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叩开儿童诗的大门

2020-04-13黄静娟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儿童诗导入小学语文

黄静娟

【摘  要】  儿童诗是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越发注重对学生进行儿童诗的教学,并尝试采用有效导入、朗读指导等策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质量,让学生在叩开儿童诗的大门中提升审美素质。

【关键词】  导入;小学语文;儿童诗

高效课堂是目前教师教学时努力的方向。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的建构,并不是单纯地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质量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提升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当注重除阅读和写作之外的儿童诗教学,让学生在对儿童诗的理解中,激活审美欲望,点燃进行诗歌鉴赏的主动性,以便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同时,将语文学科的教育效果推向高潮。

一、优化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

一个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说“导入”的有效运用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导入”在一节课中所涉及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够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亦是如此,一个好的导入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还能够促使学生紧跟教师的脚步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索,进而逐渐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以《青蛙写诗》这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在教学的开始就能集中注意力,教师要设计好导入环节,并引导学生紧跟老师的脚步探索这首儿童诗中所讲述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唱歌呱呱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得出谜底是“青蛙”;紧接着教师可以围绕“青蛙”向学生提问“青蛙可以捉虫子,它还有其他的本领就是写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写的诗”;之后引出《青蛙写诗》这一课,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主动探索本节课的内容,并讲述自己读完这首诗后的感想。

显然,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儿童诗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优化导入环节,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进而主动探索诗中所讲述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朗读指导,让学生乐在其中

“诗”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一大难关,由于部分“诗”的内容富有深刻的含义,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导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诗”,也对其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但教法单一,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导致课堂暮气沉沉,学生对语文失去学习热情,更别说对诗歌的学习了。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儿童诗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指导,进而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乐在其中。

例如,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朗读竞赛,让学生主动探究如何朗读,并在最后获得胜利的时候,感受到朗读的趣味,从而在日后的儿童诗学习中,透过朗读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具体展开教育活动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带配乐的诗歌范读,让学生从诗歌范读中感受其中的韵律和情感。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跟读训练,基于自身的朗读,提高对诗歌中韵律和情感的摸索效果。紧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述诗歌朗读竞赛的规则,以及朗读竞赛冠军的奖励,让学生在好胜心的驱动下主动地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自身的朗读质量。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朗读竞赛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挥洒真情实感。在组织学生参与比赛之余,教师也可以在每一位学生的朗读后,对学生的朗读过程给予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朗读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对儿童诗的朗读能力。

可以看出,競赛活动的教育形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儿童诗朗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锻炼自身的朗读技巧,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朗读的方式提高对儿童诗的学习质量。

三、配景赏析,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在带领低年级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儿童诗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让学生读、听、写,通常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对儿童诗的掌握。而图画景色的配备,能够集文、色、形于一体,使儿童诗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与此同时,配景赏析还能够将学生带到作者的意境中,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习欲望。为此,教师可以利用配景赏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景色中产生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四季》这首儿童诗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诗中的景色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教师就可以使用现代媒体技术,打造直观的教育情境。这首诗歌运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表现出了春、夏等四季不同的景色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如在向学生教授春天“草芽尖尖,……”这一句时,教师在对学生解读这句诗歌的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春天小草长新芽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在直观的画面中,增强对这句诗歌的理解效果。

不难看出,现代教育资源为教师进行儿童诗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在目前的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儿童诗的展示形式,提高幼儿对儿童诗的理解质量。

四、分门别类,让学生彰显价值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学生的差异性学习经历,也使得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自己擅长的学习项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倡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辅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儿童诗的学习,让学生在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小组学习的优势,促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提升对儿童诗的学习质量。

以《小小的船》这首儿童诗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间的差异性,指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本首儿童诗的学习。课堂中,教师先为幼儿布置本首儿童诗的学习任务,包含了解作者的经历、创作风格、创作背景、写作方法等。随后,教师根据日常教学的观察,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当中的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紧接着,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并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如擅长搜索文学常识的学生可以负责探索诗歌创作作者的经历和创作风格;诗歌鉴赏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负责分析诗歌当中的写作手法等,逐步提高对本首诗歌学习效能。

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安排,并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诗歌的赏析和学习,能够有效地彰显学生的价值,实现诗歌的有效施教。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审美素养的关键性课程。所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并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让儿童诗的教学发挥到最大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提升诗歌理解质量的同时,发展诗歌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1]严成宁.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引入儿童诗的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8):9.

[2]陈燕真.走进诗之国,共赏诗之华——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教学原则及策略[J].课外语文,2019(16):48-49.

猜你喜欢

儿童诗导入小学语文
教案《创作儿童诗》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