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2020-04-14许晓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效课堂小学

许晓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生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探究.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需要,紧扣数学学习多元化的目标要求,引入情境教学方法,构建生动、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引导教学元素之间的互动,融洽课堂关系,优化教学评价,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绘制科学的“工程图”,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關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生动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探究,从而提升其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情感塑造,端正其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一些影响课堂实践效果的因素依然普遍存在.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做好教学设计、塑造高效课堂浅谈四方面的体会.

一、扣紧课程目标,明确课堂定位

万变不离其宗,教学设计方案是“条条大道”,而教学目标是目的地“罗马”,是课堂构建的依据.很多情况下,数学教师习惯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局限在知识层面,将知识传递作为课堂构建的主要方向,这样的目标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的塑造.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引导目标,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备课阶段,教师要对三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并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综合目标:观察教师提供的图案,并根据直观体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在动手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并能够找全相应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感,在动手操作、互动交流中体会探索的乐趣,培养实践精神.在教学设计中,就要全面顾及多维目标,对数学课堂进行明确的定位,并围绕目标细化教学过程,分步骤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引导.

二、设计情境教学,引导自主探究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思想.相较于传统的以语言讲解为核心的课堂构建方法,情境教学能够综合调动教学元素,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情感参与的环境氛围,从而在情境融合中调动其自主探究欲望,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设计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元、角、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买文具”的主题,构建生活化情境,为学生展示超市图片以及各种文具的价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在生活情感的延伸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数学知识的提炼、学习与运用.

再比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创设实践操作情境,通过提供硬纸板、剪刀、直尺、颜料等,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描述动手操作,并在实践中思考,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强化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需要、课程要求,灵活调动教学素材,营造充满吸引力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情境融合中完成探究性学习.

三、开展互动交流,优化课堂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交流不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课堂气氛沉闷、僵化等问题饱受诟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设计逐渐从封闭向开放过渡,教学元素之间的互动交流范围更加广阔,交流方式也更加多元.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主动调整课堂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营造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不同观点在互动、交流、讨论中碰撞.

例如,在设计“统计与可能性”教学时,教师设计一场投篮比赛,比较男女队的成绩.并要求学生看图对比、描述,两组队伍间的差异,在设计互动中,教师要打破了师生之间的身份隔阂,走到学生之间,倾听学生的讨论、表达,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做出点拨,同时鼓励学生对两队的统计结果提出问题.再如,在设计“2、5的倍数”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互助合作,完成倍数知识的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师生角色,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实现畅通有效的交流,进而在表达、反馈中相互启发、共同学习.

四、完善教学评价,强化教学激励

教学评价具有检验、反馈、激励的作用.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检验与反馈层面,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激励,从而导致教学实践出现过度重视学生的选拔与衡量,影响了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调整课堂评价机制,强化教学激励作用.

例如,在进行“3的倍数”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点评,但应避免采用“很好”“真棒”等千篇一律的激励语言,应该根据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真诚评价,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应调整课堂评价方式,例如,打破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方式,利用表情包,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以增加课堂评价的趣味性,让师生在充满人文性的沟通中构建良好的关系,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其课堂参与积极性,体现教学评价的激励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需要,紧扣数学学习多元化的目标要求,引入情境教学方法,构建生动、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引导教学元素之间的互动,融洽课堂关系,优化教学评价,为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绘制科学的“工程图”,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向华.小学数学教学立足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与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7):62.

[2]杨可莹.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J].西部教育,2017(8):119.

[3]张才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的联系[J].学周刊,2016(5):168.

[4]赵长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才智,2017(4):42.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效课堂小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