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质疑生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020-04-13吴晶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小学数学

吴晶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为不足,所以为了弥补这种能力的缺憾,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共同攻克某一数学难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合作探究

如今的教学课堂上最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不会提问题,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也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理想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有疑问,这个疑问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线索。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充满了无限的神秘,更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更有成效。本文将从如何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展开论述。

一、问题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很多学生并不会主动提出,而是让自己的问题不了了之,慢慢地就会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的神秘感也逐渐淡化。如果学生继续将问題置之不理的话,长时间下来会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跟随导师的课程安排,没有自己思考,没有自己的意识。那么,学生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也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在面对一些新的知识点时,自主学习能力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进行思考。小学生在自主思考过程中能力不足,所以教师需要逐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

例如《简易方程》这一部分内容,方程是对未知数的设置和解读,而未知数这是一个问题,在设置的过程中方程能够帮助学生正向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相应的解题目标。给学生们设置一道练习题:班级里举办一场比赛,为了给获胜的学生颁发奖品,老师打算用46元购买奖品,一、二、三等奖的奖品分别为钢笔、日记本、橡皮。奖项的配置比例为1∶2∶3。具体价格为钢笔10元1枝,笔记本5元1本,橡皮1元1块,具体的各个奖项数量应该如何设置?因为这一个题目关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所以他们更容易深入到实际去思考。我让学生扮演采购者的角色,思考每个奖项具体的设置和安排,确定其最终的购买数量,问题迎刃而解。

二、问题陷阱布置,提高学生警惕性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课堂上仍然会有很多学生以教师为主,认为教师说的都是对的,不会有自己的思考。事实上,这种盲目相信老师无疑会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质疑的意识不断减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陷阱,让学生学会质疑、勇敢质疑,才能够真正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说错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习惯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动脑思考,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因为刚刚接触到混合运算,思路比较混乱,之前单纯的加减乘除一时之间混到一起,相应的规则还难以熟悉。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认真细心,能够主动地质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我会故意制作出一些错题,比如混合运算3+2×5=?我在课堂上给出答案25,很多学生都没有指出这道题是错误的,这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经过计算有些学生就提出答案应该是13。通过在课堂上不断设置问题陷阱,让学生们主动去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在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自己无法思考明白的问题时也更愿意提出来和老师共同讨论,而不是自己闷头学习影响学习效率。

三、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质疑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数学课堂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较为不足,为了弥补这种能力的缺憾,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共同攻克某一数学难题。在小组团队学习的时候,学生也更容易实现自主,不会被老师的权威性所引导。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因为同是学生就很有可能提出反驳的意见,在争论的过程中不管谁对谁错,都会让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也会逐步掌握提出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给出一个复杂的多边形图形,然后让学生计算这个多边形的面积。面对一个复杂的多边形图形,很多学生一时间会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当小组同学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各自的图形切分方法,实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规则图形来计算面积。因为在具体的划分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划分方法,所以学生们也会有相应的质疑,然后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发现某个人的思路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不管他们自己的思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证明对错。

四、课堂角色互换,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上两个不同的主体,对于教师来说要能够做到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视角的转换,才会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高速地接受老师所传递的相关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很难从教师的视角思考问题,也就缺少了一种质疑的能力,缺少了主动思考的能力。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角色互换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导课堂问题讲解。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会选择在课上由一位学生具体来进行一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学生们通过课下的预习对于课堂上的知识点已经有了大致的掌握,但是也会有一些疑难点需要在课堂上解决。而此时因为是由学生们担任讲解的主要人员,其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质疑的意识也会更强。因为他们对于学生自己预习来进行知识点教授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怀疑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质疑另一位学生的讲解思路。在不断探讨的过程之中,他们也就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也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不是关注于课堂进度的顺利与否,而是在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是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是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路径,所以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丽玲.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导学,2019(28).

[2]郭瑞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14(88).

[3]李京京.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技巧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

[4]杨娅敏.解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8).

[5]黄清.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18(04).

[6]汪晓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提升数学教学效果[J].小学教学参考,2018(08).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小学数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