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前处理对藜麦苗菜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0-04-14乐梨庆夏诗婷蔡依云公续霄安琪周媚胡志明向达兵万燕

关键词:多菌灵叶面积麦苗

乐梨庆,夏诗婷,蔡依云,公续霄,安琪,周媚,胡志明,向达兵,2,万燕,2

(1.成都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学 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106)

0 引 言

藜麦,苋科藜属,一年生自花授粉双子叶植物[1-2],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抗氧化、预防糖尿病、降血压血脂及增强免疫力等生理功效,可降低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3].藜麦叶片中的多酚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具有抑制脂氧合酶活性和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4].此外,藜麦叶片中含有的没食子酸、阿魏酸、山奈酚、芥子酸、芦丁与异鼠李素等物质还使其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动性和癌细胞通信能力的作用[5].

苗菜是指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并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的总称,又称“活体蔬菜”,其生物效率高,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类黄酮化合物等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血糖、抗癌、镇痛、防止便秘与提高免疫力等药用保健功能.近年来,随着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芽苗菜这种生产便捷、营养价值高且特色鲜明的无污染蔬菜越来越青睐.虽然芽苗菜具有可操作性强且生产周期短等优势,但芽苗菜在生产过程中仍存在着品种待优化、技术待提升且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6-7].

藜麦苗菜在生长前期除了受水分与气温的影响,尤其会受到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而患根腐病等,最终导致藜麦苗菜产量下降.目前常用的土传病害防治措施主要有消灭菌源和种子灭菌.文献[8]指出,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花生茎腐病的效果可达95%.目前,少有文献从种植前处理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藜麦苗菜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以藜麦4-灰品种为样本来探究不同播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生长的影响,以对藜麦苗菜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土壤条件

供试材料4-灰品种来自于成都大学国家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试验在成都大学温室大棚进行.试验土壤为通用型营养土,土壤理化性质为:69.9%有机质,3.89%全氮,9.06%全磷,0.71%全钾,pH值为7.24.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按照不同的种植前处理方式设为A(75%酒精)、B(多菌灵液)、C(多菌灵粉拌种)和CK(无处理),取4号花盆(直径×高×底径,12.7 cm × 12.7 cm × 5.7 cm)装4/5的营养土,每种处理方式种植15盆.A处理方式:使用75%酒精喷施营养土,晾晒24 h;B处理方式: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营养土,晾晒24 h;C处理方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4%;CK处理方式:对照,不对土壤和种子做任何处理,直接播种.试验选用籽粒饱满、完整、无病虫害且储存期小于1年的藜麦种子,每种处理方式下均撒播10粒左右,然后在种子上均匀覆盖1~2 cm厚营养土,喷施自来水至表层土湿润即可.出苗前每天喷洒浇水1次,保持覆盖物的水分,但不可浇水过多;出苗后每2 d浇1次水,保持土壤水分.

1.2.2 形态指标测定

播种第40天时,每种处理方式随机选取15株植株,用直尺和游标卡尺测定其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分枝叶片数,用打孔法测定叶面积.

1.2.3 生理指标测定

浸提法测定叶绿素.每种处理方式随机选取3株藜麦苗菜,将每株藜麦苗菜所有叶片剪下,去除主脉,剪成2~8 mm的细丝或小块,取0.2~0.5 g样品置于25 mL的比色管中,用提取液(乙醇∶丙酮1∶1)定容至25 mL,密封避光静置24 h,期间摇动2~3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9].

1.2.4 统计分析

样本数据采用Excel2010、Origin2018 64-bit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形态指标的影响

2.1.1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株高的影响

由图1可知,植株高度受种植前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小.酒精处理和多菌灵处理(喷施和拌种)后藜麦苗菜的株高差异性不显著,范围在24.7~29.7 cm,最高的是A处理方式.与CK处理方式(平均值为19.2 cm)相比,3种处理方式均能够显著提高植株的生长高度,这可能是因为3种处理方式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病菌作用,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

2.1.2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茎粗的影响

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茎粗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3种种植前处理方式下,藜麦苗菜的茎粗在3.39~3.60 mm之间,茎粗最大的是C处理方式.与CK处理方式(2.87 mm)相比,各处理方式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藜麦苗菜的茎粗不受种植前处理的影响.

2.1.3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叶片数的影响

图3与图4表示不同种植前处理对藜麦苗菜绿叶叶片数的影响.在主茎叶片数方面,A处理方式不利于藜麦苗主茎上绿叶的生长,叶片数仅为12,B处理方式的主茎叶片数为17,显著高于A处理方式,但与CK处理方式(13)相比差异不明显;在分枝叶片数方面,A处理方式(21)和C处理方式(16)均显著高于CK处理方式,而B处理方式与CK处理方式差异不显著.总体而言,A处理方式中保持藜麦苗菜绿色叶片总数最多.由图3与图4可知,对于需采收整株植株的作物,其单株产量与分枝数及叶片数有关[10].因此,A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藜麦苗菜的产量,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1.4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叶面积的影响

叶片叶面积的大小与作物的品质与产量显著相关,是作物估产的重要指标之一[11-12].由图5可知,经过A、B、C 3种种植前处理方式处理后,藜麦苗菜的叶面积显著高于CK处理方式.其中,A处理方式的叶面积最高,达到163.10 cm2,是CK处理方式的3倍多;B处理方式的叶面积显著低于A处理方式,但与C处理方式差异不显著.由上可知,A处理方式藜麦苗菜生长状态较好,表明A处理方式有利于藜麦苗茎叶片的生长.

2.2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多菌灵液喷施土壤处理方式的藜麦苗菜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方式.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方式的苗菜叶绿素含量比CK处理方式含量低.75%酒精喷施土壤处理方式除叶绿素a以外,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均比CK处理方式低,但差异不显著.光合作用依赖于光合色素,上述光合色素的差异表明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有机物质的积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1 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藜麦苗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结 语

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藜麦品种在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下,藜麦苗菜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差别.由于在不同种植前处理方式下,藜麦的种植密度、水分管理和土壤环境等存在差异,所以影响到藜麦植株的生长.在不同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藜麦苗菜对营养元素和光照等的吸收利用也有一定差异,最终导致藜麦苗菜生长各方面表现不同.75%酒精喷施土壤的前处理种植方式对藜麦苗菜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多菌灵粉剂拌种方式次之,3种处理方式下苗菜单株产量均高于CK处理方式,但其在总产量中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多菌灵液喷施土壤处理方式的藜麦苗菜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方式,但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方式和75%酒精喷施土壤处理方式对叶绿素的含量有不利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引起重视.

总之,藜麦苗菜种植前处理方式对苗菜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实际生产过程需要综合筛选合适的处理方式,使藜麦苗菜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大效益化.

猜你喜欢

多菌灵叶面积麦苗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
多菌灵在果园白三叶青贮中的降解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红绣鞋
红绣鞋
2种水培观叶植物叶面积回归测定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给麦苗盖被子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小雪花与麦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