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声势训练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04-13陆冬梅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陆冬梅

【摘  要】  学生的音乐素养受音乐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侧重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学科是小学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中的一门关键学科,教师可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推动“全面发展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所提出的声势训练,本质上属于一个音乐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声势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也得到了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声势训练;奥尔夫思想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围绕声势训练教学模式引入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侧重于声势训练应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对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声势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最后在结束语的部分简要地总结了声势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简介

1.奥尔夫思想。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是目前国内外影响力颇深的一个音乐教学综合体系,奥尔夫思想融合了音乐教学理念和哲学思想。该教学思想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环节中针对儿童的喜闻乐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主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点,提倡教师能够以儿歌、故事、舞蹈、声势等多个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此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还提出了“节奏第一”的教学原则,而节奏第一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的环节中重视学生节奏和乐感的培养,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读谱能力、试唱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等。

2.声势训练。声势训练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将节奏、动作、演奏、朗诵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声势训练的基础就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同时声势训练也是奥尔夫教学思想落实环节中的一个“基础工程”。在声势训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在良好交互的基础上提升节奏感知和教学效率。所以声势训练的应用有助于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奥尔夫音乐教育。首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观点为“原本性”教育观点,该观点侧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生活性教学;其次奥尔夫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该教育思想实施的关键在于趣味课堂的创设。最后以学生的角度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实施的基本目标为学生能够看懂比较简单的声势谱、能够利用拍手等简单的动作参与课堂学习。

2.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利用了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实验法。文献资料法主要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术资源针对声势训练的教学应用进行了查阅和借鉴;对比实验法主要就是选取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级,将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班级和观察班级,对照班级选用常规的教育模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而观察班级则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的声势训练教学模式开展小学音乐教学。

3.课题研究理论。通过上述内容可以明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本文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而后针对声势训练教学应用效果的对比实验,明确声势训练有助于教师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课题研究对比实验结果。将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四年级一班、二班的全体学生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将一班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将二班作为观察组,采取声势训练教学模式;对此实验时间设定为一个月,通过月度音乐课堂考核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本次对比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表格内容所述:

三、小学音乐声势训练教学的实施策略

1.节奏模仿教学

节奏模仿教学中教师利用声势训练教学模式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钢琴、口琴等多种教学辅助工具,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处于各项认知提升的初始环节,节奏模仿教学主要的任务就是促使小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得到提升,繼而间接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素养中音乐辨识能力是一项基础能力,所以在声势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工具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展前,教师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小学生播放“七色光”音乐,随后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声势模仿和节奏模仿,具体环节如下:

提出教学问题,“同学们是否知道《春晓》中存在几种音高?分别为?”

开展音乐游戏,主要形式为故事、小组合唱、拍手等。

2.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运用舞蹈、拍手等多种游戏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中,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乐感和音乐功底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活动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去,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为学生创办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在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促使小学生感知到音乐节奏的魅力。

例如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幸福拍手歌》作为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典型曲目,歌曲中存在拍手、跺脚、伸腰、拍肩等动作,教师跟随歌词进行动作演示,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并重复两次到三次,而后再带领学生边唱边做。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归还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中其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3.歌曲的选择。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基础上,教师需针对小学音乐的特殊性展开实际的教育教学,将“喜闻乐见”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歌曲教学和歌曲延伸的选择原则,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课本,还应从动画、小游戏以及课外儿歌、热门舞蹈音乐等方面,在学生乐感认知上限之内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音乐,并将声势训练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全面的优化。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主要侧重于声势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文中既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又针对声势训练的教学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声势训练教学模式中,声势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动作、听觉等,而训练则是外在表现形式的实施。总体来看,声势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此外声势训练的应用在小学生节奏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声势训练的意义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6(01):82.

[2]王成波.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503(03):65-66.

[3]安萍.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9(01).

[4]彭薏薇,李小浩.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8(7):232.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