豆腐等,部分人家不用豆腐,认为豆腐是办丧事使用的菜类,会带来不吉利。为了讨个好彩头,菜品总数多为六或八,六寓意“六六大顺”,八寓意“发大财”,不能出现4、7、11等数字。选做祭祀的鱼最好是活鲤鱼,取“鲤鱼跳龙门”之意,大小一般选择一斤以上的,祭祀完后可以烧来吃,半斤以下的则放生;若没有合适的鲤鱼,也可用鳊鱼、鲈鱼等替换,但不用鲫鱼(鲫鱼刺多且体格小,不适宜用来待客、宴种)。蹄膀也有好彩头,前蹄膀寓意“向前发”,后蹄膀寓意“后劲足”。为此,有的人家会采用双蹄膀。②酒类:酒类多选择本地黄酒,如嘉善黄酒。村民认为黄酒价廉且实用,祭拜完毕可用作厨房佐料。在乡民们的理解中,黄酒为当地生产,当地神灵也更习惯饮用。③糕类:因糕与“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福星高照的寓意,常用于祭祀。在糕的选择上,大多数人家选用状元糕、步步高、松糕等。近年来,随着附近西塘古镇的旅游开发,一种被视为地方特色食品的糕(八珍糕或芡实糕),因为更贵、更好吃而被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选用。我们在清明期间看到最多的是粉糕,一种当地做寿、小孩做生、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都用来作为馈赠礼品的点心。在汾南村委会附近的一个糕点作坊里,我们看到满屋已经做好或正在制作的十六块一蒸的小方糕。当地普遍使用这种糕,有“二八十六,顺顺发”之意,也预示着步步高升、福星高照。④水果类:水果的选择一般不讲究,也有人家会特地选择讨好彩头的水果,如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梨代表顺顺利利。这些菜品与水果在后续的拜“太太”、上坟中可以继续使用,但某些半生半熟或全生的食品需进一步加工为熟食。根据当地人的说法,神喜欢生食,而被祭祀的死者偏好熟食。在当地人的理解中,人类与神明相区别,祖先或其他死亡的亲属虽然已非生者,但是仍属于“人”的范畴,保留有生前的喜好。民间仪式中对不同神祇使用“生”与“熟”不同祭品祭祀的原则,具有普遍性与传统性,并不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逐渐模糊界限。

祭品的摆放规则体现了神、祖先、人的生活世界秩序。祭拜的供品摆放规矩较为复杂:在家祭拜时,供桌放置于堂屋正中,祭拜的堂屋多坐北朝南,因此菩萨坐北面南;庙宇中菩萨也位于北面。因此,荤菜一般靠近北面,素菜放在南面或和其他青团等糕点类、水果类供品随意摆放在桌子的东西两侧。最北面放置6~9只酒杯、筷子若干双(1)筷子的摆放各个家庭有所不同。有的家庭认为有多少菩萨并不知道,干脆直接放一把筷子,请菩萨们自行取用。,碗在东、西、北三面能放多少便放多少。(图1)

图1 请菩萨习俗中饮食及食器摆放规范(根据现场观察绘制)

祭祀开始时,主人家先打开大门迎接神灵,然后把窗户关好,也有的人家会同时把门关好。祭拜者首先双手抱拳请各位菩萨来飨宴。在庙里祭祀的时候,也如家祭一样。然后敬酒三巡,每巡在时间上有些许间隔。接下来是行跪拜礼,对菩萨说出心愿。祭祀时间一般为上午九、十点左右,但是现在有的人家因为赶时间要在一上午完成所有的仪式,会在早上七八点就开始。

2.拜“太太”

