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语文的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实践研究

2020-04-13崔庆庆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崔庆庆

【摘  要】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很多人都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去工作,与此同时,他们的孩子就会跟随他们一起漂泊,在此将之称之为外来务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很容易受到父母工作变化的影响,学习适应性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本文基于小学语文学科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展开针对性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外来务工子女;学习适应性

外来务工子女是指随着父母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父母工作地点变换搬到城镇居住的这样家庭的子女。孩子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学习可能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就会涉及到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依靠自己或他人的引导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以不断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对于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果会有更加重要的影响,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所以教师需要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展开高效学习。

一、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外来务工子女跟随父母到新的城市去生活,去接受教育,可见父母想要提供给其更好的生活,但是在带着孩子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生活时,孩子们的学习适应性是对学习效果的硬性要求。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子女居民子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状态还是有较大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积极性较差。外来务工子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一般都是比较差的,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度较低,把更多的时间投身于自己的工作。第二,学习习惯较差。外来务工子女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到的教育水平应该与现在相比有一定差距,所以在之前学习过程中他们所养成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基础也相对薄弱。第三,自信心不足。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去学习,周围的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在初步融入这个新的团体时会缺乏自信心,感觉自己比较孤独,在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时也会比较畏惧。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求他们主动回答问题,他们也经常选择沉默。

二、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适应性相关因素

1.教学方式

外来务工子女之前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过教育,虽然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但是对于学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这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水平都是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偏远的农村教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帮助家长看孩子,没有关心孩子们如何展开学习。所以进入正式学习阶段,很多学生都会一时之间跟不上现在的节奏。这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将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他们之前如果基础较为薄弱,教师又没有特别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按部就班地开展接下来的学习就会让这部分学生感觉到学习非常有压力,甚至可能出现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

2.家庭环境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鼓励的。其实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他们的父母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给孩子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少。现在,很多家庭作业都是由父母进行检查的,父母应该扮演陪伴学习的角色,但是因为家长们工作忙,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可能陪伴子女的時间会明显减少。所以当孩子们的学习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步骤时,父母又没有在课下及时地帮助他们追赶进度,没有给他们信心,告诉他们应该相信自己,这样学生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再也难以跟上老师的课堂教学。

3.个人性格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每一个学生也有属于他们的个性。外来务工子女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有的不管处在什么环境都能够茁壮成长,有的却心思细腻,在新的环境之中不知该如何与他人相处。所以,可以明显看出那些生性活泼好动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学习都是相对较为顺畅的,他们有不懂的问题会积极地与老师以及同学进行探讨,不会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而部分学生的性格内向、自卑,总会觉得自己不是本地人,与其他同学有着较大的差距。长时间这样自我否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也逐步降低。

三、外来务工子女语文学习适应性提高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融洽学习氛围

在小学阶段,每一个孩子都是比较天真的,他们没有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学生并不存在偏见,只是有一些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外来务工人子女,如他们的地方口音太过浓重,可能会让孩子们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彼此关系更加亲近,消除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子女之间的隔阂,让他们可以友好地相处。在这样相处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例如,在进行“我来编童话”这一部分写作练习时,我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编创一个童话。学生们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在这样的团队学习过程中更能够通过你一言我一语,让整个童话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彼此之间会更加了解,关系会变得更加亲密,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提高学习适应性。

2.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接受程度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适应性的强弱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学生是否有能力进行问题的攻克,主要取决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尤其是对于外来务工子女来说,他们之前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就更应该以他们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从基础入手,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适应性。

例如在学习《海滨小城》这篇文章时,我选择用多种教学工具共同教学的模式,通过视频让学生们看到更多的海滨小城相关资料,然后用动态的影像、鲜艳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通过微课视频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教学,让学生注意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接下来的操作过程就是按部就班地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后再由我来进一步讲解,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已经变得非常小了,因为基础打得足够牢固。

3.亲子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外来务工子女的亲子关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要关注的,尤其是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都是可以通过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但是在过去教学过程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让学生们大受打击。所以,语文教师要寻找教育方法,让亲子之间可以轻松地展开互动,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能够更有自信。例如,在学习《名字里的故事》口语交际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选择让学生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分享与自己名字有关的故事,让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家长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学生也会感觉到父母对他们学习的关注,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信心,更有动力。

总之,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学阶段更应该及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顺利地展开相应的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外来务工子女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问题也必须要重点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海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J].读写算:教师版,2017(17):92-93.

[2]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206(1):172-17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