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谋而后动深解读,思而后行重效度

2020-04-13赵丽尔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版块牧场荷兰

赵丽尔

【设计理念】

《牧场之国》在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中曾有出现,当老课文需要新上时,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和引领学生呢?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牧场之国》在人教版中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导语要求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教学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而在统编教材中,《牧场之国》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的第七组课文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比较熟悉。本组课文的教材提示是通过本单元课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考虑到统编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将语文要素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分布在各单元的课后导引或习题设计中。所以,课后习题也是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另一种呈现。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指向有感情朗读、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摘抄有情趣的句子,还有一道搜集资料的选做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两个版本教材内容的对比、单元定位的对比、课后习题的对比,我们对统编版《牧场之国》一课从编者的编排意图到语文要素的落实体现,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都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以喜欢的方式整理、记录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2)通过找、读课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别有一番情趣的句子,品味文章的优美词句。(3)通过配乐朗读,体会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风光。(4)搜集整理资料,向大家介绍荷兰的其他特点。

【磨课过程】

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版块,简单地提炼便是:回顾旧知、整理课文、朗读感受、介绍荷兰。我们都知道,一堂好课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性的教学步骤,要让语文要素与文本水乳交融,要为学生创设实效自主的学习方式。怀揣着这些美好的想法,我们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磨课。后面三个版块经历了这样的调整过程:

一、怀揣目标与学生,发现问题重策略

这是老师第一次教案中整理版块的设计:

上完课后,我们发现,五年级孩子重读《牧场之国》,但让他们用摘要点和自己概括体验的方法去梳理文章结构却还是有难度。有些孩子只是单纯地找事物、没有特点地概括。那么,为什么孩子读了课文会梳理不出来,我们需要给他们怎样的支架和帮助?后来我们发现,问题出在老师指导的时候过于侧重学生整理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梳理提炼与方法的指导。于是,我们将这个版块调整为:

通过这样的指导和评价策略,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荷兰,不仅仅只是有牛、马、羊等牲畜,更有广阔无垠的草地,有安静祥和的环境,还有勤劳的挤奶工人……尊重他们多元的阅读体会。

二、思而后行设梯度,情动辞发有铺垫

关于朗读这个版块,我们开始的设计是这样的:

通过几次试教后我们发现,学生的朗读没有体现出情趣的所在,也无法达到通过教师的指导在课堂上有一定提升的目标指向。考虑到学生平时的确很少接触这样异国的牧场风光,想让他们在说完感受后,就用朗读把牧场的情趣展现出来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后续的设计中,我们抓住文字的画面感做文章,通过交流感受、想象画面、欣赏图片、配乐朗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和热情,又设置了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展示读这样有梯度的朗读层次,使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情趣的牧场风光图,最后再进行配乐朗读展示,呼唤出他们心中的画面,让学生在文字中走一个来回,也自然水到渠成。

三、摒弃堆砌與照搬,借助学单巧介绍

本课教学目标之一便是“搜集整理资料,向大家介绍荷兰的其他特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学会介绍呢?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第一次设计就是要求学生搜集资料,进行介绍。但课上下来发现,学生都只停留在读一读自己的资料的程度上,并没有将所搜集资料进行梳理,只有照搬。

针对这个情况,第二次我们将这个环节的要求改成:请学生将所搜集的资料以“备忘录”的形式进行整理,再借助备忘录介绍。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学生不是很熟悉“备忘录”这个概念,从而将更多精力花在了整理上,而不是介绍上,这样就偏离了重点。

思虑再三,我们又将这个环节改成在整理版块的学习单上进行补充。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学习单帮助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无形中就让学生去借鉴课文的语言,再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既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也学习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进行了输出,一举两得。

【磨课后反思】

1.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应始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策略的制定不仅仅要体现教师在教书时选择的讲述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策略让学生去学习,了解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且根据学生的需要去搭建教学梯子。教师不要用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而是通过整理记录、资料搜集、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多元化。

2.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做到语文教学内容与书本内容水乳交融。在一节课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而是应该考虑到本节课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以此作为最基本的要素与最终目的,精心设置教育教学目标,为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的达成做到有梯度、有层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一节课授课后,也需要围绕着本节课的课后习题进行分析,根据本节课、本单元的教育教学重点,做到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统筹兼顾。学生也可以通过一节课或者多节课的专项练习,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兴趣。

3.在学习中,教学方式最重视的内容之一就是自主研究。自主研究教学是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比如说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仅仅是个人学习。而在当前的创新教学模式中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被动学习逐步化解为主动学习,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发现、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版块牧场荷兰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凡·高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牧场里的马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枷锁 ——阿伦德(荷兰)▲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