所谓“太太”,在当地并无男女性别的区分,指包括家中男性和女性在内的所有祖先,仪式举行时间为请菩萨之后、上坟祭拜之前,这是生活世界中“先神后祖”的秩序规范。

祭祖的民间信仰秩序规范体现在地点、时间、祭品及仪式流程上。首先,祭拜地点一般是家屋中间的堂屋,不能选择在偏房,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其次,时间选择在请菩萨之后,正清明中午十二点之前或者当天下午。再次,对于祭品的准备,其酒、菜、果、糕的种类与请菩萨大体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祭祀菜品中的鱼为鳊鱼,且与猪肋骨肉均为块状熟食。在摆放规矩上,仅在供桌的北面放置筷子六双、酒杯六只。部分人家将筷子拢成一把放置在东西方位,不限于六双,原因是祭祀对象较多。(图2)

在祭拜的仪式流程上,祭拜者先是以双手合十的方式(不同于拜菩萨使用握拳的手形),邀请家中各位祖先前来享用,然后是敬酒,行跪拜礼。间隔一会儿继续给酒杯倒上酒,并再次祭拜。三次过后就开始给祖先烧“冥钱”,即在桌子前摆放大铁锅,将折叠好的元宝和黄表纸以及锡箔放入铁锅中烧掉。祭拜仪式至此告一段落。祭拜后的祭品部分留待上坟仪式中使用,部分加热后食用。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部分村民搬居县城,但他们仍然选择回老屋来拜“太太”。家庭中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男方的父母,虽然在祭拜的仪式中,部分作为媳妇的女性也会同时邀请娘家故去的父母前来享祭,但家庭中还是由男主人充当主祭角色。如果男主人有姐妹的话,姐妹一般不用在自己家为父母专门做家祭,而是与兄弟约好上坟时间去墓地祭拜。家祭的时候,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把酒倒入酒杯中。祭拜者的顺序是先男主人,其次为女主人,最后为孩子。很多年轻人表示,已经不参加这样的仪式,都是父母亲或爷爷奶奶一手操持。

图2 拜“太太”习俗中饮食及食器摆放规范(根据现场观察绘制)

3.祭灶神

祭灶神在拜“太太”当天傍晚时分进行,以祈求灶神保佑家庭平安等。在祭拜时间选择上,当地人特别强调为请菩萨、拜“太太”的当天傍晚时分。祭灶神是不用菜品的,只有水果和糕点。通常由家中具有媳妇身份的女性准备好具有好彩头的水果和青团、松糕等糕点,总数为六、八等吉利的数目。祭拜仪式为:摆放好水果、糕点等祭品后,合手持三炷点燃的香,行作揖礼并口中祈祷,内容为保佑家人健康平安等。祭拜后的水果、糕点可以食用,并被认为有利于健康。

祭灶神这一仪式正在逐渐被当地人遗忘,许多当地年轻人只了解请菩萨、拜“太太”仪式,对祭灶神并不清楚。灶神信仰的“没落”与当地人住房的改进和厨房设施的现代化有关。随着厨房科技的不断发展,煤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等现代化灶具进入民众的生活,传统的土灶已很少使用。部分民众将灶神祭拜的范围从传统土灶拓展到煤气灶等现代形式的灶具,部分民众干脆完全舍弃了这一祭祀仪式。此外,与祭灶神的性质相关,祭灶保佑家庭平安健康的功能已被请菩萨、拜“太太”所包含,加之仪式筹备和实施烦琐,一些人家便仅沿袭请菩萨与拜“太太”仪式,而舍弃了祭灶神。这种舍弃不代表当地民众不信神了,而是一种便利性选择。

祭祀主体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仪式的“留”与“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民众认为清明节俗的变化为“供品更丰盛了”“参加的人多了”。供品的丰盛和参与人数的增加直观地体现了民众对清明祭祀仪式的重视,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经济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升。当人们有了更高的消费力,在满足自我生存需要时,也会“惠及”神明和他们的祖先。这也是当代民俗复兴的原因。

