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2020-04-13周春玲宋远航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小学生

周春玲 宋远航

【摘  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自《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以来,教育事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心,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开展培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小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挑战,当下必须要从加强宣传教育、推进教育、注重践行指导等三个方面展开,才能确保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时代的变化,小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价值观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迫在眉睫的工作。而价值观并非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从环境和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培育,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1.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教育是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必须要强化环境宣传,尤其是农村、乡镇等薄弱地区。可借助当地的文化广场、乡村学校和农村文化站开展教育工作,最好采用小学生容易记住、看懂和喜欢的形式。还可依靠学校环境、灯箱广告、建筑围挡、宣传栏、文化墙等大力开展宣传工作,从而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利用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小学生树新风、讲文明。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精神文明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活动、精神文明活动中。只有从各个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小学生成为优秀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2.借助新闻媒体主渠道,强化新闻宣传。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媒体传播渠道呈现多样性,只有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宣传工作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的传播。另外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积极创新,创造出具有价值和健康的文化产品,借助文化产品帮助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借助互联网教育,强化网络宣传。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发小学生喜爱的教育游戏,同时在游戏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陶冶情操、学习知识,为小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另外也可以借助新网络媒体传播游戏,运用新手段、新技术,采用动漫、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占领当下网络主阵地,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推进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融入。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故学校应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加强育人体系的建立,同时校领导应做好表率作用,尤其是党员应争先创优,在各个学科教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在全校范围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或儿歌等方式,在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构建全面的话语体系,实现从各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教育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有效的教育因素,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班会、校园文体活动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定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融入。课堂教育是培育小学生的主要场所,教师可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的教育資源,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熏陶每一位小学生,尤其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节日、季节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另外在语文学科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高尚情操和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帮助学生有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教师的培训研讨中融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教师的师德价值观培育。学校可通过集体研讨和专业培训等方式,全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专业高素质教师团队,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另外,还应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其中,加强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力度,实现对学生全面和细化的培育,也可将相关案例编写到教材中,细化到各个学科中,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注重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指导

1.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行为处于感知阶段,未形成一定的道德水平,故该阶段的行为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结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受到赞扬的行为是好的,受到惩罚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在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利用规范守则引导并规范学生的行为,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2.加强小学生同伴榜样教育。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而言,心理上追求独立感和成熟,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但是由于人生经验不足、情绪特征不够成熟、思维特点不够成熟,故无法理性、正确、全面地处理事务。而同伴是学生健康成长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同伴的作用,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帮助其他学生树立楷模,鼓励学生不断攀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除此之外,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促使学生学会奉献和付出,培养学生乐于沟通、相互信任和自觉守信的合作精神。

3.加强校外实践。小学生最终会走出校门,成为社会的一名公民。所以在培育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要走出校门,在校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参观,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另外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躬身践行的目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尤其是从宣传教育、推进教育、注重践行指导等三个方面加强培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及道德素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塑造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叶梦娴.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J].求知导刊,2019(27):38-39.

[2]党冲.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9.

[3]吕京.小学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途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52,59.

【备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EDE50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