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2020-04-14张剑红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人教版初中

张剑红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融入数学知识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提升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采取自主探究的方法,激活并释放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效果,实现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人教版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多种层次,其中有理论研究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知识变通能力等,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提升教学的创新程度,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随着现代初中教育的发展,教育形势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现代数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1].

一、积极探究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效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提升综合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现代教学讲究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其关键核心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提升了自身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进而更好地将知识融入生活中,提升自身学习效果.由于数学学科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教育体系,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创新教学的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数学是重要的学科,与學生的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推进初中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注重构建实践教育体系,让数学知识真正地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融入并改进实践活动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知识,并且真正地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一些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而言不是十分容易理解,作为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实现初中教育改革目标.不容忽视的是,现代初中教育面临着较强的升学压力,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又不冲击日常的课堂常规教育活动,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因此,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活动教育的积极意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2].

例如,在一条直线上,分别站着同学、家长和教师,同学和家长的距离是50米、家长和教师的距离是70米,那么大家的速度各相差0.5米/秒,向统一方向赶路,如何能实现追击目标呢?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情况和答案,在陈述过程中,学生很难融入情境中,经常只能回答上一个.这时引入图像,在绘图中让学生思考方向问题,可以提起学生兴趣,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创新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

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思维,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在教学指导和教学评价过程中,提升教育评价的精度,让“生本理念”真正融入教育体系中.现代初中数学教育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很多学生有着自身的理解,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力争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索和探寻的精神动力,而不是抹杀学生的精神活力.比如,学习“数据的分析”时,结合“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密集程度”等,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模式,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阐释自己的学习发现,提升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综合感知能力.

四、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教学优化与设计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参与者,是引导者,更是思想火花的点燃者,因而,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探究上教师应下苦功,勤钻研,研究新形式、新方法,开辟课堂教学的新空间,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度”,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一直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因而,教师的教学环节设置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想让学生多说话,就要设置更多的让学生主动的机会,因而,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师应做适当的改动.将讲授变为一种“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想要表达思想.可以巧妙地设置一些游戏环节,符合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会更见成效.此外,课堂检测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判定学生是否真正高效地学到了知识,检测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检测的设计是可以博采众长的,要结合本课的教学效果去细心地研究什么样的习题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让检测不成为没有用的环节,一定要做好准备让它为课堂服务[3].

五、注意备课中的预设与梯度教学

备课对每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教师要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备学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总导演”.备课应是一个构思“剧本”的过程,但这也不是按本宣科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总体设计的过程.教师要做好的是多重的准备.首先,把握教材,教师要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内容和思想.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积极的应对准备,学生的问题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教师要能够给学生一个合理的答案.再次,要灵活地管理和维护班级的纪律,要想学生积极的发言和做好“高效课堂”的创设,班级、课堂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教师要做好十足的准备.当然了,在预设的前提下去实施要有效、有梯度,掌握好“度”.大胆地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预设与生成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六、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如何让初中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主人公”的身份,并付诸行动去利用自己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将课堂当作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殿堂,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学习的枷锁和牢笼,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上下功夫.学习是一个勤于思考的过程,在一节课的预习环节要加入“提问题”这一项,而不是以往的以读为本,读过了事的思想,让学生从将要学习的课程中发现问题,这就不得不依赖于平日的思考和训练,现今的学生并不缺乏思考的能力,而是长时间的被动思考使他们的这种能力开始退化,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开掘和促使这种能力的发展.教师也要及时地收集这些问题,归纳出共性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组织数学教学,同时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鼓舞,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培养问题意识,增强思想的深度和对问题的把握能力[4].

七、引导学生适当开展自主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带着问题学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学生一定会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行,教师也会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一堂课下来,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肢体动作、自己的语言、导入的部分、讲授的部分是否做得完美.因为教师深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教师的一个手势、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奇迹,因而,教师在不断地反思.为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更应该全方位地去反思.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解决了效率问题,同时也让教师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学生也在其中找到了学习的信心,为了这样的目的教师定要多研究、多反思、勤总结,积极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初中数学教师带来的是教育的一次机会,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去探究它的意义和行之有效的开展方式,未来的道路要勤修苦研才能达到教师期待的效果.

八、结 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在开展初中数学教育中,要认识到现代自主探究教育发展的方向,准确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的教育发展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拓展教学范围,构建科学的自主探究教育体系,提升综合教育效果,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华.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赤子,2019(8):222.

[2]刘春辉.浅谈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人文之友,2019(4):176.

[3]罗建华.谈如何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J].南北桥,2018(24):92.

[4]许小梅.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5):44-45.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人教版初中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