(二)自上而下的丧葬改革与上坟、迁坟活动的变化

当地较为传统的清明上坟习俗是怎样的?我们从村民姚海观手抄的宝卷发现了一些信息:“上等人家上丘坟,荤素菜肴祭祖坟;中等人家来祭扫,烧化纸箔并银锭;下等人家力无能,拙(撮)土为香了(聊)表心。也有人家无后根,尸棺曝露没人临。”“看富家,祭三牲;贫穷也要化纸锭。”地方文献记载,清明家祭以青团子、粽子、蛋上供,也要到坟地去扫墓,供酒上菜,在坟头挂长帛纸和红绿纸球,烧锡箔纸折成的“银锭”。附近孩童前来观看,主人要分发给钱物,有时也有“抢夺”上坟祭品的,当事人不以为怪。如果是新清明(当地人将亲人去世后头三年的清明称为新清明),至亲都要到坟头祭祀,拜的人要早点去,早去有会发财的好彩头,同时要拿粽子、青团、面条祭供,面条要用筷子挑起来。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推行丧葬改革政策和乡村建设,相关的习俗都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地土葬开始改为火葬,近几年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又进一步推动了火葬制度的落实。在我们到达陶庄的第二天,恰逢陶庄镇文化礼堂的“月月赛”启动仪式暨翔胜村“移风易俗,文明祭扫”进行相关宣传活动,倡议文明祭扫、节俭治丧、生态安葬等,同时在礼堂还举行了包青团、做风筝等活动。在陶庄随处都可以看到“告别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等宣传牌。这些政府倡导的活动对民众调适清明习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上坟、迁坟习俗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上坟

虽然清明节通常是指4月5日前后的一天,但是实际上当地的清明祭祀延续有半个月,有“前七后八”之说。新清明的祭祀更为重要,活动也更为丰富。通常要在坟地举行三次祭祀,前两次只需儿子去,也不准备酒菜,主要是烧化元宝;第三次需要准备酒菜,一般由儿子准备,有的人家女儿也会准备。祭拜时间上虽然说是可以在“前七后八”15天内,但当地人在前清明至正清明上午祭拜的多,尤其是节前的周六和周日上午扫墓的人最多。2018年的4月1日恰逢周日,成为当年扫墓人数最多的一天。据西塘公墓临时管理员戴先生说,当天上午有上万人前来扫墓。扫墓时间以上午为宜。姚溇村的吴阿姨就跟我们提到,她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曾与她商量4月5日回来再一起上坟,但吴阿姨认为上坟时间在前清明上午八点半到十点半最佳,等女儿回来就太晚了。

我们在西塘公墓里看到许多前来祭拜的人携带并在墓碑前摆放祭条(塑料、布艺花带、红色布绳等)、青团、酒、肉、蜡烛、金篼(一种竹编的小篮子,形状类似元宝,意为给死去的人送钱)之类的供品。据戴先生说,一般新清明的供品食品居多,也有带新的和旧的衣服烧给死者的。在老坟祭拜的人多带花,花的种类不限,荷花、康乃馨、菊花比较常见,也有供仙人掌的,但是一般不用玫瑰;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仿真花。我们旁观了一户人家的上坟过程。因为是新坟,死者家属在死者墓碑前除了摆放荤素菜肴,还摆放了2个青团、2只粽子、4颗桂圆和4个圣女果。摆放好供品后,他们为死者烧元宝,并将带来的黄酒洒在墓碑上。之后,在相邻墓碑上也洒上黄酒,意为请“邻居”们互相照顾。

2.迁坟

近年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或搞乡村建设占用村民的坟地,或进行殡葬改革,都涉及迁坟大事。在过去,迁坟仪式的举行时间多在冬至(当地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日子),后来清明渐渐也成为可以举办迁坟仪式的时间。如今这两个时间迁坟没有什么差别,加之清明节在2008年之后成为法定节假日,人们优先选择在清明节迁坟,并多集中在4月5日以前。迁坟时辰最好是早上五六点天亮之前,当地村民解释说,因为那时天尚未亮,适合阴魂移动。但近年人们似乎不那么讲究,对迁坟的时间要求更为宽松,早上8点前也可以。

