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从自主到创新的华丽转身

2020-04-14王永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成功感获得感初中数学教学

王永桂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探求意识,就要从培养兴趣开始,而培养兴趣就是让学生要有获得感,要有成功的体验,进而产生责任意识.获得感能直接刺激学生主观能动性,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和趣味感,责任感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养成责任感就会不断自主创新,不断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获得感,成功感,责任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获得感,从而使他们产生不断积累数学知识,主动掌握科学本领的最初愿望,这种愿望即自主意识.还要直接得到成功的感觉,使之产生创新的欲望,就是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更多新问题的欲望.学生一旦产生这种愿望和打算,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探求之中.更主要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即勇于担當、顾全大局、集体荣誉感的团队精神.因为,只要有担当,就会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就会有团结协作、紧密配合、不懈努力、不断探究的动力.

一、获得感:激发自主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手段,不仅给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带来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巨大变化,也给学生的主观感觉带来了直接冲击,使他们产生“一显身手”“一展风采”之冲动,这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教师应及时紧紧抓住这份冲动,这份好奇,及时为他们“一显身手”打造平台,为他们“一展风采”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来,使他们有获得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这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教师应紧紧抓住,及时捕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他们异常的“闪光点”,去推波助澜,去兴风作浪,去助燃并蔓延那稍纵即逝的星火.也就是学生有了获得感,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去学,主动去创新.“因此,自主意识是创新的动力.”[1]

比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这一节学习内容时,教师在课前组织一个数学课设计小组.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记录下在实际生活中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内容,并在小组范围内进行数学组合,把其用二次函数表达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作品,让全班学生也参与到用二次函数与生活实践的对接的活动中来.学生用快速相机拍摄下了篮球被投入进篮的轨迹,还设计了一道有趣的二次函数计算式,让学生有了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获得感,这大大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

二、成功感:激发创新思维

给学生以自主的机会,给学生以自主的平台,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就有了自主创新的原动力和自信心.“当然,只凭个人一腔愿望是不够的,也是无法实现创新目标的.”[2]对教师而言,极其明智、极其科学的教法是:“欲擒故纵,对准目标,一蹴而就”.就是说教师把多媒体教学手段交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可能会很快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数学课堂的设计中来.因此有了学习上的获得感、成就感,也会因此产生满足感而停滞不前,不能深入探求数学王国中的尽数奥秘.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艰辛与挫折”,让他们无法自满,因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去探求、去思考、去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并因此获得成功感.

比如,在“数学乘法公式”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轻松找出各类乘法公式,在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下,还推导出这些公式的产生过程,最后,教师“发难”,让学生大胆想象,去用现有的乘法公式,推导出没有学习过的数学公式.并要求越离奇越好,直至达到找出现在还无法证明其结果的推理将更好.学生的自主创新的思维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在小组学习中,共同探讨,共同配合,边设计,边思考,还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就这些提出的问题本身而言,就“闪耀”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的引导获得了成功,学生创新的思维、大胆的想象也获得了追求科学精神的成功感.

三、责任感:激发深入探究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有获得感,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主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会获得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的探求欲望.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素养,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牢固的集体主义意识,运用数学的方法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想要摘得数学王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得靠许多坚强有力的团队组织,通力合作,去共同奉献才能完成.就是说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团队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科学的探求是神圣的,是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同时也是永无止境的深入.

比如,在教学“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课前进行分工明确的团队合作,在课堂展示变静态为动态,即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活动轨迹教学,运用多媒体演示轨迹的形成过程,还在学生相互配合下,进行二次函数式与图像之间的印证,并在印证过程中提出大胆的设想,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的责任意识.

自主发展,使学生有了取得成就的获得感,从而激发学生爱好数学,不断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精神,进而在不断探求的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进一步向创新学习的领域挺进和深入,有了不断探求的责任感,深入探求的使命感,就会形成默契配合、主动合作的团队精神,这就是数学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孜孜以求的愿望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成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2017(40):10.

[2]桑建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浅谈[J].读写算,2018(15):14.

猜你喜欢

成功感获得感初中数学教学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成功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