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04-13徐益株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徐益株

【摘  要】  小学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利用自主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以及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成为了全新的方式。在开展自主学习策略探析时,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该通过多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果,促使自身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正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在新时代下,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抛弃,创新教学模式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历史条件下,教师应通过创建一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索。教学情境的建立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其目的是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好奇心十分重,他们会对生活中出现的新奇事物有所留意并且好奇数学如何应用在生活中。

为此,在开展自主学习策略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以一个生活情景引发全新的课题任务。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对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着更加明确的认知,并且学习兴趣更加强烈。比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景:星期六,小王、小李和小兰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他们一共买了3盒饼干,每盒饼干10元钱。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一情景是学生最熟悉的超市购物,在讲述乘法时,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走进情景中、走进课堂中,学习乘法知识时不再排斥,既实现了对课本上相关概念的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在应用自主学习策略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安排预习任务。在苏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圆的认知与生活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去找一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又会应用哪些圆形的物品?这种方式既能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也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将自己没有掌握的重点、难点、疑点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寻找答案。利用自主学习方式,学生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前预习效率,比如说学生在学习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什么是圆,圆的特征是什么,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的图形,既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跟上教师的步伐,也可以促使学生在上课前对本节课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二、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明确课堂讨论,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加强与其他学生的沟通能力。数学解题过程本身具有多样性,同一道题解题思路存在一定区别,如果仅仅由学生个人作战很难将不同的解题思路完全想出来,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对于不同的知识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式,在解题时提出更多、更加具有创新性的结论。以应用题为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解答应用题时,很多学生会面对非常大的困难。如,教师出示一个题目:一公交公司计划修一条5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公路的1/2,照这样的速度,这条路修完还需要多少时间?这道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解题,在解题过程时能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解题思路的相互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而教师也可以让每一组学生来谈一谈自己在解题时用了怎样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的解题方式能够分析出很多学生会选择常规的解决方式,也会选择根据公式的解决方式,而少数学生选择了用分数解答的方式,这几种不同的解答方式表现了学生在学习时的不同思维。合作学习能促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性。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时,应该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如果仍旧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不仅仅该评价方式过于陈旧、单一,也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策略中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判,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的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进行分析。只有多方位、全角度地去评价学生的學习效果,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上升。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因为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其交流效果远好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真正地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解决,做到因材施教。选择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能帮助教师根据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给予学生最正确且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策略对学生学习数学而言十分重要,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和管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际学习时存在的困惑,并且与老师、其他学生进行沟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作为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打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并且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治平.以自主学习为切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55-56.

[2]高兰.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63.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