迁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政府提倡,从土坟中迁入墓葬;还有一种是死者家属觉得壁葬等级太低,将死者骨灰从公墓的壁葬迁入墓葬。从土坟和壁葬中迁入墓葬中的流程、供品并无多大差别,不同的是,从土坟中迁出的仪式队伍会持红色小旗,或者在腰上绑上一条红绸带,据说是为了辟邪。

(1)迁出

从土坟迁出。迁坟日期与先后顺序都由村委组织规划,响应迁墓政策的家庭可以获得补贴。迁坟的人家会有一人或多人手持红色小旗,所有参加迁坟仪式的人都系红腰带,穿红衣,臂上系红布块。禁止穿白衣,因白色意味着倒霉。虽然,在当地人看来迁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就如祖先住上了新房,并且是楼房;但他们一般不亲自开坟,当地其他人也不愿做这种工作。迁坟的人家都是请外地工人刨开土坟,将骨头放入骨灰盒,用红绸包裹。然后,由死者的儿子抱着骨灰盒(无儿便由女儿抱着),乘坐政府安排的殡仪馆派出的面包车将死者遗骨送往殡仪馆焚烧,然后移入墓葬。2018年,当地政府为了规划美丽乡村,进行旅游开发,围绕夏墓荡这片水域建设旅游观光步道,原来安葬在夏墓荡附近的私家坟地全部都要被清理。政府出资专门请人帮助开坟,然后装入统一购买的骨灰盒,请专车送往殡仪馆火化,再送公共墓地安葬。我们在汾湖村听说当地的水上运动中心要扩大比赛水域,修建基础设施,有30多户人家要集中迁坟。清明前三日,我们在夏河村刚好遇到一对当日迁坟回来的夫妇,他们刚从殡仪馆的专车下车,略带兴奋地说“已经办好了”。原来是他们配合政府行动,把父母的骨灰盒安置到公共陵园了。我们跟随女主人回到她家,看到客厅的正中桌子上摆放着两大竹篮的红发糕(糕上盖有双喜字的印)、一大袋的糖果。在家等候的女主人的嫂子与女主人开始用剪刀把从前一天晚上从点心店拿回来的整块发糕,剪成两块一份。妯娌俩提着装有发糕的篮子挨家挨户分发给大家。当走到一户人家送上糕、糖时,那户人家问何故,女主人回答“太太迁新居了”,语气里有着喜气和成就感。迁坟的人家晚上或择日还要举办酒席,请亲戚们回家团聚。他们解释说,迁坟就像现在迁新居,是一件大事,是喜事,因此,是要“做一做”的。迁坟时,女性头发上系有一条红绸带,男性衣服口袋里放有一条更宽大的红绸带。村里做过迁坟的人都有此标志。据当日安排迁坟事宜的村里主事说,迁坟其实是百无禁忌的,但是直接接触的人还是要把红绸带绑到腰上,其他的人可以放在口袋里,露出一长截来就可以。这也说明大家心里的禁忌和对迁坟的重视。

从壁葬迁出。据西塘公墓的临时管理员戴先生介绍,西塘公墓里的壁葬都是比较早就安放在这里的,有些人觉得壁葬档次不高,就在清明期间将亡者从壁葬迁入条件较好的新建公墓,当年4月1日一天就有18个壁葬迁出。我们在西塘公墓调研时,碰到了好几户人家要办理从壁葬中迁坟。其程序是,先在公墓管理员处登记,由管理员带领至壁葬处,然后公墓工作人员用锤子敲开壁葬的石门。工作人员一手持锤,一手伸进敲开的洞里护住,防止碎石落入棺内。石门被敲开后,壁葬中的骨灰盒,以及塑料花、万年松仿真盆栽、元宝、小灵位等全部被取出。骨灰盒用红布包好,由一家人恭恭敬敬捧在手上,其他物件可以用红布包,也可以随意拿在手上。一行人由管理员和工作人员带至新墓地。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去世不久的死者骨灰盒可寄存在公墓,并不直接下葬。由于是新清明,死者家属会在清明这一天,穿白色孝服(隆重的可能会穿黑色孝服;死者的儿女辈必须穿孝,孙辈可以不穿),带供品,先在寄放骨灰盒的“五福堂”门口摆供桌,点蜡烛,然后再请出骨灰盒,用红布包好,捧至新墓地。

