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0-04-14高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整合信息技术

高力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的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与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增加可以促使教学情境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习,提升教学实践水平,也有利于数学教学模式变革和推广.本文便将信息技术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在实践过程中应遵循的具体教学原则以及可采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创新

数学作为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今,小学数学教学对个体学习的侧重点逐步演变为重在“学”与“导”,信息技术便是一项能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转换的有力助手,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選择.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因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实际教学中的内容无法完全与生活发生紧密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依靠教材做“填鸭式教学”,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丰富优势,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起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在讨论中表达观点、增进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在设置教学情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创设在小学生看来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可播放“嫦娥四号”登录月球的精彩回放,询问学生有多少人知道?与学生们探讨学生举手的数量占全班学生数量的多少?从而引导出本节主题“生活与百分数”.再通过设置“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什么”的问题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进行在线调查,从投票上反映有多少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感兴趣,有多少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写法,并请同学们发散思维探讨百分数究竟有什么意义.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进一步深入本课“认识百分数”.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由于数学思维还未完全形成,对抽象的事物无法准确理解,对如何学习数学的方法更是知之甚少,大部分知识是依赖死记硬背获得的,这就造成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缓慢.并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理解问题的角度单一化.而将信息技术运用至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拓展和延伸数学知识,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将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化,让教师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让学生接纳得更加容易,让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我们在讲解“正方体与长方体”这一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如何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呢?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就是一个好帮手.它可以动态地、多方位、多角度地将正方体、长方体的每个面、每个角及每一条棱直观地呈现.在学习如何计算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时,通过动态演示展现:正方体、长方体的六个面完全铺开是什么样子的?公式是如何与其表面积对应相等的?二者表面积相同,体积是否一样?这些问题都可以促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通过视频讲解这些重点教学内容后,可布置一项课后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只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有增强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引导

民族的不断进步靠的是什么?创新.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又是靠的什么?还是创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学早已不是只以教授教材知识为目的那么简单,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占比越来越重.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创新思维,“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则能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死板的教材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会到如何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一节中,如何计算“圆锥的表面积”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l+πr2当中的S侧=πrl提出疑问.我们在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开展“圆锥的表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把圆锥体动态的形式拆分过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圆锥其实就是我们所学的扇形与圆组合,由此可知圆锥的侧面积等于多媒体中所呈现的扇形面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对问题进行动态分析,不仅有效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并从多个维度将数学知识进行讲解,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高效整合,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取代了过去的传统板书模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固化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让数学在小学生的眼中变得不再难以理解.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两者的整合不仅止步于此,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应不断探索、继续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点,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大为.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139.

[2]胡功元.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67-68.

[3]吴华林.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应用现状、问题及构建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9):44-47.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