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关键能力

2020-04-14吴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

吴燕

【摘要】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主要是指用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去求解含有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题目.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基本步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应用题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解答应用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一)理解题意

理解题意就是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搞清楚应用题叙述的事件,明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将条件和问题从应用题叙述的事件中分离出来并正确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为后面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答方法做好准备.

(二)分析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就是在弄清楚题意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应用题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分析数量关系一要正确选用分析方法,并根据所选用的分析方法确定思考的起点和思维展开方向.

(三)列式解答

列式解答是在正确理解题意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作为数学问题的应用题转化成数学算式或方程,并算出结果来,简单应用题只需要一步就能算出结果,复合应用题则需要两步或更多的步数才能算出结果,复合应用题既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综合列式解答.

(四)检验并写出答案

这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确信自己的解题正确无误后写出答案.

二、根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特点和功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下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突出思维能力的培養

应用题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重视学生对应用题课题表象的建立.

学生解答应用题都是先对应用题内容做全面感知,然后在头脑里形成应用题事件和数量关系的具体形象,这种形象叫作应用题的课题表象.如,应用题:“一(1)班学生春游,上山每分钟走40米,下山时原路返回,每分钟走60米.他们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几米?”学生读题后就要在头脑里建立上山时走得慢、下山时走得快、上山和下山所走过的路程一样长等具体形象,即课题表象.

2.让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无矛盾的、前后一贯的思维,其特征是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连续推理过程,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到条件或从条件到问题的有序思考,明确每一步推理的依据,懂得为什么要这样思考.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五年级同学栽花,按12人一组或15人一组都能正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栽花的至少有多少人?”学生读题后理解分析,五年级学生总人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5的倍数,所以确定总人数是12和15的公倍数,问题的关键是至少有多少人,所以五年级参加栽花的总人数就是12和15的最小公倍数.

3.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思维品质密切相关,其中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尤为重要.解答应用题时,不仅要求学生对题中内容和数量关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与分析,还要求他们对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出快速反应,以实现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学会对应用题做出全面的整体分析,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时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将某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推广到类似的问题中去,通过已有方法的广泛迁移去实现新问题的解决.

(二)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根据应用题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意识或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施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首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是有用的,它能够解决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让他们从小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如,让学生解答有关计算商品折扣、计算存款利息和粉刷教室四周墙壁(除门窗和黑板面积)等应用题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身边到处有数学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就能够解答,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强化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其次,让学生在解题活动中熟悉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常用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将它们推广到类似的解题活动中去,从而实现解题方法的广泛迁移,同时,要防止学生在解题中形成思维定式,造成解题思路的僵化.因此,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根据题中数量关系灵活运用解答方法,重视一题多解的训练,特别是到高年级以后应把列方程解应用题作为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不同侧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最佳的方法解题,重视对解答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检验,在检验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从而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手段,以激发兴趣为动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卫国,卢江.小学数学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布置“递进式”作业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