(2)迁入

死者家属一行人来到新墓地。如果是去世没有多久的死者,家人会请唢呐手吹唢呐随行。到达墓前,家属先在墓碑上放上塑料花条、万年松仿真盆栽等装饰,再由工作人员掀开最外层的墓盖。一块墓通常是夫妻两人的合葬墓,所以分为两格,两格各有一个小墓盖。家属在其中一格墓里点燃元宝,然后在墓底铺上红布,放置骨灰盒(有的家属会在四角放置硬币,再放入骨灰盒,用硬币架住骨灰盒),骨灰盒上盖红布。据当地人的说法,红布有辟邪、保护的作用。红布上根据家属意愿可放置死者遗像、万年松仿真盆栽、小灵位、元宝、花环等物,之前在壁葬中的陪葬品也一并放入。工作人员将水泥浆涂在墓的边缘,家属盖上小墓盖。如果死者的配偶未去世,则另一格墓地要铺上红布,盖上最外层的墓盖后,红布露出约15厘米宽,被称为“喜墓”。墓盖盖好后,哭丧声也停止,家属开始烧元宝、纸钱、“聚宝盆”等物件,在墓碑上绑上红色或金色绳子,固定祭条。有些人家还会放鞭炮之类。据公墓管理人员说,近些年政府禁止放鞭炮等,但是还是有人遵从过去的习俗。家属离开前,会将黄酒洒在墓碑上,米饭等食物有时也会洒在墓碑上,供品不带走。

在上述清明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自上至下的引导与介入。村镇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需要当地居民接受“墓葬”,已土葬的死者要迁入墓园。动坟是一件大事,虽然当地仍有一些老人觉得不宜迁坟,但是经过政府长时间引导和给予经费补贴,当地村民渐渐转变了观念,认为“迁坟是给老祖宗找一个楼房,是喜事”;迁到公墓以后,既整齐清爽,子女去祭奠也十分方便,又避可免土坟可能遭受的种种危险(年久被毁)。除了迁坟,小孩子不宜祭扫的迷信观念也在改变。据戴先生说,一般都是老人认为小孩子来扫墓不太好,但是小孩子可以跟长辈来,大概十几岁独立后就可以来了。

调研中,我们注意到,鞭炮在祭祀仪式中使用的历史可称得上“一波三折”。当地在20世纪60年代时办丧事是不用鞭炮的,后来才开始使用鞭炮,但是具体时间和原因并不明确。大概十年前当地倡导“文明祭祀”,放鞭炮的行为被管理者禁止。但有少数人仍偷偷放鞭炮,管理员一般来不及制止,又无法提前预防,加之其本身对当地习俗的理解,即使抓到了燃放鞭炮的人,也只是好言相劝,一般不会严加呵斥。有些人觉得放鞭炮是习俗,觉得迁坟是喜事,所以要使用在喜事上出现的鞭炮;也有些人觉得这样不安全,可能引起火灾,认为不适合放鞭炮。

