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微信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2020-04-13王春梅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王春梅

【摘  要】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而阅读能力具有应用性特点,须在实践中提升。新课改后,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得到精简,课外阅读之于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语文教师必须寻找新的阅读训练方法,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质量。因此,在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本文从课外阅读过程中班级微信群的应用价值出发做一探究。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班级微信群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文本阅读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师需要逐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促进学生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基于此,教师需要利用班级微信群,给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增加课外阅读趣味性。通过带领学生探索阅读知识,不断加强学生收集语文知识和交流学习的力度,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趣味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和学习模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传统、单一的受教式学习方式,已开始被学生摒弃。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依托班级微信群加强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学习已成了一种趋势。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推陈出新原则,重新审视阅读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首先,教师应注重对新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不断给学生搜寻一些课外阅读资料。例如,教师在教学《大禹治水》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平时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拓展一些如《大闹天宫》等课外阅读资源,通过丰富神话内涵,不断带领学生认知名著,使学生在记忆孙悟空形象的同时,促进学生提升阅读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微信群中给学生设置一些如“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思考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从而找到问题的相关答案。为了丰富课外阅读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讲述“大闹天宫”的故事,实现真正意义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

其次,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外阅读的趣味性,不断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基于此,教师应重视熏陶学生的人文意识,增进学生的语文情感。例如,教师在教学《静夜思》之后,可以对李白的生平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给学生制作关于李白的故事音频,陈述李白的精彩人生,然后在微信群中给学生发一些李白的其他诗词,从而使学生在产生阅读李白诗词的兴趣的同时,感悟李白的思想境界和诗风诗意。

二、加强阅读互动,促进阅读体验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外阅读的引领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的迅速提升全靠它。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借助各种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搜索阅读资源,不断加强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技能。因此,通过让学生在微信群里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发挥学习潜能。

首先,教师应重视熏陶学生的阅读意识,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收集各种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与学生进行及时性的互动。先以开玩笑、做文字游戏的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课外阅读奠定气氛。当与学生互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植入主题,让学生在微信群中点击链接,阅读相关资源,接着依托事先准备好的小问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知的好习惯,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底蕴。其次,教师应加大阅读教学力度。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在微信群里带领学生温习阅读技法,促进学生依托课外阅读提升阅读素质。例如,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可以根据文章的体裁,文中蕴含的生活常识,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等对学生进行各项阅读技能教学,不断帮助学生养成总结段落大意,找寻文章中心思想的习惯。通过在微信群中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与秋天相关的课外文章,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技法,促进学生快速解决各种阅读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三、加大阅读力度,重构阅读内容

从某种层面上看,课外阅读能够有效解决文本阅读知识内涵不足的问题,能够有效缓解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矛盾。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加大对阅读知识的索引力度,以此丰富学生的语文新概念。阅读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在班级微信群中进行复杂文本的探讨,以增强课外阅读实效。

首先,教师应拓宽课外阅读资源途径,不断带领学生从《意林》《读者》等刊物上阅读文章,帮助学生丰富阅读经验和情感,使学生更好地认知阅读课程和收获阅读成果。为了强化学生的复习能力,教师需要在微信群中对学生进行更多层面的阅读知识讲解。通过让学生在微信群中自由发布并交流研究观念这个过程,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时,我就曾将《三国演义》中流传较广的一些经典故事制作成简练的“微信推文”进行推送,让学生在了解精彩的主要内容后产生自主阅读原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搜索阅读资源,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知识,通过在微信群中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最后,教师应创新课外阅读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给学生发布一些热点新闻。根据新闻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时事的理解,以及抒发自身的语文情感。然后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让学生以编辑的身份编辑和整理各种花边新闻,促进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带动学生阅读课外资源。

四、丰富阅读形式,分享阅读资源

从某种层面上看,班级微信群的建立有助于强化家校互动,丰富阅读形式。通过微信群充分实现了学习环境一体化、学习资源共享化、学习内容效益化。从学习环境一体化上看,教师可以依托微信与家长取得联系。利用微信交流的时效性特点,在班级微信群中向学生提供微视频形式的阅读素材,引领学生在汲取多种形式的阅读资源中不断分享阅读体验。例如,在推送课外阅读文本《昆虫记》时,语文教师就可从《昆虫记》中选取一些视频资料易得的昆虫作为微课讲解对象,如夏日常见的“鸣蝉、蜻蜓”等,并提前制作好有关昆虫信息的微视频,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昆虫习性。然后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微信群,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充分了解《昆虫记》后,再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录制朗读音频进行发布。接着,通知家长督查学生的自主研究情况,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導下,有机阅读课外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学习资源共享化上看,教师、学生所寻找的各种优质的阅读资源,能够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只要点击链接,进入阅读内容,就能有效汲取阅读知识,大大实现阅读的质效性。从学习内容效益化上看,同一个阅读资源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反复挖掘,既提升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质,大大提高阅读资源的实效性,促进学习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出,家长、教师、学生三者相互配合,有效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效果,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信心。

总之,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对班级微信群的应用。通过不断熏陶学生的阅读意识,促进学生喜欢、热爱阅读,使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积累阅读知识上,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另外,教师在使用班级微信群时,需要规范学习纪律,通过给学生分享课外阅读资源,布置适当、适度的阅读作业,不断让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秋恒.班级微信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实践:以阅读《水浒传》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18(10).

[2]赵文丽.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8(20).

[3]王悦.“微”阅读“微”教学: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