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04-14黄伟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主动阅读方法

黄伟东

【摘要】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入手,加強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数学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促进小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主动,阅读方法

数学是一种语言,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小学数学阅读是一个不断想象、不停地进行假设和证明、论证与推理的认知过程,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阅读关注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对小学生来说培养数学阅读兴趣事关重要.

一、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在以往的认知里,往往与枯燥无味和简单重复训练挂钩.在课堂上要使得学生有兴趣学习,就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从数学阅读入手,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首先是教师要调动课堂教学氛围进行全面互动,如,在教学四年级(小数除法一)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所设置的“精打细算”,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就“精打细算”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如何解决问题,从而调动课堂教学氛围.

其次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的同时,能够与身边具体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将知识带入到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和数学阅读的兴趣.同样在教学四年级“小数除法一”时,教师可以在认真钻研教材后,根据本课时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完教材的基础上,从身边或者学校周边的商店入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感受到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二、加强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小学生会下意识地去学习甚至模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行为.教师身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进行数学阅读时,本身能否进行正确的数学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旧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对数学阅读并不重视,因为小学教材里每一课时体现的文字内容少,图片也不多,往往一个课时就一个或者两个情境,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草草地阅读一遍了事,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算理、算法的讲解上,忽视了对数学阅读内容的深入了解,导致教学效果和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因此,教师本身应该注重数学阅读,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不单单是注重阅读时语气语调的变化,更要注重对阅读内容本身的深入理解.

如,在教学“人民币兑换”这一课时,教师要在充分阅读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理解了如何取近似值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教材的要求,而后比较两种运算取近似值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分析出:积取近似值是先精确计算,再根据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取得近似值.

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数学阅读能力

一方面,是从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入手,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在进行充分的数学阅读之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对“小数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教材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创设:“到哪个商店买牛奶便宜?”可以将学生生活周边的具体商店名称替换进去,参观博物馆“平均每人花多少钱?”也可以让学生计算参加研学实践时的费用.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阅读的时候,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得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促进他们主动进行积极的数学阅读.

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阅读.如,在“小数除法”在一单元内容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学生只要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阅读相关问题就可以自主解决,而主要内容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学生通过认真进行数学阅读之后,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将其进行转化,将除数转化为整数,这样也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自主数学阅读能力时,应该更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阅读时,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深入的数学阅读,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知识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将提高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促进小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数学阅读,并在阅读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倡“标新立异”,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质疑,进行思考,最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思考,并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问,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并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东超.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3(4):56-57.

[2]马玉民.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4(11):27.

[3]许玉梅.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青海教育,2011(12):38.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主动阅读方法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