(三)佛教仪式与清明节祭拜活动的融合

圆觉寺是陶庄镇重要的佛寺,最初是宋代杭州灵隐寺如照禅师主持建造的,在明、清两代盛极一时,几经兴衰,于1995年重新开放。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清明期间举办水陆法会的场所,以佛教的礼仪来替代民间的祭祀活动。据圆觉寺禅师介绍,清明水陆法会已经举办了十七八年,在清明节、中元节和冬至都会举行以超度亡者为目的的仪式。由于清明节信众来为家中亡者超度最为方便,功德也大,所以,清明节的水陆法会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耗费资金最多。清明节的仪式一般从4月1日到4月7日,举办七天,既为亡者超度,也为生者祈福。值得注意的是,观音菩萨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成人”的生日往往在清明节期间或前后。寺庙的法会时间既与民间节俗时间相配合,又契合了佛教节日,很难说是单纯的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当我们问及香客将亡者骨灰盒寄放在圆觉寺的原因时,一位寺中禅师回答说,圆觉寺内只有大概2 000个存放骨灰盒的位置,因此只有对圆觉寺有实际贡献且在圆觉寺工作3年以上的居士及其亲友才能将骨灰盒寄放在圆觉寺内。但是从对香客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寄放骨灰盒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苛,普通信众也可以将亲属骨灰放置在寺庙中。圆觉寺某住持认为,许多人之所以将骨灰盒寄放在圆觉寺是因为寄放骨灰盒的价格非常便宜,如果只寄放牌位,价格在3 000~5 000元,后续不收管理费;如果是壁葬,最高也只有20 000元,后续同样不收管理费。除了价格因素,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将骨灰放置在圆觉寺中的大多是嘉善本地人,选择这里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信佛,另一个是因为这里清爽,也有人说这里离得近,比较方便。香客多在清明节前,尤其是清明节前两天的上午来圆觉寺祭祖。来圆觉寺祭祖的香客多是当地人,也有少数从江苏、上海等邻近地区来的香客。香客们一般会在亡者灵位前简单祭拜,放置供品(水果、糕点、小菜等)。供品不可有荤腥、烟酒,都是素食,不可以带火烛。祭拜后,寺庙里的人会将祭拜用的供品喂鱼。香客也可以烧纸钱、衣物、锡箔纸等物。有些香客离开前会在寺里折柏树枝,一如在墓园中的祭扫行为。

在参与水陆法会时,香客为亡者超度,可以烧锡箔纸等物品。烧东西这一行为并不属于仪轨中的流程,但是圆觉寺的禅师认为要“有慈悲之心”“给香客开方便之门”“顺应当地习俗”,因此只要不引发事故,在规定的场所内小规模地烧东西也是允许的。因此,香客能带黄酒入寺,在烧锡箔之后洒一些黄酒。

圆觉寺举办法会、提供骨灰盒安置场地,使信徒们在信奉佛教的同时,也对寺庙产生更为世俗化的、牢固的情感依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有一些天主教信徒,他们也如普通村民一样,会在清明节前后随教父、修女在公墓中做礼拜,怀念自己逝去的亲人。宗教顺应了当地的习俗传统,借时间相近的节期,巧妙地将分属于不同信仰体系的仪式活动糅合在一起,既不至于使自身与当地日常社会相分离,也增加了信徒对于信仰观念的身体体验。

三、小结

浙江嘉兴陶庄镇的清明节期仪式与活动涉及酬神、祭祖、娱人等多个层面,包括请菩萨、拜“太太”、迁坟、上坟等系列仪式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民众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人与祖先之间一以贯之的生命哲学与社会秩序。

在陶庄镇居民的清明节期仪式与活动中,可以看到中国民间信仰中明显的祖先崇拜观念与行为的特点,供品的摆放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空间方位的集体性认知,这些都是对清明传统祭祀习俗与秩序的传承。调研发现,祭品的选择、祭拜者的身份、祭拜仪式的流程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祭祀主体家庭主观选择、当地政府干预和宗教调适与当地民间习俗之间的互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居民感受到了自上而下的权力引导与其他信仰的试图融入,根据便利性、娱乐性、自我满足感等多重标准,对传统的清明习俗进行扬弃,对外部力量所带来的影响建立一套地方社会的筛选和准入机制,并进行融合与再创造。陶庄镇清明仪式和活动,是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宗教团体三方合作的产物,但三方的出发点不同,他们对于清明仪式与活动提供的阐释也不完全一致。其中,民间对于官方话语和宗教教义的转化,使其服务于自身目的的创造性实践值得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骨灰盒菩萨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仪式感重要吗?
可携带骨灰盒风靡日本
Talking strategies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邓颖超的“骨灰盒”遗嘱
失踪的骨灰盒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