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2020-04-14吴荣沛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高中培养

吴荣沛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无处不在的,科学合理地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数学意识,这是新课改背景之下提出的客观要求.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综合能力,在本文中详细分析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推动学生逐渐走上一条全面发展道路,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培养的研究背景

之所以在高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提出、分析及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数学问题的方法,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问题,积极地交流,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能力.当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首先应当保证自己已经养成数学应用意识,积极主动地找寻各种问题中隐含的数学信息,而后依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将信息转换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力度,才能对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保证,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二、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数学应用意识是主体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将某一现象的实际情况阐述出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用数学的语言及知识去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倾向,其实也可以将其当成是一种精神状态或者一种意向,它是以对数学的特征和应用价值的认识为基础,每当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任何一个可以数学化的问题时,就有使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冲动,并且可以十分迅速地依据自己的思维途径,找寻到适应性比较强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展现出数学观念及方法,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应用意识,并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数学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重要工具,需要用数学眼光的来理解并发现数学特征,之后再解决问题.

三、高中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方法

(一)深化理解数学知识,重视知识推导过程

任何数学知识的引入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所以要正确理解数学知识,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最终结论上,而应当去了解这一知识演变发展的全过程,通过这一情境过程去体验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学习椭圆标准方程时,学生知道了概念后,如何设常量有助于化简求椭圆标准方程呢?其实椭圆概念中的两个常量可任意取设,只要满足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的常数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即可.但在推导公式时若能理解如何去根号,则本题关键就可以解决了.最后方程里是没有字母b的,只是数学也追求对称美,才设出了b2=a2-c2,既简化了椭圆标准方程,又体现了数学对称美.理解了推导过程,知道了其中字母的由来,自然可以得知椭圆面积求导方法.

(二)将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一般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教师在对学生应用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数学教材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及有用性,让学生养成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一定的教材内容转换及迁移能力,依据各个数学知识点的特征分类整理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之下自然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及应用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依据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地向学生展现数学教学内容,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教学等比数列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银行储蓄和贷款等利息问题,依据利息的等比累积让学生深入理解等比数列知识,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更为关注数学现象及数学因素,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大幅增强.

(三)从数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之下,知识的产生一般是将实际生活需求及数学学科发展需求作为依据.在高中教学阶段,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一般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数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促使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知识背景之下感受相关知识点的特征,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比如,在教学“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分析电线杆和墙体之间的稳定及其和地面之间的角度关系,在深入分析此问题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电线杆、墙体和地面保持垂直的情况下,展现出的稳定性最强.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养成一定的数学知识抽象分析能力,切实将数学知识的应用特征展现出来,将学生养成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在此背景之下自然可以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培养效率及培养效果做出保证,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素质教育策略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四)促使学生养成引导性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想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那么教师首先应当养成引导性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因为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养成特定应用意识之前,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知识掌握程度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对自己的应用意识进行培养,深入认识到各种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模式及应用意识.教师还应当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特征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有效性,找寻出适应性比较强的应用意识培养方法.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当多了解各个领域中的知识,以便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应用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各个学科知识的相通性,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也就可以在学生走上全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项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切实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引导,在不断渗透及强化的过程中,自然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也就可以在学生走上全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红艳.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69+73.

[2]刘鑫.基于元认知的高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44+48.

[3]叶立军,高敏.两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2017年版和实验版“几何内容”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21-26.

[4]夏立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行为的观测与评价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1):45-46.

[5]段小龙,张扬.高中数学“方法形成型”微专题课的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8(34):52-56.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高中培养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